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散珠深隱慧眼識——保利2013秋拍古代書畫日場雜記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3-12-17

佚名《人物》

沈周《溪山行吟》

業(yè)內人士皆知古代書畫“難做”,難就難在兩點:一是存量小。古代書畫經歷種種歷史變故后,流傳于世的量極有限,除入藏各級博物館及國家機構的以外,可供市場流通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鑒定難。古代書畫的鑒定需要諸多專業(yè)知識的支撐,大到文化史、美術史的掌握,小至書畫風格、材料斷代、印泥印色等均不可或缺。故而古代書畫一直被視為小眾收藏品,收藏群體與近現(xiàn)代、當代無法相比。然而,與前些年相比,古書畫收藏群體已有明顯壯大,真正“懂行的”藏家也越來越多,這在今年秋季拍場上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

相對于古代書畫夜場,日場中的拍品更需要“慧眼”才能“識珠”。每次古畫日場拍賣總有許多“驚喜”等待“慧眼”,這也正是日場拍賣的魅力所在。

保利13秋拍古代書畫日場共上拍226件拍品,以總成交額5066萬元完美收官?,F(xiàn)場人氣極高,部分低價精品受到熱烈追捧,競價激烈,亮點頗現(xiàn)。首件佚名《人物》,刻畫精妙傳神,線條生動高古,拍前即受到許多行家關注。在拍賣師報出4萬元起拍價后,即引起場內多位買家激烈爭奪,報價迅速飆升,經過十多分鐘的競價,最終以超出底價84倍的420萬元落槌,含傭金483萬元成交,為本場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局,并最終成為本場最高價成交拍品。經《壯陶閣書畫錄》等著錄,潘仕成、裴景福舊藏的沈周《溪山行吟》圖軸,估價僅5-10 萬元,最終成交價達253萬元。

倪元璐《草書七言詩》

翁方綱、紀昀等《書法冊(二本)》

徐渭《草書王維詩卷》

書法部分也表現(xiàn)搶眼,明代書法家倪元璐《草書七言詩》以10萬元起拍,受到場內多位買家和電話競投買家爭搶,很快沖破百萬,還不斷有新賣家加入,最后以390萬落槌。徐渭《草書王維詩卷》18萬起拍,同樣經過數(shù)十輪競價,終以320萬落槌,兩件明代書法作品,分列本場成交價二三名。翁方綱、紀昀等《書法冊(二本)》,估價8-15萬,預展期間就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不斷有人調看, 開拍就引來激烈競爭,成交價高達109萬元。

以上這些拍品皆是“低開高收”,低估價對買家形成強大的吸引力。當然,買家“功課”做的足是推高成交價的關鍵因素,這正充分證明古代書畫藏家的專業(yè)化趨向,“撿漏”越來越難。

與此相反的,在日場中一些高估價的精品佳作,卻表現(xiàn)的不盡人意,溢價空間很小。究其原因,應與估價高、缺少吸引力有直接關系,彈性空間被壓縮了,造成沖高隱力不足。

總之,古代書畫藏家更成熟、更理性、更專業(yè)是顯見的,有了這樣的藏家,古代書畫收藏事業(yè)體系才真正走向完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