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dāng)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回歸文人情懷——保利八周年春拍古董珍玩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3-05-10

清 六舟銘十八應(yīng)真硯

縱:21cm ;橫:17.1cm ;高:4cm ;重:2,707g/3,654g(連盒)

估價:RMB 80-120萬元

“回歸文人情懷”作為本次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會的主題,我們有幸邀得臺北翦淞閣合作舉辦“燕閒清賞-翦淞閣文房古器錄”專場拍賣。北京保利作為中國大陸藝術(shù)品拍賣龍頭企業(yè),始終致力于引領(lǐng)并推動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翦淞閣主人慧眼如炬,以品味精雅聞名業(yè)界,此次與翦淞閣建立合作關(guān)系,旨在進(jìn)一步提升高端中國藝術(shù)品的影響力,并以專場拍賣與專業(yè)展覽相結(jié)合的方式,在中國大陸長期推廣文房藝術(shù),倡導(dǎo)“文人精神”的收藏理念,令“好古敏求,閑雅唯美”的生活方式得以傳承。

是次“燕閒清賞-翦淞閣文房古器錄”專場甄選歷代竹刻、紫砂等文房雅器三十余件,其中重要者如“清乾隆 施天章風(fēng)格 濟公竹艁像”,取堅實竹根雕制而成,竹材渾樸堅致,藝匠度形取勢,因材施藝。用圓雕技法,刀法洗煉,游刃有余。濟公右手持招牌蒲扇,左手捧一繡花小鞋,側(cè)轉(zhuǎn)身俯首,結(jié)喉露齒,胸前肋骨隱現(xiàn),寬袍廣袖,衣折婉轉(zhuǎn)流迤,細(xì)節(jié)處刻劃入微。又如“清康熙 顧宗玉制杜牧詩意圖竹筆筒”,以唐代杜牧〈山行〉:“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意入題。畫面近景有山石坡岸,溪流奔流其間,前景山徑時隱時現(xiàn),岸邊霜樹參天,紛披山谷,樹下高士閑坐,童子侍立,靜觀夕陽余暉映照霜葉。中景處有斜懸?guī)r壁,危懸欲墜,橫云煙嵐層迭遮掩,下有石橋跨越水潭,岸邊有一推車?yán)险?,背后摩崖楷書刻?ldquo;顧玨”,并刻“宗玉”長方印。

 

清乾隆御制 楊季初制水村圖紫砂筆筒

口徑:17.9cm ;底徑:17.6cm ;高:14.3cm ;深:13.7cm ;重:1,838g

估價:RMB 300-500萬元

除竹刻作品外,還有數(shù)件紫砂佳作。清雍正、乾隆二帝御用紫砂器上的彩泥堆繪藝術(shù),無疑是宜陶裝飾的藝術(shù)巔峰之作。楊季初,正是此種制作此種工藝的佼佼者。本場的“清乾隆 大清乾隆年制水村圖筆筒”與“清乾隆 楊季初制月下獨酌圖筆筒”同為楊季初制御用彩泥堆繪筆筒的代表之作。依目前著錄所知,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彩泥堆繪圓形筆筒共七件,其中四件無款,一件鈐“大清乾隆年制”陽文篆章,兩件鈐“楊季初”陽文篆章。此外,南京博物院、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各藏有一件“楊季初”彩泥堆繪筆筒,其他尚有少量私人收藏。此次翦淞閣集兩件精品同場爭艷,殊為難得。

近代 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 寒汀石瓢壺

寬:18cm ;高:8cm

估價:RMB 500-800萬元

“顧景舟” 陽刻篆書印款。

“湖帆” 楷書款識。

“景舟” 陽刻篆書印款。

“寒生綠罇上,影入翠屏中。”、“寒汀兄屬,吳倩并題。” 行書刻銘并款識。

著錄:

