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北京東正“子之燕居”(第二季)拍賣會6月7日開槌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4-05-29

北京東正(北京東正2014年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2.5億圓滿落幕)拍賣將于2014年6月5日到6月7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二層萬黛廳舉辦“子之燕居”(第二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本場拍賣分為中國書畫部分、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涵蓋書畫、瓷器雜項等共計750件拍品。期待您的蒞臨!

書畫部分精品賞析:

趙樸初 書法“笑口常開”

鏡心 水墨紙本

32×19cm 約5平尺

劉文西 女孩

軸 設(shè)色紙本

 65.5×46cm 約2.7平尺

 出版:《建黨偉業(yè)-藝壇六大風云人物》中國文藝出版社P95

韓美林 百吉圖

冊頁 設(shè)色紙本

14×14cm×69 約2平尺(每幅)

來源:中國國際書店舊藏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精品賞析

清雍正 珊瑚紅地洋彩九秋圖碗

尺寸:D 13cm  款識:雍正御制 記錄:香港佳士得 1993.10.25 lot.737

參閱:《Later Chinese Porcelain》Plate XLV.1

上海博物館《Chugoku Toji Zenshu》Vol.21 Pl.76

Hugh Moss《御制》Pl.57

說明:此碗器型端莊秀巧,胎質(zhì)精細。內(nèi)壁施白釉,溫潤細膩。外壁通體以珊瑚紅為地,釉色勻凈,色澤深沉濃艷,上以五彩及琺瑯彩繪桂花、菊花、秋葵、芙蓉、秋海棠等九種秋季花草,寓意“九秋同慶”,至為吉祥。其中明黃和湖黃二色釉彩極為凝厚鮮亮,當為琺瑯彩料繪就,并以綠、墨色繪出花葉、葉脈,婆娑婀娜,色彩艷麗,富有立體感,邊緣以白地展現(xiàn)外輪廓,花蕊、花心點繪出粒粒細斑,刻畫入微。磁胎琺瑯彩創(chuàng)于康熙時期,為引入西方釉彩而成,此式珊瑚紅地“九秋同慶”碗之造型、紋飾即于康熙時首創(chuàng),到雍正朝色調(diào)更為勻凈艷麗。此器造型小巧精致,胭脂紅嬌嫩欲滴,繪畫精湛,色彩艷麗,通過紅、黃、綠、藍、紫等色的濃淡變化,表現(xiàn)花葉的陰陽向背,富立體質(zhì)感,為雍正御用瓷之精品佳作,碗底青花雙框內(nèi)楷書“雍正御制”,更顯示出其不凡的品級,極為可貴。相同品種以“康熙御制”年款者為多,“雍正御制”款識者極罕見珍貴。

清乾隆 仿哥釉雙如意耳瓶

尺寸:H 33 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說明:雍乾二帝仰慕古風,富于文人趣味,尤其是對宋器頗為鐘情,以宋人審美為自身品味追求的標準。乾隆登基之后,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乾隆皇帝不惜下發(fā)內(nèi)府典藏的宋官窯古物讓御窯廠對照臨摹。本品正是此番摹古熱潮下的杰出代表,成功地以后仿之器詮釋宋人崇尚一色純凈之美學理念。其造型仿西周青銅器,制作規(guī)范,造型古樸凝重,腹部兩側(cè)貼塑綬帶如意耳一對,莊重大氣,古風蕩蕩,器身凸起兩道弦紋,平添動感。通體施青灰仿哥釉,釉水凝潤,金絲鐵線開片疏朗有致,遍布器身,氣勢非凡,雖曰人工,宛若天成,宋人意趣,盡在其中,與清代古瓷鑒定家藍浦所云“古哥窯器好者類官,亦號百圾碎”(載《景德鎮(zhèn)陶錄》)正相符。圈足涂飾鐵褐之色,底內(nèi)施釉,書“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篆法精到,端莊規(guī)整。

清 白玉雕荷葉紋嵌金如意

尺寸:L 36 cm  記錄:蘇富比香港2012.10 lot.3145

說明:如意,最早起源于爪杖,甚如人意,而得名“如意”。又因古人常執(zhí)之于手中,而得雅號“握君”。如意的形制與功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到了明清時期,如意寓意吉祥已成定制,成為宮廷中重要的陳設(shè)用品,無論是在正殿的寶座旁邊,還是在寢宮的案頭幾上,都要擺上一支如意,以供帝王后妃賞玩。如意也是一種貴重的禮品,每逢內(nèi)廷喜慶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后妃敬獻如意,皇帝也用如意賞賜臣工。此如意以整塊和田白玉雕琢而成,通體雕刻荷葉紋,以黃金鑲嵌其上,并以松石紅寶輔之,愈顯珍貴。荷花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征。

本場拍賣會具體安排如下:

預展時間:2014年6月5日-2014年6月6日

拍賣時間:2014年6月7日

專場時間:中  國  書  畫 部 分:2014年6月7日 10:30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2014年6月7日 13:00

拍賣地點:北京亮馬河大酒店 二層萬黛廳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