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彥涵:解放區(qū)走出的版畫家

來源: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 2013-07-31

彥涵作品

從各地來的畫家,來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有一些成為出色的木刻家。其中之一是彥涵,江蘇連云港人,最先考人杭州國立藝專,還在學習期間,適逢抗戰(zhàn)。彥涵就隨校西遷,至湖南沅陵時,就決定離校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后來又隨軍到晉南等地工作,而后又回到延安任教,是一個完全在魯迅藝術學院成長的畫家。

“當敵人搜山的時候”寫幾個農(nóng)民游擊隊員在一個深坑內(nèi)通力合作,把一個隊員高舉到可以偵察到敵人并用輕機關槍射擊時的情形。彥涵特別利用這一構圖,把六個隊員的姿態(tài),構成很微妙的畫面。從最底下的一個小孩拿起一個手榴彈開始,他的臉孔及手勢都向右,指著一個老農(nóng)民,滿臉胡子,頭向上看,向著由大家扶著站在高處放槍的隊員。其他的隊員,或用手勢,或持槍,都同時指著這位在上的同伴。但在其間,還可見到一個人物的側面,表情沉著堅決。

從這一個構圖,我們可以看到彥涵的特點, 即用復雜的構圖來表達很簡單的情緒。彥涵在延安的另一件木刻畫“移民圖”,也充分表現(xiàn)他的才能。此圖描繪一群農(nóng)民,大概因戰(zhàn)爭關系而來到延安,并受當?shù)鼐用駳g迎的情景。全畫分三層,上層寫這群人從右面出現(xiàn),為幾個穿軍裝的士兵接待,他們準備好饅頭及飯菜來款待新來者。第二層寫一家人在一個窯洞之前,或紡織或煮飯,一小孩在幫忙,以接待這批新來者。這一層還拉到下一層,寫有人砍樹、鋸木,而幾個來者讀報紙持書給鄉(xiāng)下的老百姓。此畫仍然是用極其復雜的構圖,很多的人物,和直率、真摯的手法,寫鄉(xiāng)間的淳樸生活。

彥涵的代表,是1948年的“豆選”。寫在一個農(nóng)村小鎮(zhèn)的廣場中,全鎮(zhèn)及附近的農(nóng)民都來市集參加選舉的情形。因為農(nóng)民大半不識字,所以用豆來代替。他畫了市集中數(shù)十個農(nóng)村人物,有持杖的、抽煙筒的、下棋的,還有賣花的。全畫的背景,有牌坊、破墻、殘破的木桌,還有地上的階磚,都用精細的技巧很真摯地寫成,使全畫充滿農(nóng)村日常所見的氣氛,充滿淳樸可愛的感覺。彥涵的刀法也有自己特點,這使他成為抗戰(zhàn)期間在延安工作的木刻家中較突出的一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