1981年生于昆明
現(xiàn)居北京
2005年畢業(yè)于北京吉利大學現(xiàn)代藝術學院
個展
2006 肢域 昆明 598地下空間
群展
2008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 雍和美術館 北京
2008 環(huán)鐵時代,年輕一代,藝術家聯(lián)展 環(huán)鐵時代ART美術館, 北京
2008 深呼吸 - 中國當代油畫聯(lián)展 全角度畫廊 柏林
2007 綠校聯(lián)展 星空間 北京
2007 99個帳篷 99個夢想 左右藝術區(qū) 北京
2007 中國當代最具潛力的藝術家聯(lián)展 RAAB畫廊 柏林
2007 正在進行時 紐約藝術 北京
2007 環(huán)鐵當代藝術展 環(huán)鐵國際藝術城 北京
2007 80版藝術展 紐約藝術 北京
2006 藝術超市展 南山書城 深圳
2006 江湖2006-格斗橙 昆明 麗江工作室
2005 大閱兵--當代藝術邀請展 昆明 云南民族博物館
Artist,Born in 1981 Kunming, China. Lives in Beijing
2005 Graduated from Design College of Beijing Geely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Solo exhibition
2006 “Body Region”Yunnan Nationality Museum, Kunming, China
Group Exhibitions
2008 Contempery Art and Documentary Exhibition of china,Beijing,china
2008 The Group Exhibitions of TheYounger generation artist,Beijing,china
2008 “Deep breathing- The Group Exhibition of China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Berlin,Germany
2007“The Group Exhibitions of The Most potential Young artist of china”RAAB gallery,Berlin,Germany
2007“The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of HuanTie”Huantie International Art City ,Beijing,china
2007 99Tents,99 Dreams,Left-Right Art Zone,Beijing
2007 Lv xiao Annual Exhibition 2,star gallery,beijing
2007“Art Exhibition of the 1980s’ Generation”New York Art Gallery, Beijing, China
2006“Art and Poem at the Nan Shan Book Market”,Shen Zhan, China
2006“Jiang Hu 2006–Ge Dou Cheng”Lijiang Studio, Kunming, China
2005“Great Procession–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Yunnan Nationality Museum, Kunming, China
圓
如果一個圓代表完整的事件,或者特定時空的話,那么把圓分隔為若干區(qū)域就象征著匯集了眾多事件的集合,或者說這是一個由各種不同時空交織的特殊結(jié)構(gòu)。
時空分隔越多,這個事件就越趨于復雜,各種時空所組成的秩序,結(jié)構(gòu)就像DNA 鏈一樣越明確,就越呈現(xiàn)出它的精神性。
這是一個實驗微觀的過程,自從一個完整的圖像被分隔為兩半起。但是它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宏觀的層面上,也許這就是圓這個形狀所暗含的一個解——從任何一點往前走,最后又回到起點。
前面說到了結(jié)構(gòu),秩序,這兩個詞語正是我現(xiàn)在最感興趣的漢字,從我們生活的社會,到一根頭發(fā)的纖維,都在這兩個詞語的統(tǒng)制之下。
能看到這篇文章的,應該大部分都是藝術家,或者準藝術家。這類人有一種情節(jié),想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往藝術上套,所以我們就來說一說藝術 。
大部分時候,我們覺得藝術是無趣的,令人厭惡的,我們從所有能看到的藝術品身上感知到一些信息,這些信息其實是社會這個高維物體(如果能把社會當作一個物體)通過人在現(xiàn)實中的低維投影里的蛛絲馬跡。在這里低維投影指的就是藝術品。而人在里面是個變量,它有著不確定性。
我想做這樣的比喻:我們所從事的藝術,就好像一群孩子在玩七巧板的拼圖游戲,我們似乎認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很多,其實手上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七種不同形狀的木塊而已。藝術家能做的只是嘗試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
似乎并沒有那么絕望,比起七巧板的幾千中排列組合方式,我們手上可以用做藝術的資源是很多的,而他們的排列組合更是天文數(shù)字。
不過我提出一種合理的假設——如果科學足夠發(fā)達,統(tǒng)計足夠細致,可以制造一臺計算機,計算出所有可能產(chǎn)生的藝術。
有了這臺計算機,任何未知的藝術都能被計算出來,從而在藝術史上畫句號。
可惜,我們不能制造這樣的機器。
扯遠了,我從圓,說到了宏觀,微觀,秩序,結(jié)構(gòu),最后來個結(jié)束。
我們應該變換不同的姿勢來觀察藝術,否則會累。
曾揚
【編輯: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