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川美副院長張杰:藝術也需要夜市

來源:華龍網(wǎng) 2011-08-17

川美副院長張杰

 

在川美集市,學生給市民現(xiàn)場作畫。

 

夜市只關乎吃喝玩樂?只是廉價商品、大排檔、小吃的聚集地?藝術和夜市是絕緣的?

 

連日來,關于夜市經(jīng)濟大討論的系列報道不僅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也引起了本地藝術家的熱議。昨日,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杰接受重慶某媒體專訪時表示,夜市是藝術家與大眾交流的一個平臺,不僅市民需要夜市,藝術家也需要夜市。

 

藝術提高夜市品質

 

充滿市井氣息的集市,其實在川美早就悄悄搞了起來。

 

張杰介紹,作為學生作品交流交易的跳蚤市場活動已經(jīng)在川美搞了七八年,讓學生作品向社會開放的“開放的6月———四川美術學院校區(qū)藝術游”已經(jīng)搞了6年。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將藝術作品進行展出售賣,市民可以隨意參觀和選購。在一展一賣中,川美不再是與世隔絕的象牙塔,而藝術也不是藝術家的自娛自樂。

 

現(xiàn)在的藝術品已經(jīng)產品化、物質化,在張杰看來,藝術只有與大眾接觸、讓大眾接受,才有生命力。

 

如何讓藝術與大眾接觸,就需要從小的地方做起。夜市等形態(tài)的集市就是最好的方式,夜市最能體現(xiàn)一個城市的內在思想、自身文化,同時藝術的注入也能提升夜市品質。

 

藝術和夜市能融洽

 

藝術融入夜市,對于習慣了在夜市上選購便宜貨、品嘗美味小吃的重慶市民來說,是不是有點難以想象?

 

張杰說,其實藝術品、藝術家進入夜市,在國外和國內某些城市非常普遍,也是非常融洽的。他在山東濟南大學城做交流時發(fā)現(xiàn),那里有專門的夜市,供學生把作品拿出來展示售賣。

 

在國外,巴黎、紐約等地都有供藝術家作畫的集市。張杰就曾在巴黎著名的蒙馬特高地,付錢請當?shù)禺嫀熃o自己畫了一幅肖像。“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藝術家通過這種方式維持了生計,市民則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選址應在繁華地段

 

“我希望有一個固定、規(guī)范的夜市,可以讓美院學生與市民接觸。”張杰說,現(xiàn)在川美學生的作品都可以找到與夜市的結合點,如服裝設計系做的衣服,雕塑系燒制的陶器、瓷器,設計藝術學院的各種創(chuàng)意商品,油畫系的寫生肖像,這樣不僅豐富了夜市的內容,也可以讓一些貧困學生賺取學費。

 

張杰說,如果是以吃為主的夜市可以開在稍微僻靜的街道,而貿易類的夜市則一定要選在人流量大、夠繁華的廣場或步行街,藝術就需要通過這種細微的交流來接觸大眾、影響大眾。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