徐秀棠、山谷,《紫砂泰斗 顧景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 51。

黃玄龍主編,《金石癖:文房搨本集》(臺北:翦淞閣,2011),頁 172-173、228。

另一把“近代顧景舟制吳湖帆書畫 寒汀石瓢壺”可謂壺中集書、畫、印之大成者,壺身陰刻“寒生綠罇上,影入翠屏中”、“寒汀兄屬,吳倩并題”行書刻銘并款識,并有“顧景舟”陽刻篆書印款,“湖帆”楷書款,及“景舟”陽刻篆書印款。石瓢壺原是紫砂傳統(tǒng)造形,此壺則集各家之長,推陳出新,變斜直腹為弧度,變直蓋沿為圓蓋沿,全憑流、把、鈕及壺身的比例搭配來把握作品風(fēng)格,使得整器線條流暢舒展,比例諧調(diào)秀美,可謂剛?cè)嵯酀?,并且所用泥料上乘,氣度深沉?nèi)斂,極富韻味。正是顧老所說融“形、態(tài)、氣、神”四點于一身的紫砂茗壺佳作。

在2012北京保利秋拍預(yù)展中,重磅推出的“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特展”受到收藏界的廣泛矚目,幸得藏家信任與青睞,最終我們十分榮幸能夠得以將該對頂箱柜列入我們的春拍序列,作為紫禁城外存世尺寸最大、品相全美的紫檀頂箱柜,必將以其無以倫比的撼人氣勢領(lǐng)銜今春古董宮廷華美篇章。

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

L174 cm W74 cm H325 cm

估價:RMB 35,000,000-50,000,000

備注:丹麥哥本哈根國立博物館舊藏;

丹麥馬易爾家族舊藏

此對“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為標(biāo)準(zhǔn)頂箱立柜式大方角四件柜,精選紫檀大料制成,柜頂和后柜板批灰。造型四平八穩(wěn),比例勻稱,氣勢恢宏,柜子和頂箱用料相當(dāng),框架用格肩榫卯相接。正面平整,側(cè)山落膛起鼓做,設(shè)閂桿和柜膛。門板和側(cè)山板均開槽裝橫帶,防止開裂變形。立柜中部裝架籠,設(shè)抽屜二只。足間裝牙板,足端穿銅靴。此柜的銅面頁和吊牌相當(dāng)講究,造型典雅,鏨刻圖案精美,既富裝飾效果,又與紫檀柜體色澤反差強烈,能沖淡大型家具給人的沉悶感。此柜最奪目之處是八扇柜門和柜膛立板的鏟地高浮雕,雕刻工藝神清功精,布局繁簡有序有理,整體上給人以氣度威嚴(yán)的震撼力。此柜紋飾既以中國皇權(quán)象征之龍紋為主題,又輔以西方紋樣的華麗多姿,是中西文明合璧的代表作。目前存世實例中,出其右者僅北京紫禁城中太和殿兩側(cè)陳設(shè)的一對高達(dá)3.70米的紫檀云龍紋頂箱立柜,為目前國內(nèi)外公認(rèn)的紫檀大四件柜第一重器。上海博物館藏有與此對大四件柜制作年代、紋飾、尺寸相似的紫檀大四件柜,但展出時未見兩個頂箱。2007年本公司秋拍推出一對高度為2.48米的清乾隆紫檀方角大四件柜,創(chuàng)當(dāng)時清代御用家具拍賣記錄。此對柜子的高度達(dá)到3.25米,為目前紫禁城外世界最大尺寸,且能以全美品相,輾轉(zhuǎn)歸來,實屬不易。

此柜為丹麥馬易爾家族舊藏。1935年馬易爾在上海逝世,其子女將部分收藏整理后自1936年開始在丹麥哥本哈根國立博物館公開陳列展出,除此對柜外,還包括大量購自中國的陶俑、銅塑、佛器、家具及瓷器。

“盛世大明-深韻格古”,明代是中國藝術(shù)史上光輝燦爛的時代,尤其是集合一流能工巧匠與藝術(shù)家們所共同制作的藝術(shù)品,其成就更是令人贊嘆。自2011年秋,已成功籌劃了兩場“大明•格古”專場,均取得巨大成功,繼此之后,北京保利2013年春季大拍延續(xù)“大明•格古”專場,籌集眾多重量級拍品,勢必再度呈現(xiàn)有明一代的奇珍瑰寶。

