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楊佴旻:名古屋的《養(yǎng)老天命反轉地》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作者:楊佴旻 2012-08-13

從位于日本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名古屋,往西北驅車近一小時,來到了我們要介紹的《養(yǎng)老天命反轉地》(轉運之地)?!娥B(yǎng)老天命反轉地》是“養(yǎng)老公園”的一部分,“養(yǎng)老公園”因位于養(yǎng)老縣境內而得名。公園的最上端是一條瀑布,傳說中這條瀑布里流淌的是酒,從前,一個孝子為了盡量滿足他父親的唯一樂趣——喝酒,就憑命的工作。神為他所感動,就把那條瀑布變成了美酒。如今,孝道已不在時髦,來這個公園的游客也大不如以前。為了不使這里的旅游業(yè)下降,當地政府投資約合一億人民幣設立了這個新景點。

 

這里是個公園,但在人員建制上卻和美術館相同。與其說它是公園,倒不如說它是一件實驗性的藝術品更為貼切。它建在一片大的凹型上面,面積有一個棒球場那么大。這里沒有一塊平地,沒有一條線是和水平面垂直的??梢孕凶叩牟糠侄际怯懈魃ㄖ牧箱伋桑刂湍馨涯銕雽θ说母泄僭斐商魬?zhàn)的結構中。在這里,走在每一個地段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去的當天,氣溫是三十二度,地面溫度應該在五十度以上,我看到有些年長的人,赤腳走在在他們看來是很危險的地段,“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受傷已經是件很正常的事了”。這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理念之一。

 

這個作品是僑居美國的日本藝術家荒川修作和他的妻子,詩人馬德里-金斯設計的?;拇ㄓ谝痪湃瓿錾诿盼荩诹甏ッ绹八且粋€達達派藝術團體的成員。他和妻子在歐洲,美國聯(lián)合制作、展出作品,他們在西方的知名度遠高于日本本土。

 

在像迪斯尼那樣的一般娛樂設施,人們都是被動得接受著。在這里除了看到“禁止入內”的字樣,沒有任何指示性標志。進到里面就得自己考慮行動路線,怎樣欣賞被切開的電話,結構上端的床和根本就無法坐上去的沙發(fā)……??傊?,在這里,樂趣是自己發(fā)現的,人類的覺悟意識能直接得到訴諸。在這個使身體和精神都失去平衡的地方,不但使人容易迷路,如果不想受到傷害,主要的是需要打破長規(guī)的思惟?!娥B(yǎng)老天命反轉地》是件藝術品,可來這里的參觀者卻和美術館大不一樣,這里的大多數觀眾甚至都不是美術愛好者。對于這件作品他們的反應是千差萬別的,但一個共同之處是積極和真實,都能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從這一點使我們想到時下相對冷清的美術界,想到同樣也處于前衛(wèi)狀態(tài)下的前衛(wèi)藝術。

 

經營這樣的公園是極其不易的。起初,為了安全,當地政府想按慣例,在所有有危險可能的地方設立圍欄,荒川堅決反對這種作法,認為這會使他們的作品失去意義。在政府威脅不開放公園的情況下,荒川才同意在兩個極其危險的地段加設了欄桿。盡管這樣,開放當天還是有兩名參觀者摔成了骨折。不過在后來,受傷的人變的少起來,因為人們開始知道,這里不是一個一般的游樂場。在這里不需要已有的經驗,需要重新審視,重新判斷,需要新思惟下的行動。這是人自己的意識保護了自己,而不是哪些一直在增加著的,寫有各種“禁止”字樣的標示。

 

荒川曾在開園不久回來過一次,他氣憤地把很多“禁止”標志拔下來。管理人員說∶我們又立刻把它們樹起來。為了防止可能導致公園關閉的嚴重事故的發(fā)生,管理部門開始向觀眾發(fā)放有關安全的小冊子、頭盔和運動鞋。他們盡量減少“禁止”和“限制”,以使公園的原創(chuàng)精神不變。

 

《養(yǎng)老天命反轉地》超乎想想地成為了一個人類行為前所未有的實驗,站在了公共安全領域的前沿。在這以外的地區(qū),水庫、河流以及一些游覽設施的圍欄也相繼被拆除,以使風景更為自然,也給人們一個認識自己判斷力的機會。這里的建構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允許的,都是安全的!在這里人們已經不大啟用的判斷能力會得到充分的調動,在日常生活中被抑制的冒險精神也能得到盡情施展,特別是能讓“嬌生慣養(yǎng)”的現代人得到鍛煉。如果在參觀的過程中受傷,也許是個不壞的經歷。

 

“在一個安全的社會里,人們顯然對過份的安全感到不瞞”。  這正如喬治-奧威爾所說的那樣。

 

這個景觀改變著人們一貫的對于安全和責任的態(tài)度,也改變著行政當局的一貫思維。在一般的游樂設施中,即便是存在著極小的不安全因素,觀眾也是被禁止入內的。在日本人的行為準則里∶個人不能反對自己所屬的集團。如果把事情都交給領導決定,他們選擇的可能不是最佳的方案,但他們的選擇一定對你無害。社會批評家小松左京說∶“在某些意義上,日本人都是快樂的孩子”。就像給孩子喂食的母親,她肯定是先把魚刺去掉才喂給孩子的。因此,對于日本,建立這樣的景點真的是創(chuàng)舉。

 

根據調查得知,對這個設施最為滿意的是少年兒童。而年長者則多不于肯定,在他們眼里這里是個奇怪的地方。成年人往往會按已有的概念,像普通娛樂設施那樣,需要說明圖和指示標志。他們想按照別人給安排好的線路去參觀,按別人的意圖去做看起來是自己的事情。因此在他們眼里這里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不清楚的,甚至是混亂的;兒童們卻是自由的,他們沒有那樣多的成規(guī)及期世俗觀念,他們是隨遇的。設計者是否有意于在觀賞“風景”的同時使人們重回童年,從中發(fā)現和啟動新的世界觀。這里的實驗證明,兒童思維下的行動是最接近人的本真的。

 

當然我們也知道,推翻“常識”或“既成概念”又是多么的困難。 

 

 

 


【編輯:李洪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