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家在北京出租房內嘗試七天的末世生活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5-01-01
藝術家宗劍在北京東辛店出租房內嘗試末日般的生活,并想通過作品告訴我們,這樣的末世環(huán)境其實離我們已經(jīng)并不遙遠,改善生存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曾經(jīng)來過……
我嘗試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在圓夢公寓生活,
這種末世般的環(huán)境,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
我在追問自己,
還來得及留下些什么?
第一天:種植











 
第二天:運動
 
跳繩:1800個 分三組 每組間隔30分鐘
仰臥起坐:300個 分三組 每組間隔15分鐘
俯臥撐: 150個 分三組 每組間隔15分鐘



 
跳繩



仰臥起坐


 
俯臥撐

第三天:聚會

 朋友的到來,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歡樂。

這一刻,

圓夢公寓似乎就是我的家。

 








 

第四天:讀書

 ●善良、本分、不怨、不怒、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P7頁)

 ●但太多太多當事人偏偏自閉心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勇往直前,一意孤行。(P9頁)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干活。(P16頁)

 ●工作、節(jié)儉、積蓄,聽起來都很辛苦,為自己負責即意味著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日常生活顯得何等的乏味。(P22頁)

 ●他們安安靜靜聽從四季的安排。(P23頁)

 ●時局動蕩、時代變遷、你可以把自己關在小圈圈內,卻不可能阻止外人進來。(P25頁)

 ●“還有一次在外面,主人請吃全驢宴,驢耳朵、驢鼻沖、驢口條、驢灌腸、驢肝、驢腎、驢鞭之類一股腦兒端上桌來,或清湯白煮,或濃油赤醬,我光吃蔬菜不吃肉,趁別人勸酒時就溜到院里透氣,看到馬廄里整齊地立著十幾頭驢子,黑身白鼻,面目和善,我走到哪里,它們的目光就跟到哪里。”(P36頁)

 ●“下班回來卻是蝸居在城中村的小破房里。沒有咖啡,沒有紅酒,沒有地毯,落差太大,所以總是自信心不夠,下班不想回家。”(P41頁)

 ●魯迅寫到:“假使有一個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著,不久準可以圍滿一堆人。”(P51頁)

 ●絕境沒什么特別,它與順境、逆境,或者其他什么境一樣,突然地來了,慢慢地走,除了身歷者之外,留不下什么痕跡。(P57頁)

 以上短句摘自《讀者》2015年1月期

 




 

第五天:映畫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升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第六天:訪談

 如果把《我曾經(jīng)來過……》僅僅看作一件環(huán)保主題的作品有些局限,我想對當下社會的過渡消費、環(huán)境惡化、個體存在價值等提出質疑和思考。題目是一句話的前半句,完整的一句應該是“我曾經(jīng)來過這個世界,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當面對現(xiàn)實的境遇,我們只是在憤慨,在旁觀,在吐槽,用無力的行為來表現(xiàn)無力,繼續(xù)像往常一樣生活?還是試圖改變些什么?我僅僅是將不遠未來的生存環(huán)境,拉到現(xiàn)在來呈現(xiàn)給觀眾。
 


 
第七天:睡覺

 這七天身心具憊

還是讓我安靜的睡吧……


藝術家在圓夢公寓項目的作品雖然僅七天就結束了,但作為觀眾的您,是否設身處地想象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某天開始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難道我們不應該現(xiàn)在開始做點什么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