明宣德之后,官造漆器作坊一度因社會經(jīng)濟的衰退而陷于停頓狀態(tài),彼時云南雕漆逐漸興起,作為一種風(fēng)格獨特的工藝而被世人所知。其制品一般髹漆較薄,漆色沉穆,刀法纖細(xì),鋒棱顯露,雕刻與宮廷官造相較略顯粗拙,即人稱的“云南雕”,從本場的一件“明弘治 剔黑花鳥圓盤”即為一例。漆盤的紋飾處理多采用斜刀陰刻的方法,線條流暢縝密而快利,整器雕漆風(fēng)格特色,圖紋雕刻皆精,但漆層較薄,為文獻(xiàn)記載中“滇工”所制,這件作品對解決云南雕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極高的美學(xué)及研究價值。 

 

明弘治 剔黑花鳥圓盤

“弘治年滇南尹祿造”款 D 41cm

估價:RMB 130-230萬元

著錄:《宋元明清漆器特展》,P68,圖030。

“著黃金盔甲,護(hù)西牛賀洲”,本場一件“明 銅鎏金廣目天王立像”展現(xiàn)了明代銅佛造像的極高水準(zhǔn)。造像整體造型大方,形象生動,雕工精細(xì),品相完美,體現(xiàn)了明代中晚期漢傳佛教造像鮮明特點。從其碩大而厚重的體量和精致的工藝來看,此像顯然不是一般民間作坊所為,應(yīng)當(dāng)出自當(dāng)時大型佛教寺廟及其鑄造場所,可見其珍。

明 御制銅鎏金廣目天王立像

H 111.5cm

估價:RMB 1600-2600萬元

來源:歐洲重要私人藏家收藏;香港拍賣,1998.11.03,Lot1028 。

名家藏瓷,至珍至雅。戴潤齋(J.T.Tai,原名戴福保)可謂一代收藏大家,收藏地位當(dāng)不遜于盧芹齋、仇焱之等同時代的巨人,其藏品之佳,令世人驚嘆。本次春拍大明專場即有幸征集到一件“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卉紋墩式碗”,此為戴潤齋先生的心愛收藏之一,是一件重要性不遜于其所藏的永樂青花梅瓶的明代青花瓷器佳作,歷經(jīng)多次重要出版及展覽,長期借展于北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本件墩式碗繪有濃重復(fù)合式纏枝花果紋,如此類的深口青花碗代表著永樂年間宮廷御制陶瓷的經(jīng)典之作,能與其媲美的器物可謂少之又少,目前所見類似器物僅見四件,其中三件藏于北京故宮,尚有一件青花碗在香港蘇富比1995年5月2日(LOT24)的拍賣會上推出,可見其珍。

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卉紋墩式碗

D 18.2cm

估價:RMB 1300-1800萬元

來源:

1. Richard Bryant Hobart收藏,劍橋,美國馬薩諸塞州;

2.Parke-Bernet Galleries & Inc., 1969年5月23日,Lot128;

3.戴福保(J.T.TAI)舊藏;

4.紐約蘇富比,2011.03,Lot88

展覽:

1.“明代瓷器的青花運用”,福格美術(shù)館,哈佛,美國馬薩諸塞州,1947年春,No.8;

2.“明代青花瓷器展”,1949年10月29日至12月4日,費城美術(shù)館,美國費城;

3.“中國明代青花瓷器”,1949年12月21日至1950年2月5日,芝加哥藝術(shù)學(xué)院,美國芝加哥;

4.借展于美國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

明宣宗朱瞻基為史上寥寥可數(shù)擅長文藝和獻(xiàn)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執(zhí)政十年,史稱“仁宣之治”。 “青花纏枝牡丹紋小罐”及“青花牽?;p耳倭角瓶”為本場兩件明宣德時期的珍品。前者造型秀雅端正,釉質(zhì)厚潤,胎骨堅致,青花發(fā)色濃艷,釉面光潤,細(xì)微處可見鐵銹斑。外壁所繪纏枝花卉舒展有序,流露出牡丹的雍容華美,紋飾繪畫細(xì)致,線條流暢,青花發(fā)色與前者相比更偏淡雅,頗見清新之氣。后者造型系模仿西亞伊斯蘭國家金屬器,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有一件類似藏品(86號)。

