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Hello? I forgot my mantra”群展近日開幕

來源:artspy 作者:陳穎編譯 2012-03-21

Installation View

 

“Hello? I forgot my mantra”群展近日在Clifton Benevento畫廊開幕,參展藝術(shù)家包括保羅-科恩(Paul Cowan)、亞歷山德拉(Aleksandra Domanovic)、Mélodie Mousset、尼娜-貝爾(Nina Beier)以及瑪麗-隆德(Marie Lund)。

 

在作品“快感缺乏(Anhedonia)”(2007)中,亞歷山德拉(Aleksandra Domanovic)將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7)的音軌添加到來自蓋蒂圖片社的庫存影片中。取代影片的圖像在概念上可以被理解為是對伍迪-艾倫的電影《出了什么事,老虎百合?(What’s Up Tiger Lily?)》(1966)的逆轉(zhuǎn)——在這部喜劇電影中,伍迪-艾倫為谷口千吉拍攝于1965年的電影重新進行了剪輯配音。以電影的原始音軌為腳本或是指導(dǎo),亞歷山德拉(Aleksandra Domanovic)用一個視覺信息層交換了另一個以產(chǎn)生一種在實際的、諷刺的以及愚鈍的事物之間搖擺不定的原創(chuàng)對象。作品的名字“快感缺乏(Anhedonia)”實際上是一種無法從通常能讓人感到愉快的行為(例如吃東西,運動等)中獲得滿足感的心理狀態(tài)。

 

保羅-科恩(Paul Cowan)展出的單色與印花畫作上被穿上了真實的魚鉤。這些作品連接并且濃縮了綜合或者說是具有破壞性的、極簡和抽象的繪畫特性,對閑暇和虛度光陰的問題進行了思考。通過對勺形誘餌——這種誘餌模仿了小魚在水面上游動或是受傷了的樣子,以此來誘捕其它的魚——以及傳統(tǒng)的誘餌的使用,保羅-科恩(Paul Cowan)同時展示了被動和主動的釣魚風(fēng)格,暗示了潛在的一種引人注目的敘述結(jié)構(gòu)。

 

Mélodie Mousset用兩個由毯子形成的人體形態(tài)描繪了一種瑜伽的姿勢。這件雕塑起初是受洛杉磯MOCA委托創(chuàng)作的,它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處理了障礙與無憂無慮之間的張力、及藝術(shù)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區(qū)別。當我們仔細觀看這件作品時,會發(fā)現(xiàn)其具備一種紡織的塊體設(shè)計感,這類似于建筑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在恩尼斯住宅中用到的浮雕裝飾,藝術(shù)家通過這種方式額外在作品中增添了雕塑與裝飾品之間的聯(lián)系。

 

尼娜-貝爾(Nina Beier)與瑪麗-隆德(Marie Lund)在共同創(chuàng)造的作品“42”中討論了關(guān)于機遇和原創(chuàng)者的問題。這件作品由14個骰子組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藝術(shù)家不斷地投擲它們直到點數(shù)達到42為止——當然,這是在展覽開幕前就完成的。展覽開幕之后,這個投擲骰子的過程將會重新表演一次,不過這次它不需要由藝術(shù)家來完成。這件作品復(fù)雜化了藝術(shù)家與展示者之間的創(chuàng)作過程,對行為與手工制品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了質(zhì)疑;此外,這件作品還暗示了骰子的投擲并不是一種隨意的姿態(tài)而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

Installation View

Aleksandra Domanovic, Anhedonia, 2007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Paul Cowan, Untitled, 2012

 

 


【編輯:馮漫雨】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