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上海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 :用“服務”消解藝術館的嚴肅性

來源:東方早報 馬俊 2008-01-31

在2008年的春節(jié)即將來到的時候,已經(jīng)進行了近一個月的《介入:藝術生活366天》項目依然在繼續(xù),并且有驚喜。昨天下午1點到5點之間,進入證大藝術館參觀的觀眾免費享受了一系列“服務”。

按照慣例,每周的周三是上海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的免費開放日。而昨天下午,觀眾不僅免費參觀了展覽,同時還可以在展廳里接受免費提供的擦鞋、耳燭、足浴、拔火罐、修指甲、理發(fā)等服務?!敖槿搿表椖拷M當天請來了在各個專業(yè)服務領域內(nèi)的資深技師,項目組的成員也跟這些技師學習技能———不僅是學習擦鞋、修指甲和理發(fā)的技巧,更多的是體驗這種為別人服務、為別人帶去快樂的過程。他們希望觀眾在進入展廳期間不但可以得到精神和視覺上的享受,而且能得到身體上的享受和外貌上的改變。相信這樣的身心享受,在參觀藝術館的體驗中會是第一次。

就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而言,他們的初衷是希望可以通過為來藝術館參觀的觀眾提供服務的方式來回饋公眾對于藝術館和“介入”項目的支持。但這樣一個“事件”,更大的意義其實在于它消解了藝術場館的嚴肅性。在藝術普及程度十分糟糕的中國,藝術場館無形中的門檻一直在阻擋著公眾對藝術的廣泛“介入”。藝術場館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形成了某種“霸權”,這種霸權也是一些二三流藝術家和策展人共同牟利的保護色。在高大的門檻后分贓,這樣的事件在中國藝術界絕不罕見。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大多數(shù)公共藝術場館,都已經(jīng)變成了租賃制的畫廊。它們用學術門檻混淆了商業(yè)和公共文化之間的曖昧界限。

所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大雪初霽,證大自降門檻,其意義遠比實質的服務內(nèi)容要重大得多。藝術場館,如果只是一個展示作品的地方,它的價值就絕對不會超過菜市場———因為展示的都是商品。藝術館肩負的主要使命是學術的,藝術場館空間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有思辨的屬性,并且需要它打開胸懷,讓更多的人進入自己。更多的人進入,往往意味著更多的評論和輿論監(jiān)督的壓力。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