明宣德 青花纏枝牡丹紋小罐

“大明宣德年制”款  H 13cm

估價:50-80萬

明宣德 青花牽牛花雙耳倭角瓶

H 14.2cm

估價:RMB 180-280萬

一件“南宋-元 哥窯水盂”為克拉克夫人舊藏,傳承有序。此水盂器型小巧雅致,釉汁通體肥潤,釉色沉厚細(xì)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開片細(xì)密,線條極具美感,又富于變化,猶如冰裂般變化萬千于那隆冬江河之中,別具一種古樸、自然的天趣。哥窯真品數(shù)百年來備受世人所珍視,珍如拱璧,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內(nèi)府舊藏,對哥窯推崇之至。

元 哥窯水盂

W 7.3cm

估價:120-220萬

來源:克拉克夫人(Mrs.Alfred Clark)舊藏

出版:《宋元的美術(shù)》,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昭和53年(1978年)10月-11月,圖1-10“青磁壺 宋”

宮廷藝術(shù)夜場中,主推的仍是列朝名窯御瓷。一件“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海浪紋貫耳大尊”在明清官窯重器中尤為搶眼,其造型沉穩(wěn),體量恢宏碩大,雙貫耳的設(shè)計當(dāng)由上古青銅器化裁而來,正是雍干之際御窯摹古設(shè)計理念的體現(xiàn)。其紋飾自上而下繁密鋪陳,內(nèi)壁施白釉,外部青花紋飾為多層主輔式構(gòu)圖,共有十層之多,由口部至底部分別有海浪紋、花葉紋、纏枝番蓮紋、如意云頭紋等,具有濃郁的西方巴洛克風(fēng)格,當(dāng)為彼時御窯廠在西風(fēng)東漸的藝術(shù)風(fēng)潮影響下的典范之作。尤為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此式大尊相同紋樣見有兩種不同規(guī)格,其一如本件,另有一種體量略有縮小,并且兩者相較后可發(fā)現(xiàn)本件雙貫耳豎直,頸部更為挺拔,紋飾布局更偏疏朗,青花發(fā)色、筆觸與雍正一脈相承,當(dāng)是乾隆早期御窯精心之作。此器曾為英國何活爵士 (Sir Ralph Endersby Harwood, 1883-1952)收藏,此器很可能是當(dāng)時英王喬治五世的皇后瑪麗賞賜于何活爵士的禮物。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海浪紋貫耳大尊

H52.5 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RMB 700-1000萬

來源:

英國何活爵士 (Sir Ralph Endersby Harwood, 1883-1952)舊藏

倫敦蘇富比,1994.06.07,Lot358

另一件“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六方大瓶”亦是一件采古補今、中西合璧的佳例,其造型恢宏俊偉,釉質(zhì)溫潤細(xì)白,青花蒼翠欲滴,紋飾以肩為界,上部繪折枝花卉紋,下部繪折枝佛手、石榴、壽桃等紋,寓以“福祿壽”三多之意。所繪諸種祥花瑞果,俊秀艷麗,雍榮華貴,繪畫筆觸摹仿永宣時期的效果,重重點染刻意追求蒼健深沉的宣青之美,彰顯著當(dāng)時社會摹古之風(fēng)對宣窯的推崇。

清乾隆 御制花梨木雕花鳥紋大落地罩

高360cm,寬403cm

估價待詢

一套“清乾隆 清宮花梨木雕花鳥紋落地罩”設(shè)計極為精巧,整體為線條優(yōu)雅的壺門式造型、雙面、多層次的雕工設(shè)計相互呼應(yīng)、極富巧思。壺門兩側(cè)下段各設(shè)計一坡石,一側(cè)石上可見茂密的蘭、菊,或挺拔或扭腰;一側(cè)則為盛開的海棠、牡丹、幾枝吐翠。壺門正中上段約近一米的高度二面皆雕刻著梅竹喜鵲,生動活潑的喜鵲穿梭在層層疊疊的松、竹、梅之中。此套落地花罩高360cm,寬403cm,是目前所知最大的落地花罩。其宏偉浩瀚的用料和精美傳神的雕飾,充分體現(xiàn)了清宮官造器的特點,表明了其官造的身份。

