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諾爾德(1867-1956),為德國著名畫家、版畫家,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867年8月7日,逝世于1956年4月13日。他是德國著名的油畫家和版畫家,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1906-1907年短暫地參加了表現主義畫家組織橋社(DieBrücke)。1913年到1914年間他隨同帝國殖民局考察團到訪俄羅斯、東亞、南太平洋等地,這次旅行對其今后的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20世紀20年代他傾向支持納粹黨,卻沒得到支持,戰(zhàn)后諾爾德重新獲得正面評價并多次獲獎。
丹尼爾·里希特(DanielRichter)是德國當代架上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被評論家、收藏家關注較多的當代德國藝術家,9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躋身于世界拍賣會前列。但面對所謂驕人的成績,里希特還是保持難能可貴的冷靜,貫穿其作品,總呈現著一些新的變化。
在最近幾個月,關于埃米爾?諾爾德的納粹身份引發(fā)了熱烈的探討。一方面希特勒認為他的作品是“墮落的藝術”,另一方面人們一直將他視為是納粹藝術家。其實多年以來他一直想要成為能夠代表第三帝國(指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德國)的藝術家,認為他的藝術是真正的德國藝術,是反法國和反猶太的。馬克-克里斯托夫?瓦格納在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LouisianaMuseumofModernArt)采訪了丹尼爾·里希特,后者對于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埃米爾?諾爾德(EmilNolde)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丹尼爾·里希特:我是個畫家,埃米爾?諾爾德也是個畫家。畫家通常都會對其他畫家很感興趣。我和他都來自德國北部,從小到大我在我的家鄉(xiāng)都充斥著埃米爾?諾爾德的畫作,因此我從小就對他很感興趣。
在二戰(zhàn)后柏林藝術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就將諾爾德稱為了“納粹埃米爾”,他很看不起諾爾德。事實上大家早就對于諾爾德的納粹身份心知肚明,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而最近人們真正在探討的并不是諾爾德的納粹身份問題,而是他能不能作為德國藝術的象征。他的藝術生涯大起大落,一方面他覺得自己被希特勒和納粹理想所背叛了,另一方面他也成為了德國戰(zhàn)后的集體心靈藍圖。
對于我來說最喜歡的是他的作品中的顏色像是能夠流淌起來,并且他描繪的人物形象更趨向于抽象,將身體拋之腦后。雖然他說自己沒怎么在大城市呆過,但其實他在柏林等城市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經常與舞女在一起,也經常去咖啡館,他的作品中也經常以此作為主題。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一條街道或是一輛車,甚至看不到一塊現代的地方,找不到任何關于他描繪的是什么時代的線索。他在作品中表現的是男人與女人,爭議與邪惡,能看出一種陰陽的對抗與交融。他的作品極具個人特色,沒有人在那一時代能夠超越他,在他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美國的抽象藝術,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具象的地方,但他想要將具象的地方與抽象融合。在其作品中看不到空間,更像是瘋狂版的馬蒂斯作品。
埃米爾?諾爾德1906年參加了德國表現主義團體中的橋社。其實他是一個性格有些孤僻的人,但在柏林居住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因為他需要參加展覽也需要作品有藏家,也需要和其他藝術家交流。我覺得他不是一個很善于和他人打交道的藝術家,他不是很喜歡社交,但他努力在與人交流,也得到了一些藝術家和評論家的支持。雖然他是一位很成功的藝術家,但他與人打交道的時候還是很靦腆。
比起那些家境很好的德國藝術家來說,他來自德國與丹麥接壤的鄉(xiāng)下,家里有十幾個兄弟姐妹,德語也不是很好,很晚才開始學畫,他不是很會社交,只是依靠自己的藝術作品,依靠他在哥本哈根的妻子來為他打點。那時他被希特勒邀請參加展覽,他很興奮,那時他覺得自己在事業(yè)的頂端,但沒過幾年當納粹失敗后,他一下子從云端跌到了谷底。但他從來沒有因為別人對他的誤解就一蹶不振。
我覺得要單從埃米爾?諾爾德的個人背景來看,他是一個很有自制力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也很平民。在1979年時他開始重新獲得藝術家的地位,雖然還是有很多反對他的人,但是他也有很多的支持者。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很習慣他創(chuàng)作的這些作品,但是在那個時代要知道德國表現主義的畫風是很新穎的,并且有很多人厭惡這樣的風格。他在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很多藏家,為他帶來了很多收入,但他想做的是一個能夠真正代表德國藝術的藝術家,這種德國藝術是反法國藝術,反浪漫主義的。
在看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時需要了解他的生平嗎?現在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以別人的私人生活來判斷,無論是當今社會上的政治家、演員還是藝術家。我覺得這是不對的,一個藝術家、政治家或者演員不能以他們的私人生活作風等情況來進行評判。一個人的生平對于他的作品來說只能作為參考資料,而不能因此影響你對于他作品的判斷力,藝術作品只能根據作品本身以及其它作品來進行判斷和評價。和大多數藝術家一樣,諾爾德也是一個矛盾體,這一矛盾的人格就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了他整個人生。很多藝術家都有過錯誤的想法,但這些錯誤的想法往往都會產生一些很有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