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問世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07-08-16

今日開幕的二○○七上海書展上人頭攢動,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中外讀者爭睹在此間初次亮相的學術著作——《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一時之間場面蔚為壯觀。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是一套以著錄館藏重要文物與專題研究相結(jié)合的大型學術著作,由于全書內(nèi)容涉及文物研究、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歷史研究和博物館研究的各個方面,在國內(nèi)外史學、考古、文物、博物館學界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該書的出版標志著中國博物館的科研水平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共分青銅、玉器、瓷器、陶器、金銀器、甲骨、碑帖、繪畫、書法、墓志、磚瓦陶文、陶俑、銅鏡、璽印、錢幣、古籍善本、明清檔案、雜項和歷史圖片等十九卷,基本涵蓋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中國古代文物的重要部分。目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已推出《甲骨卷》、《繪畫卷》、《瓷器卷》、《明清檔案卷》等八部,預計明年年底出齊,總計五十余部。

  據(jù)介紹,《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第一批出版的甲骨卷中收錄了館藏甲骨二百六十八片,依貞人和字體分為賓組、歷組、出組等八組,各組依祭祀、戰(zhàn)事、農(nóng)業(yè)、氣象、田獵等內(nèi)容先后排列。所收甲骨有著名的、原羅振玉收藏的“菁華大版”四版之一,是殷墟出土字數(shù)最多的卜甲,有商代帝乙晚期記錄戰(zhàn)爭最為詳細的“小臣墻”牛肋骨刻辭等。

  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的歷史圖片卷系則是從館藏的五萬多張歷史照片中遴選編撰而成,分近代學校教育的變革、近代女性與婚姻家庭、近代婚喪壽慶禮俗的演變、近代郵政與交通運輸、近代工商與金融、近代社會治安與刑法等六個章節(jié),其中清光緒皇帝喪禮、慈禧太后喪禮等成組照片最為珍貴,而晚清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成組照片真實反映了中國近代交通運輸艱難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由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于二○○三年合并組建而成,館內(nèi)藏品豐厚,人才云集,有相當一部分專家的科研成果在國內(nèi)外各研究領域占有領先優(yōu)勢。 (記者 李佳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