清乾隆 青花龍生九子如意花口瓶

H36.3 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300-500萬

清 松石綠地粉彩加金八卦琮式瓶

H28.5cm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RMB 40-60萬

清雍正 檸檬黃釉蓮花式小杯一對

D6.6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價:RMB 180-280萬

清雍正 青花仿永宣暗刻龍紋碗

D 14.5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價:RMB 120-180萬

清乾隆 黃地洋彩佛塔

H38cm

估價:RMB 120-220萬

清代宮廷翡翠玉器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關(guān)注,在2012秋拍宮廷夜場中上拍的一件“清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就以4945萬元成交,創(chuàng)出清代翡翠擺件的價格新高。藉此,我們將在本次春拍中再次重推宮廷翡翠玉雕的專題,數(shù)件重量級拍品已經(jīng)進(jìn)入我們的拍賣序列。其中一件清乾隆御制白玉十六應(yīng)真羅漢插屏品相全美,為近年來罕見之孤品。其材質(zhì)選用上好的和闐白玉,無雜質(zhì)及綹裂,上高浮雕八位羅漢,并于一旁刻其名及詩文來描述其特征,八位分別為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尊者(據(jù)此可推斷此插屏原應(yīng)為一對)。人物開臉、衣飾雕法及局部所做琥珀色皮色,均為典型乾隆時期風(fēng)格,其御制詩文的書寫特點以及筆畫結(jié)構(gòu)亦與公認(rèn)的館藏乾隆時期文物相一致,故也可成為斷代的輔證。此件羅漢插屏有據(jù)可查的最早傳承記錄是英國皇家御用的著名古董店SPINK收藏,曾著錄于1989 年SPINK&SON公司出版的展賣圖錄《The Minor Arts of China IV》中,圖版172號,之后是首次現(xiàn)身拍場。

清乾隆 御制白玉十六應(yīng)真羅漢插屏

L21.7 cm

估價:500-800萬

來源:1989 年SPINK&SON展覽;

著錄:《The Minor Arts of China IV》,1989年SPINK&SON,圖172號

北京保利2013年春季拍賣會將特別推出“自在菩提——中國金銅佛造像、唐卡”專場,經(jīng)過幾個月來的精心組織,本專場已基本籌備就緒,屆時將有八十余件佛教造像及近三十件(組)精美的唐卡呈現(xiàn)給廣大藏家,品質(zhì)精良,蔚為大觀。

佛造像部分,最為重要的當(dāng)屬明清兩代的宮廷御制造像,如出自明代永樂宮廷御用監(jiān)制作的“明永樂 銅鎏金彌勒菩薩坐像”,造型優(yōu)美,制作精良,鎏金燦然,為永樂皇帝贈送給西藏上層僧侶的禮物,凝聚了漢藏融合的藝術(shù)美感,不但是民族團(tuán)結(jié)的見證,同時也代表了當(dāng)時生產(chǎn)力的最高水平,頗為珍罕。此件造像出自重要亞洲收藏家舊藏,后于倫敦佳士得1980年12月15日拍賣,拍品編號第25號,可謂傳承有序,值得藏家關(guān)注。清代宮廷造像中,一件“清康熙 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當(dāng)是其中扛鼎之作,其體量碩大,鎏金厚重華美,造像身軀挺拔,神情肅穆莊嚴(yán),雙層束腰蓮座風(fēng)格獨特,蓮瓣寬厚飽滿,具有鮮明的清代康熙宮廷造像特點,可與北京故宮典藏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所特制、具有明確紀(jì)念款及銘文的四臂觀音相參照。此外其他重要造像如“14世紀(jì) 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體量高大,鎏金厚重,身材壯碩,慈眉善目,面露微笑,具有濃郁的時代和地域特征,是一件難得的西藏大型造像。

