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與長壽有關的物品在長壽博物館內(nèi)都有展示
長壽龜、長壽根雕、長壽鎖、長壽碗、長壽瓶,甚至還有長壽彩票、長壽煙標……昨天,位于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上海市文化產(chǎn)業(yè)園區(qū)江南三民文化村內(nèi)的崇明長壽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數(shù)百件與長壽相關的各種物件與公眾見面。
長壽博物館占地面積逾萬平米,總建筑面積1800余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積500余平方米,二期規(guī)劃建筑面積1300余平方米,分多媒體展示區(qū)、實物展示區(qū)和室外展示區(qū)。展館中有長壽文化影視播放、長壽文化收藏品、健康食物及性文化作品展示,還有長壽習俗介紹、長壽文化廣場雕塑、長壽動植物等。這是崇明島第一個以長壽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展示了崇明本土民間民俗文化和孝道文化。
長壽博物館內(nèi)“最長壽”的是清代的石龜,系崇明本地出土。各種長壽花、長壽桃等植物,甚至狀如長壽桃般的超級大番薯也在博物館中得到了觀眾的驚嘆。用竹根雕出的長壽老人,利用竹根的須自然形成了長壽老人的長胡須,顯得栩栩如生又傳神動人。江南民俗中孩子配掛的各式長壽鎖或精巧或有趣,長壽筷、長壽碗、做長壽糕的模板等也被陳列在傳統(tǒng)的柜子中。還有各種以長壽為主題的彩票、煙標等。
崇明縣2010年12月獲評中國第十五個“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也是第一個“長壽之島”。到今年2月28日為止,崇明共有117名百歲以上的老人,虛歲滿百歲的老人有63名,共1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