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棄醫(yī)從藝的印象派畫家巴齊耶

來源:奧賽博物館 2018-12-07


《自畫像》
(Autoportra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Tony Querrec

人物生平

1841年12月6日出生在法國蒙皮利埃市

1859年開始學(xué)醫(yī)

1862年來到巴黎,加入夏爾·格萊爾(Charles Gleyre)畫室

1870年8月加入法國步兵團,11月不幸在戰(zhàn)爭中犧牲

弗雷德里克·巴齊耶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畫家,也是開創(chuàng)印象派的搖籃。他曾與莫奈、雷諾阿、西斯萊三人同在一個畫室學(xué)習(xí),并組成“四友好軍團”。因為他出生于蒙彼利埃市一個富有的家庭,所以他棄醫(yī)從藝之后,經(jīng)常資助一些窮困的藝術(shù)家。他的一生十分短暫,但是卻對印象派的形成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鮮艷色彩的運用以及理解,巴齊耶崇尚自然,喜歡在自然中描繪人物。他經(jīng)常與莫奈等人在自然中寫生,有時在楓丹白露的森林里,亦或是在小城沙伊昂比耶爾。在他的信中,曾十分興奮的向父母介紹自己的朋友們:“ 莫奈!我簡直被他畫的一系列天空的作品給迷住了,他以后一定會有很棒的展覽!還有雷諾阿……我與這兩個拮據(jù)的畫家住在一起,他們雖然窮困,但非常有才華!” 這群充滿對繪畫激情的年輕人被巴齊耶描繪在他的畫《巴齊耶工作室》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畫家的青年生活,一個安靜愜意的下午,與自己的好友探討自己所熱愛的事。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五位正在交談的年輕人正是“四友好軍團”與馬奈,在墻上則是巴齊耶的新作。


《巴齊耶工作室》
(L’Atelier de Bazille)
1870
Photo (C) Musée d'Orsay, Dist. RMN-Grand Palais / Patrice Schmidt


《弗斯滕伯格街上的工作室》 
(L’AtelierdelaruedeFurstenberg) 
1881 
Photo(C)RMN-GrandPalais/ChristianJean

在巴齊耶的畫中色彩雖然明麗但是卻帶著安靜的意味,充滿理性。他喜歡描繪自己的家人,并將人物置于安靜的風(fēng)景之中。就像他的為自己表妹繪制的《粉裙》。畫中巴齊耶的表妹穿著粉白的條紋裙安靜的坐著眺望遠方的小城。我們只能看到女孩可愛安靜的背影,就像是一幅攝影作品:安靜,舒適,風(fēng)清揚。也許在巴齊耶的心中,生活就是與家人在一起,簡單而美好。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家庭聚會中,人物雖然很多,但是在巴齊耶的筆下,依舊是透露著舒適之感。就好像在一個平淡無奇的家庭聚會中,有人突然拍了一張全家福一樣。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放松又自然,顏色明亮又舒適。并且構(gòu)圖十分嚴謹。在繪制這幅畫作之前,巴齊耶曾對整個場景的構(gòu)圖以及人物的動作有做過大量的練習(xí)。


《粉裙》 
(Laroberose) 
1864 
Photo(C)RMN-GrandPalais(muséed'Orsay)/HervéLewandowski


《家庭聚會》 
(Réuniondefamille) 
1867 
Photo(C)Muséed'Orsay,Dist.RMN-GrandPalais/PatriceSchmidt


《家庭聚會》 
(Réuniondefamille) 
1867 
Photo(C)Muséed'Orsay,Dist.RMN-GrandPalais/PatriceSchmidt

在他的作品《鄉(xiāng)村風(fēng)景》中,他描繪了自己父母佃戶的女兒。美麗的女孩側(cè)坐在畫面的中央,白色的裙子被紅色的腰帶以及發(fā)帶所點綴著,安靜而可愛。巴齊耶在這幅畫中選用了與《粉裙》中相似的角度,將人物置于畫面中央但位于高處來表現(xiàn)遠處的風(fēng)景。這幅畫中嚴密的構(gòu)圖,精致的光影變化以及明暗互補都表現(xiàn)了畫家熟練的繪畫技術(shù),可以被稱為其代表作。


《鄉(xiāng)村風(fēng)景》 
(Vuedevillage) 
1868 
Photo(C)RMN-GrandPalais/imageRMN-GP

在他另一幅作品《夏景》中,描繪了在樹林中許多年輕男子嬉戲打鬧玩水的場景。藍天,白云,綠地以及挺拔的樹木都體現(xiàn)著生命力。整幅畫作體現(xiàn)一種向上,燦爛的明媚之感。更是不同于描繪家人時的安靜溫柔。也許在巴齊耶眼中的世界就是如夏景一般絢麗多彩的吧。


《夏景》

這幅室內(nèi)的作品是巴齊耶對于德拉克洛瓦《阿爾及利亞女人》的致敬。我們可以看到巴齊耶對人體結(jié)構(gòu)的熟悉。色彩運用十分大膽。紅色的墻紙與畫面中央豐腴女人的裸體形成強烈的對比,有一種莫名的美感。在后來的考證中,我們可以知道左邊的女人是雷諾阿的情婦莉絲.特蕾霍。


《浴室》 
(Latoilette) 
Photo(C)RMN-GrandPalais/AgenceBulloz

巴齊耶也曾描繪過圣經(jīng)的主題。暗沉顏色的選用使得整個畫面體現(xiàn)一種深沉與安靜。更像是反映了巴齊耶的內(nèi)心世界,對世界的思考以及對自我的你反省。


《路德與博茲》 
1870 
©PhotoMuséeFabredeMontpellierMéditerranéeMétropole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peintre) 
1867 
Photo(C)RMN-GrandPalais(muséed'Orsay)/HervéLewandowski


《女人與芍藥花》 
(Négresseauxpivoines) 
1870 
Photo(C)RMN-GrandPalais/DanielArnaudet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