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第三屆深圳美術館論壇”暨“首屆雅昌藝術論壇”成功舉辦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08-01-14

媒介、市場和圖像三個重要的關鍵字,將引入中國當代藝術生存現(xiàn)狀的系統(tǒng)考察。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百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匯集一堂,共同參與“第三屆深圳美術館論壇”暨“首屆雅昌藝術論壇”,分別就這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據(jù)悉,“第三屆深圳美術館論壇”暨“首屆雅昌藝術論壇”由深圳美術館、雅昌企業(yè)集團共同舉辦,雅昌藝術網(wǎng)進行全程文字和視頻的現(xiàn)場報道。此次論壇由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魯虹和雅昌藝術網(wǎng)總編吳鴻共同主持。論壇分為四場,第一場由魯虹主持,圍繞媒介進行探討;第二場的關鍵字是市場,由吳鴻組織;下午魯虹主持的第三場由圖像展開討論;最后一場則是在場嘉賓就當下藝術市場、藝術批評和藝術媒體等眾多方面的綜合發(fā)言。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長徐民奇、雅昌企業(yè)集團董事長萬捷、深圳美術館館長宋玉明等在主席臺就座,并分別致辭。此次論壇一改往常報告廳式的發(fā)言,現(xiàn)場被設計成“口”字型,面對面的方式調動了美術理論家、批評家、媒體代表以及海內外學者們的積極性。藝術批評是否已經(jīng)失語?紙質媒體面臨怎樣的挑戰(zhàn)和困境?各種觀點在現(xiàn)場展開激烈交鋒。

即便針對這三個話題中“圖像”和“媒介”的論述也很難脫離市場的大背景,在市場已然成為中國藝術背后重要推手的狀態(tài)下,批評家和學者們身在其中,也有感而發(fā)。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趙力長期關注研究中國藝術品市場,他在發(fā)言中稱藝術品市場離金融市場越來越近,在研究的過程中應該引入更多的經(jīng)濟學方法,而不是單純靠印象和感覺來判定。他說,其實在藝術市場中增長最快的是古董市場,而不是在社會上如火如荼的中國當代藝術;殷雙喜是較早關注藝術市場的一位研究者,他表示,在對藝術市場的報道中往往是報喜不報憂,缺少可信的真實的市場信息是所謂的市場神話的根本原因。他提出:“在藝術市場的三駕馬車中,畫廊是最需要給予支持和制度性扶持的,而拍賣是需要規(guī)范化的?!彼拇佬g學院教授王林以他在香港所做的一個展覽為例,提出了中國藝術品的交易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黑市交易的觀點。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表示,應當以學術來引導市場,而不是以金錢來左右市場。如何建立一個真正理性的、定量分析的,采用經(jīng)濟學分析模式的藝術市場是大家共同關心的。

媒介對藝術以及藝術批評的作用一度成為討論的焦點,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系主任楊小彥提出了媒介對藝術品的影響方式、價值觀的改變等問題;紙質媒體是否邊緣化的問題也一度掀起爭論熱潮,《當代美術家》主編俞可和《藝術當代》編輯徐可的發(fā)言共同引出了網(wǎng)絡時代,紙質媒體的困境與挑戰(zhàn)。博客等網(wǎng)絡方式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發(fā)表言論與批評的機會,在人人皆可為之的情況下,網(wǎng)絡媒體能否承載藝術批評的責任,又會給藝術品評帶來怎樣的沖擊和影響?“近一兩年來隨著藝術市場的繁榮,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雜志,他們的編輯以及組織內容的方式越來越‘網(wǎng)絡化’;相反的有一學術性的網(wǎng)絡做得非常專業(yè),”吳鴻認為媒介本身的變化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他說:“我們(雅昌藝術網(wǎng))會運用各種網(wǎng)絡的交流方式,但是從編輯的角度也會向一些做非常專業(yè)、優(yōu)秀的專業(yè)紙媒學習?!?

我們生活在圖像中,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超越,事實上新的圖像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藝術方式,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圖像正在被新的圖像所取代。新生的圖像或者說大眾的、流行的、消費的圖像如何進入藝術,藝術家如何借助于這類圖像去直擊生活的本質并調動觀眾對生活的體驗?新的圖像和傳統(tǒng)、新媒介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魯虹以這些問號作為圖像部分的專題討論的開篇,并提出圖像轉換的概念?!拔艺J為圖像的時代是20世紀以來語言學和符號學的延續(xù),然后向我們所說的文化研究的轉換,從根本上講沒有變化?!编u躍進則提出針鋒相對的觀點。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只能讓發(fā)言者闡述自己的主要觀點,很難最為深入的論述。正如三位學術主持所說,“媒介·圖像·市場”以及相關話題,遠遠不是幾次論壇就可以討論清楚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們都將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關鍵詞。如果通過這次論壇,能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并將這種討論引向深入,那正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

首屆雅昌藝術論壇是在雅昌藝術網(wǎng)學術顧問委員會年會的基礎上,并依托雅昌藝術網(wǎng)的學術積累發(fā)展而來的一個常設性年度藝術活動;已經(jīng)成功地舉辦兩屆的深圳美術館論壇,已經(jīng)成為一個知名的文化名牌。深圳美術館論壇與雅昌藝術論壇聯(lián)袂登場,壯大了論壇的聲勢,無疑將收到雙贏的效果?!案兄x各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媒體的朋友的精彩討論,在藝術市場飛速發(fā)展的時候,你們已經(jīng)承擔了很多的社會責任,今天的研討實際上就是社會責任的體現(xiàn)”,雅昌企業(yè)集團董事長萬捷在總結陳詞中表示:

“中國經(jīng)濟方面的制度越來越完善,藝術市場方面的制度也是如此。雅昌所建立的服務體系,也是我們承擔的社會責任。雅昌藝術網(wǎng)為大家提供一個平臺,也希望各位專家提出好的建議,使我們這個平臺做得更好,希望雅昌企業(yè)能夠真正成為為中國藝術界服務的工具?!?/P>

編輯:霍春?!?/P>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