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吳奇珊畫畫用“色精”

來源: 2006-11-17
天津畫家吳奇珊娶妻馮氏,未曾生養(yǎng)。其兄吳鳳廷生有四子,三子吳文玉剛記事時,曾過繼給吳奇珊。今年83歲的吳文玉回憶,叔叔吳奇珊喜歡他,畫畫之余哄他玩,有呵護,也有教導?!皠e摸那兒,那是電門”,叔叔這樣教他時,那開心的樣子,吳文玉至今仍歷歷在目??墒?,嬸嬸待他冷淡,使得這種養(yǎng)父母關系沒能長久維持。
     上小學時,吳文玉已不與叔叔一起生活。叔叔家還是常去的。一次,吳奇珊扇面畫蝎子,半成品用圖釘摁在室內(nèi)墻上。吳文玉進屋,眼睛一亮:“五爺,墻上有個大蝎子!”吳奇珊樂了:“你再看看!”吳奇珊畫工筆,追求逼真效果,筆下的動物纖毫畢現(xiàn),所繪花草甚至連葉脈都清晰得富于質(zhì)感。筆觸既細,也就吃功夫。畫一個扇面,一個星期也下不來。慢工細活,還在于用色。
 吳奇珊作品色彩淡雅,看上去薄薄的,給人以清亮透明之感。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吳奇珊作畫用的確實是中國色———這樣說時,吳文玉語氣強調(diào)“確實”,因為當年畫家圈里曾有人對吳奇珊講:“你的畫不值錢,你用的是洋色?!眳瞧嫔籂庌q自己用的是國畫色,畫的是中國畫。來言去語,就犯了矯情,朋友間生出芥蒂。其實,早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天津畫家已有用西洋顏料畫國畫的成功先例,即《津門竹枝詞》所謂:“牡丹艷艷用洋紅?!?BR> 吳奇珊畫畫,只備花青、藤黃、大紅,外加墨,他用這四種色調(diào)配出五顏六色來。這四種色,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畫傳統(tǒng)顏料。吳奇珊用色的獨特處在于,他的筆絕不蘸“色泥”,只用“色精”。就是說,研磨過的顏料,用水浸泡沉淀,畫筆不蘸沉淀的顏料,只是蘸取泡著顏色的水———吳奇珊稱之為色精。色精淡,一涂一抹往往難以到位,要反復地著色。涂一層,干了后再涂一層,三渲九染,多次上色,一直到預期的色澤。吳奇珊畫得慢,這也是一個原因。
 吳奇珊用色的路數(shù),其實是一種頗具特點的技法。獨特的技法,成就獨特的畫風,價值所在,體現(xiàn)了一位畫家對中國繪畫的貢獻。至于畫家同行的誤解和猜疑,吳奇珊完全可以給予回復,簡單且有說服力———當眾畫一幅,不就結了嗎?
 然而,吳奇珊似乎沒有這樣做過。他在美術界有著尊貴的朋友,他又是在藝術道路上踽踽獨行的人。他住在河東郭莊子一個獨戶小院,平日鄰里交往不多,大門關閉。有人敲門時,妻子去開門,先要從門縫看一看,來訪者若是畫家,就朝屋里打個手勢。吳奇珊趕忙將畫案上東西收拾起來,再請人家進門。秘不示人的,當然不是自己的畫作,而是創(chuàng)作這些美術品的過程。吳奇珊摸索出一套畫技畫藝畫風,他希望這些是自己的“專利”。(來源:今晚報 吳裕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