明永樂 銅鎏金彌勒菩薩坐像

H21 cm  “大明永樂年施”款

估價:300-500萬  

清乾隆 銅鎏金菩薩坐像

H40 cm

估價:220-320萬

來源:巴黎蘇富比,2011.06.09,Lot228

14世紀(jì) 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

H29 cm

估價:200-300萬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寶,民族特色鮮明,寄托著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擬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畫風(fēng)生動,色澤濃烈,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同時又宜供奉、收藏,本次匯集的唐卡,年代自13世紀(jì)至18世紀(jì),基本涵蓋了不同畫派的代表性作品,希望能在市場和學(xué)術(shù)間尋得最佳的平衡,其中一件“13世紀(jì)綠度母唐卡”尤為特別。文獻(xiàn)記載中,唐卡產(chǎn)生于公元7-8世紀(jì),但由于之后的滅佛運動,目前存世的唐卡最早只能追溯到12世紀(jì),并且極為稀見。本件綠度母唐卡畫風(fēng)樸拙,度母全身綠色,以游戲坐姿坐于臺座之上,身姿優(yōu)美,左手持青蓮花,右手施與愿印,面相甜美,雙乳豐滿,具有濃郁的尼泊爾造像特點,周圍則表現(xiàn)了綠度母救度八位佛教論師脫離八種災(zāi)難的“救八難”故事,在同類題材中十分罕見;畫面右下部則繪有供養(yǎng)人,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與后期唐卡大異其趣,同時也符合文獻(xiàn)中對早期唐卡的記載,具有重要的藝術(shù)和學(xué)術(shù)價值。此外還有“18世紀(jì) 十八羅漢及釋迦唐卡一組”,描繪精細(xì),色彩艷麗,構(gòu)圖布局考究,極富特點,是噶瑪噶舉派的代表之作。滿清皇室崇信藏傳佛教,宮中建有多處佛堂廟宇,專場中兩幅帶有乾隆年款的宮廷唐卡即反映了當(dāng)時的宮廷信仰,描繪精細(xì),色澤富麗絢爛。兩幅唐卡的天頭皆設(shè)有白綾題記,上面墨書漢、滿、蒙、藏四種文字,記載了唐卡的繪制年代、機構(gòu)、繪制者,以及主尊在印度、清代宮廷和蒙古的不同名稱等豐富內(nèi)容,表明其不凡的皇家身份。

清乾隆 御制大乘和尚唐卡

H127 cm  W74 cm

估價:160-260萬

來源:法國私人藏家舊藏

清乾隆 御制賓度羅跋羅墮尊者唐卡

H127 cm  W74 cm

估價:160-260萬

來源:法國私人藏家舊藏

本次春拍北京保利亦將推出《千祥云集——私人珍藏明清銅爐專場》,此次專場拍賣是市場上由各位藏家精心選擇的34件銅質(zhì)香爐,形制多樣,品類上乘,包漿自然細(xì)膩。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有數(shù)件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官方鑄造的篆書款宣德爐,其中一件“清早期 鋬耳三乳足壓經(jīng)爐”尤為重要,此爐器形寬大,銅質(zhì)精細(xì),鑄造技術(shù)高超,為典型官方制品。同時,一批年代為晚明至清初的私家款識的宣德爐亦會同時于本次專場中亮相,尤為精彩的是一只胡文明款識的“明晚期 銅鎏金松鶴福祿筒式三足爐”,此爐鑄造和制作工藝極為考究,紋飾栩栩如生,且風(fēng)格與可參考的胡文明制爐完全一致,是一件市場上極為少見的晚明精品。

清早期 鋬耳三乳足壓經(jīng)爐

W21.5 cm  “宣德年制”款

估價:130-150萬

清乾隆 白玉雙鹿耳獸面紋活環(huán)洗

W21 cm

估價:320-520萬

來源:香港蘇富比,2010.04,Lot1880

商 青銅魚尊

H22.5 cm

估價:320-520萬

來源:

陳介祺舊藏

日本山中商會舊藏

日本京都小川睦之輔舊藏

著錄:

《綴遺齋彝器考釋》第17卷,30號;光緒二十年(1894年)方浚益編,1935年涵芬樓石印本

《日本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二冊,155號,梅原末治編,1959年日本山中商會出版

《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編》六-62、七-776,張光裕、巴納編,1978年

《三代吉金文存補》第649號,周法高編,1980年

《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殷周青銅器縱覽一》觶型尊12,林巳奈夫編,1984年日本吉川弘文館出版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05833號,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7年出版

展覽:大阪美術(shù)館展覽

清乾隆 黃玉雕三螭龍紋扁瓶

H14.2 cm

估價:500-700萬

清乾隆 黃玉寶鴨穿蓮

L11 cm

估價:100-150萬

清雍正 爐鈞釉鼓丁弦紋盤口瓶

H38.5 cm

估價:50-80萬

清乾隆 斗彩綠龍蓋罐一對

H21 cm

估價:220-320萬

來源:

上海文物商店庫藏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松竹梅天球瓶

估價:60-80萬

來源:

淺野氏舊藏

商震將軍舊藏

【編輯:田茜】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