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艾佛雷特·米萊(John Everett Millais)
生卒年:1829年6月8日-1896年8月13日
國籍:英國
約翰·艾佛雷特·米萊是英國畫家與插圖畫家,也是拉斐爾前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又譯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
米萊斯出生在英格蘭的南安普敦,十一歲便考入了皇家美術(shù)學(xué)院,成為學(xué)校最年輕的學(xué)生。
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Brotherhood)是在1848年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亨特、羅塞蒂和米萊所成立的一個藝術(shù)團體,目的是為了改變當(dāng)時的藝術(shù)潮流,反對那些在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時代之后偏向了機械論的風(fēng)格主義畫家。不過只到了1853年該小組便解散了,但是它的影響仍在繼續(xù)。
1
1846年-皮薩羅俘獲秘魯?shù)挠〖尤恕禤izarro Seizing the Inca of Peru》
2
1850年-基督在父母家中《Christ in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139.7x86.4cm
這個作品在當(dāng)時引起很大的爭議,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褻瀆神明的。爭議導(dǎo)致了拉斐爾前派的分崩離析,成員不再以”PRB“簽署作品,小組在1850年便已名存實亡了。
3
1851年-《Mariana》-49.5x59.7cm
畫中描繪了一個教會婦女由于整天作著解悶的繡工活計,而顯得十分的疲倦。她正站起身來,舒展著清秀苗條的腰肢,這一動作更增加了孤寂多日的郁悶感。這幅畫的色彩是濃烈厚郁的,背景里是帶著宗教氣氛的彩色玻璃窗畫。
4
1851年左右-奧菲麗亞《Ophelia》-111.8x76.2cm
這是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的溺水者奧菲莉亞。
在她的父親被情人哈姆雷特殺死后,悲痛欲絕的她采摘了幾朵花,滑倒在溪水中讓自己死去。她所持的花朵是具有象征意義的,罌粟意味著死亡,雛菊的天真和紫羅蘭的眷戀。這幅畫在當(dāng)時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精確/最精細的自然研究之一。
5
1855年-《L‘Enfant du Regiment》-61x45.1cm
6
1856年-盲女《The Blind Girl》-53.4x80.8cm
米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幅畫中令人舒適的背景,細膩明亮的色彩,使女孩的失明變得更為深刻。在她的脖子下,便有著這一張紙條上寫著:可憐的盲人。
在風(fēng)和日麗的一天,女孩由于無法看到周圍的風(fēng)景,只好依賴于她的其他感官。她伸出手去感受她下面的青草,她的頭微微抬起,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她的臉。
7
1858年左右-溪谷休息地《The Vale of Rest》-172.7x102.9cm
畫中的墳?zāi)?、顱骨和花圈的存在都意味著死亡,以及墓地的強烈而莊嚴的色彩,與落日的最后一道夕陽相碰。
畫面前景的新墳?zāi)购拖蛴^眾凝視的修女,讓觀眾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死亡。
8
1872年-《Hearts are Trumps》-219.7x165.7cm
9
1874年-西北通道《The North-West Passage》-222.2x176.5cm
西北航道是一條無法通航的海上航線,在北美被認為提供了一條通往東方的通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成了失敗、逆境和死亡的代名詞,在一個冰凍的荒野中,人們和船只都在與無望的命運作斗爭。
藝術(shù)家米萊在1874年繪制了這幅畫,當(dāng)時另一個英國探險隊正在出發(fā),先前的描述已經(jīng)展示了這片荒無人煙的美麗地形,有諸多失事船只之類的細節(jié)凸顯了人類野心的徒勞。米萊側(cè)重描繪了其中的一個老水手,用他那冷酷、冷漠的眼神和握緊的拳頭,透露出這次航行的風(fēng)險。
10
1882年-《The captive》-115.6x77.2 cm
11
1889年-《Dew-Drenched Furze》-123x173cm
12
1892-冬風(fēng)呼嘯《Blow Blow Thou Winter Wind》-155x108cm
畫中描繪了一個年輕的母親坐在一塊巖石上喂她的孩子,她將披巾裹住頭部,試圖讓嚎叫的風(fēng)停在披巾外。在遠處,孩子的父親大步走了,他將帽子拍在他的頭上。令人疑惑的是,遠處的男人是為了尋找食物和住所而離開?還是他拋棄了她?
這幅畫被認為是米萊親眼所見的結(jié)果,標志著他回歸到他早期職業(yè)生涯中所看到的社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