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收藏新視野-當代文人藝術賞析”沙龍在滬舉行

來源:99藝術網(wǎng)上海站 作者:張長收 2012-09-08

香港天成國際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部門主管李美玲(左)和藝術家葉放(右)

2012年9月8日(99藝術網(wǎng)上海站 張長收)下午3點,由香港天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99藝術網(wǎng)共同主辦的“藝術收藏新視野-當代文人藝術賞析”沙龍在上海富豪環(huán)球東亞酒店二樓綠寶石宴會廳舉行。香港天成國際邀請了中國園林專家、文人生活的實踐者、藝術家葉放前來演講,天成國際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部門主管李美玲任主持人。

2012年天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秋季專拍將承接首拍的主題,續(xù)以《當代文人》為題,以茶會的方式,與藝術愛好者及潛力藏家交流,介紹天成國際主推的藝術收藏方向《當代文人》講座內(nèi)容以深入淺出,貼進生活化的方式,由主持人與邀請講者對談,在輕松的氣氛下,引領參加來賓享受一場秋天的藝術饗宴。

此次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有以下幾個方面:東方審美VS西方審美、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走向、何為當代文人、文人品味的生活與實踐以及如何收藏當代文人藝術。

水墨畫的斷層

在“東方審美VS西方審美”這一環(huán)節(jié),葉放談到了水墨畫的斷層。他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在20世紀以來,中國繪畫經(jīng)歷了激烈的分化與變革,因循傳統(tǒng)、恪守古法的畫風雖然仍在延續(xù),但已失去活力;第二,西畫的東漸,油畫、水彩、水粉畫的發(fā)展,也使中國繪畫的因循守舊之風更為頹廢;第三,在國內(nèi)經(jīng)濟起飛的帶動下,當代藝術市場鵬程萬里,但中國繪畫市場止于古代及近現(xiàn)代畫作,出現(xiàn)斷層。

回歸傳統(tǒng)

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走向”環(huán)節(jié),主持人李美玲舉了幾個例子,像由呂澎策劃的2011成都雙年展-溪山清遠、2011年由瑞士盧塞恩美術館舉辦的希克收藏展“山水-寂靜之詩”、2012年巴黎居美美術館舉辦的“石境·中國藝術之微妙玄通”展以及倫敦大英博物館于今年舉辦的“現(xiàn)代中國水墨”展等等,都融入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特質(zhì),回歸傳統(tǒng),再現(xiàn)當代文人的風貌。

“藝術收藏新視野-當代文人藝術賞析”沙龍現(xiàn)場

何謂當代文人

何謂文人?宋朝黃庭堅曾言:士大夫處世可百為,唯不可俗,俗則無藥可醫(yī)。但文人做的畫不一定是文人畫,畫中文人氣質(zhì)才是標準。那么何謂當代文人呢?葉放認為當代文人是:以東方文化精神和現(xiàn)今生活接軌,反映著當代情境并演繹著自我的思想行為,最終能以獨特方式流暢傳遞出個人的美學和世界觀者。

什么又是當代文人藝術呢?葉放認為有三個特點:具有不同于西洋藝術觀點的東方思維;完美融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精神;能去除時代性的流行好惡,具有跨時空的共感價值。當代文人不僅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用藝術美化生活,以品味陶冶心靈,以開闊胸懷理解世界變化,以堅定信心肯定自身文化,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當代文人。

藝術家葉放簡介

葉放出生在一座占地一畝左右的蘇州園林,叫畢園。葉放的母親姓畢,上溯九代,祖上曾是乾隆年間的狀元畢沅。葉放的曾祖父做過定海知府,后來建造了畢園。到了上世紀70年代“文革”期間,葉放生活的“畢園”被人占據(jù)。從此,建造一座屬于自己的花園就一直存于葉放心中。

2001年,他和五個朋友合伙以200萬元買下了蘇州十全街南石皮弄4號的一排聯(lián)體別墅。再把五家的院墻打通,成為了一個獨立的500平方米左右的大空間,造園子的事情就完全由葉放操辦。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精致小園林,有山有水,有花有樹,有鳥有魚,有臺有橋,一切蘇州園林該有的內(nèi)容這里都有。葉放說,他精挑細選了700多噸石頭、30多種古樹名木,耗資200萬元。200多平方米的水面遍植50多種花木,甚至有幾棵七八百年的檜柏,還有兩位園丁專職打理?! ?/p>

葉放的作品畫的是亭臺樓閣的園林,他說,常常覺得自己就是筆下園子里的一個員外,自己在書房里讀書或者畫畫,剛好這時候,兩個丫環(huán)打打鬧鬧地從書房外面的假山邊經(jīng)過……“南石皮記”更包含了他心目中中國文人的生活方式。那些園林只是景觀,而葉放的“南石皮記”卻在現(xiàn)代社會實現(xiàn)了“天人合一”。

 

 

天成國際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部門主管李美玲(左一)為嘉賓講解展覽作品

香港天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展覽作品


【編輯:張長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