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之一:中國當代藝術中心
成立于2008年的曼城亞洲藝術三年展(Asia Triennial Manchester,以下簡稱ATM)是亞洲以外唯一的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年9月26日,第三屆ATM開幕的同時,由中國當代藝術中心(CFCCA,前身為華人藝術中心)主辦,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曼徹斯特市議、薩爾福德大學等機構支持的大型主題展“天下無事(Harmonious Society )”也將在英國曼徹斯特當?shù)囟鄠€展館舉行。今天策展團隊來到北京為展覽做了正式介紹。
“天下無事(Harmonious Society)”策展團隊由主策展人姜節(jié)泓及郭瑛、駱易、談穎、邰林溪組成。展覽標題是對今年ATM的中心議題“紛爭與憐憫”的回應。“天下無事(Harmonious Society)”暗指了“中國大陸在2005年以來所建立的一種新的社會想象”,在從側面透視中國社會近些年來經(jīng)歷的巨變之外,重點呈現(xiàn)對當代藝術實踐本身的思考。而對于為什么是亞洲和中國?英國當?shù)貙闹袊斎氲奈幕涣魇鞘裁磻B(tài)度?姜節(jié)泓認為:“這個展覽是在藝術層面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對政治的挑戰(zhàn)。因為一旦展出,作為亞洲藝術家、中國藝術家的身份進入這個場域之后,這個場域給我們留下的羈絆是很厲害的。那么這就是我們在這里面如何得到自由的問題。”
“天下無事(Harmonious Society )”勢將由2014紐約軍械庫“聚焦中國”、剛剛開幕的“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十五年”燃起的中國當代藝術熱度帶到秋天。“再次考察中國當代藝術”是每一個華人大型群展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對“中國性”的討論一直備受詬病,卻也是經(jīng)久不衰。姜節(jié)泓表示這次展覽將不談“中國性”:“近幾年展出的中國當代藝術,包括在國內(nèi)展出的展覽,很多‘中國性’已經(jīng)沒有了。這種判斷是因為中國藝術家更自信了?還是中國藝術家更國際化了?但都已經(jīng)是一個不需要再探討的問題,因為它不再是一個現(xiàn)象。”參展藝術家之一鄭國谷在談到“中西觀眾的差別”時則表示:“藝術家做作品只把發(fā)言權留給作品就已經(jīng)完成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一群人也有一群人的想法,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發(fā)言權留給那件作品。”
此前主辦方已在臺北、曼城、上海、香港及北京舉辦了由當?shù)厮囆g家或學者主持的展覽主題討論工作坊,以此來切入當?shù)厮囆g生態(tài),為展覽預熱。
本次展覽已確定的展館現(xiàn)在共有六個,分別是:中國當代藝術中心、UHC當代藝術空間、約翰瑞蘭圖書館、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國家足球博物館、曼徹斯特大教堂。
參展藝術家名單:
陳暉明(臺北)、陳界仁(臺北)、陳文波(北京)、陳敬元(臺北)、秦思源(北京)、段建宇(廣州)、何岸(北京)、闞萱(北京)、高俊宏(臺北)、梁志和(香港)、李杰(香港)、黎薇(北京)、廖祈羽(臺北)、劉建華(上海)、劉小東(北京)、豪華朗機工(臺北)、白雙全(香港)、孫原和彭禹(北京)、TOF 小組(上海)、王思順(北京)、王音(北京)王郁洋(北京)、蕭昱(北京)、徐震(上海)、楊振中(上海)、姚瑞中(臺北)、楊嘉輝(香港)張培力(杭州)、趙要(北京)、鄭國谷(陽江)、周嘯虎(上海)、莊輝和旦兒(北京)
(注:最終名單還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