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科幻片特效越來越多 與動畫片界限何在?

來源:鳳凰網(wǎng) 2013-12-03

今年票房收入排名前十的電影中,有三部符合奧斯卡對于動畫片的定義的電影:《卑鄙的我2》,《怪獸大學》以及《瘋狂原始人》。但隨著科技技術在電影中比重的增加,動畫片和科幻片似乎越來越相似。如果這幾部可以稱作為動畫片,那么《鋼鐵俠3》,《綠野仙蹤》,《僵尸世界大戰(zhàn)》以及《地心引力》呢?這些電影都可以通過一定的動畫設計改編成符合奧斯卡定義的“動畫片”—— 所有演員的動作和表演都必須以幀為單位創(chuàng)作。

其中特別有意思的是《地心引力》,因為整部電影中與真實生活有關系的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以及喬治-克魯尼的臉。導演阿方索-卡隆在宣傳影片的過程中反復提到,在影片的發(fā)展過程中的重點之一就是以創(chuàng)作動畫片為靈感,讓電影向動畫片看齊。劇組花了兩年半的時間確定燈光,拍攝角度以及動畫人物如何有效視覺化,最后才確定舉行演員試鏡。“我相信每一年我們都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動畫技術被采用在電影里,”負責奧斯卡短片及動畫長片單元的比爾-克羅伊爾表示。當下他面對的特殊挑戰(zhàn)之一即是如何找到動畫片及科幻片之間的那條區(qū)分線,盡管從《少年派》和《阿凡達》這類影片看來觀眾并不在乎這條界限在哪里。

“我們之所以要找到這條界線,是為了那些學院成員能夠更好地評審這些作品。對于觀眾來說都一樣。到最后,其實問題都是我們自己找的。是奧斯卡需要把動畫片和其它影片區(qū)分開來,而且說實話現(xiàn)在要做到這一步越來越難了。”盡管奧斯卡的規(guī)則限制動畫片,必須是“大部分人物必須是動畫設計的,并且動畫情節(jié)不少于全片時長的75%”,克羅伊爾表示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真的用鐘表計時來排除影片了。“這個時代的要求不同了。”

今年,索尼動畫提交了既有真實演員又有電腦制作的藍色小人的《藍精靈2》作為參選的動畫影片。而回看2009年,派拉蒙影片并沒有將其影片《野獸家園》看作為動畫片,盡管其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動畫設計的。

區(qū)別在于是否反映現(xiàn)實

所以目前的問題在于,電影工作者是否希望影片歸屬于動畫片。目前看來,動畫片和科幻片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其中的動畫部分是否意在符合真實生活,或是更像幻想類有設計的卡通。因此,別期望漫威或者DC的作品能夠在近期進入動畫片的類別,但也別認為一切都會一成不變。很有可能未來一天,對于動畫片的定義將會拓寬,特別是在學院最近放松了動畫片入圍的限制之后。過去,動畫類影片的學院會員都在11月被安排參加符合動畫類別的電影的試映并通過這個渠道決定入圍者。而現(xiàn)在,所有的學員都可以通過免費寄送的DVD來參與并評估所有動畫片的質量。這統(tǒng)一了動畫片與其它影片的評審渠道。也正因為如此,很有可能最后入圍的五部電影中并沒有票房巨頭的大片。

“這絕對不是一個會被票房成績牽著鼻子走的評審團。他們想找到的是具有專業(yè)水平的,并且值得尊敬并能引起共鳴的元素。”克羅伊爾說道。

【編輯:霍春?!?/span>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