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川劇博物館參觀
2月20日,記者從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獲悉,到2012年底,我市各類博物館總量達到68家。全年推出展覽230個,接待觀眾近1500萬人次。
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我市有巫山博物館、云陽博物館、盧作孚陳列館、劉伯承六店子舊居紀念館、楊滄白舊居陳列館建成開館。其中,巫山博物館主打“巫山人”,云陽博物館主打“移民”,各家博物館各有特色。在全市68家博物館中,有民辦10家,國有48家,其余為行業(yè)博物館。
此外,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也于2012年成功創(chuàng)建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繼三峽博物館之后的第二個一級博物館。
新聞回顧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升級
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后,重慶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2012年12月27日日,華龍網(wǎng)記者從紅巖聯(lián)線獲悉,本月,整合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資源后的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接受授牌,正式升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新聞發(fā)布會上,重慶紅巖聯(lián)線發(fā)展管理中心主任厲華透露,要想創(chuàng)建國家一級博物館,需通過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多方面評比指標。其中,館藏文物數(shù)量和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影響力,為評比加分不少。
厲華表示,借助擴展文物征集渠道、加大文物征集資金投入,目前,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照片及資料總數(shù)已達10萬余件,包括202件一級文物、264件二級文物、2141件三級文物、265件(套)上級字畫,是2007年成立之初的5倍。
同時,博物館還管轄了《新華日報》總館、中共代表團舊址等42處不可移動文物。至今,各景點共計接待觀眾3000余萬人次。厲華稱,針對藏品科學研究,博物館將聯(lián)合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nèi)知名機構(gòu),開展課題研究。同時,將舉辦更多類似“重慶老照片”記憶展的學術性展覽,吸引市民參觀。
作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多黨合作傳統(tǒng)教育基地,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擁有館藏文物達24007件,增加多媒體查詢系統(tǒng)史料50余萬字,完成50多名民主黨派重點人物口述歷史工作。“本次評選,填補了全國統(tǒng)戰(zhàn)系統(tǒng)沒有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空白。”據(jù)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夏曉華透露,下一步,陳列館計劃推出網(wǎng)上陳列館,組織義工、義務講解員進社區(qū)講解文博知識,并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景區(qū)。
據(jù)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黨委委員、市文物局局長幸軍介紹,目前,全國共有3415家博物館。其中,一級博物館全國總計100家,重慶有2家,即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二級博物館全國171家,重慶有1家。三級博物館全國288家,重慶有7家。
相關閱讀
重慶川劇博物館開館了 來看二兩黃金繡的戲服
二兩黃金繡成的戲服、60年前周恩來贈送的皮大衣……位于川劇藝術中心的重慶川劇博物館日前對外免費開放,觀眾可一覽川劇發(fā)展的前世今生。
二兩黃金繡成一件戲服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博物館分為《藝苑奇葩》、《巴蜀沃土》、《川劇英華》、《巴渝風韻》4個展區(qū),共展出圖片500余張,實物近1000件。
展館大廳設有一個金碧輝煌的明清古戲臺,戲臺為異地復建的文物,所有部件均為原件,戲臺上的木雕被重新描上了金漆,金光閃爍,展現(xiàn)了戲臺當年的繁華與榮耀。
令人驚嘆的是,館內(nèi)還陳列了17件川劇戲服。其中有一件重達七八斤的黑蟒尤為惹眼。它以黑色絲綢為底,結(jié)合蜀繡和蘇繡工藝,用純金線在袍子上繡成五爪金龍等圖案,看起來厚重典雅,氣場十足。
在川劇里,黑蟒為朝廷大臣所穿服飾。這件黑蟒為市川劇院的“傳家寶”,于上世紀50年代初繡制而成,所用黃金共計二兩。近60年來,一代代的川劇名家,穿著它粉墨登場,為觀眾們帶來一出出經(jīng)典戲曲。
60年前的皮大衣
“館內(nèi)展出的近1000件實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川劇愛好者捐贈的。其中包括一件珍貴的皮大衣。”市川劇院副院長黃猛介紹。
1952年,時任市川劇院院長、著名川劇藝術家周慕蓮帶領演員走進北京中南海,演出川劇經(jīng)典折子戲《喬老爺奇遇》。當時,北京天氣寒冷,周慕蓮穿得單薄,手臉凍得通紅。演出結(jié)束后,周恩來讓秘書專程給周慕蓮送來了一件黑色的皮大衣。
據(jù)黃猛介紹,博物館設計布展期間,周慕蓮的后人專程將這件珍貴的皮大衣捐贈給博物館。
博物館將會“唱”川戲
據(jù)了解,為了讓觀眾更加真切地感受川劇的魅力,重慶川劇博物館正在增設互動設施。
據(jù)該館負責人介紹,館內(nèi)將增設一塊巨大的觸摸屏,只要點擊其上的劇目名稱,上百出由著名川劇藝術家們演唱的經(jīng)典戲曲將通過音響設備唱響。
博物館展廳后方還將增設互動區(qū),搭建一個巨大的老戲臺。屆時,觀眾們可以走上戲臺,過把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