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張晉攝影個展《又一季》:一個化學博士的光影詩歌

來源:墻報 2013-11-14

張晉

張晉攝影個展《又一季》11月6日在三影堂+3畫廊開幕。

張晉,一位出生于四川,畢業(yè)于美國紐約大學的化學博士,28歲之前從沒摸過相機,卻在30歲時決定將攝影作為自己未來的方向,并在2012年獲得三影堂攝影獎。這位年輕的攝影藝術(shù)家與他的作品一樣,安靜、細膩、隨性,散發(fā)著一股書卷氣。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輕柔淡然的灰,籠罩著無限蔓延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沒有時間、沒有特定的背景,仿佛一切都是恒久的,天、地、、云、湖泊、塔樓,甚至是墻頭上的小貓都像是在靜默的表象之下,透出與世隔絕的異樣氣質(zhì)。

記者:這是你第一次辦攝影個展嗎?

張晉:對,個展是第一次,因為機會難得。感謝三影堂,首先三影堂提攜后輩,而且整個的展覽質(zhì)量很高。

記者:你之前一直從事攝影嗎?。

張晉:我30歲之前一直在讀化學,30歲之后才開始做攝影的。在30歲之前,一邊讀化學的朋友,一邊是一些寫詩的、做樂隊 的、寫小說的朋友,和他們的關(guān)系也很緊密,這是一個發(fā)酵的過程,等到30歲畢業(yè),面臨選擇的時候,就放棄了化學,投身到另外的方向——攝影。

一般人對理科生都會有一個既定的影響,比如說博士生都戴眼鏡。恰好我是理科生之中不太安分的,另類的非主流。我們學?,F(xiàn)在有的同學在北京開酒吧,有很多不做本行了,這個時代給我們更多的機會去選擇自己想做的,比較自由。在過去30歲改行是很不容易的,阻力會很大,但是今天這個時代算不錯。感謝。

記者:對于這次展覽你怎么看?

張晉: 覺得布完展之后就感覺跟自己沒關(guān)系了,我還在微信朋友圈上說,一次次的展覽就是一次次的告別,告別過去,這次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個人展,還差的就是一次告別,告別過去的那些思考整理,就結(jié)束了。同時也輕松了,不再想了。

記者:這次的展覽做完,后續(xù)還有計劃嗎?

張晉:沒計劃了。隨性,暫時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下一個作品??赡芎罄m(xù)還有些展覽吧,這些作品去一些雙年展。但不會在投入的去制作去策劃,不會再那么用心費力了。

記者:那你以后是會繼續(xù)一直保持攝影的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還是會回到化學?

張晉:回到化學是不可能了,因為一條路走著走著就回不去了。

記者:你是什么時候把攝影當做是未來的方向的?

張晉:30歲。我28歲之前沒拿過相機,也不知道攝影,因為那個時候更關(guān)注的是文學這類的東西,文學的空間或者詩歌的空間,之后才關(guān)注視覺方面的,這是28歲之后,30歲開始關(guān)注攝影。

記者:你的作品很有文學性。

張晉:文字的力量,有時候看到一篇好文章會流淚,視覺的東西真的很少讓人感動到流淚。所以文字的東西分量很重。所以之前我更集中在文字方面。后來因為想些小說寫不下去。我想像法國剛?cè)ナ赖膶а莺嘻湹乃牟侩娪埃捍合那锒N蚁雽懰膫€短片,短篇小說。但是沒寫下去,寫了兩篇,還在改。后來用攝影做春夏秋冬四個主題。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