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近7個月的精心準備,昨天上午,由故宮博物院、揚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揚州博物館承辦的“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正式亮相,給廣大市民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也是為大運河申遺成功送來一份厚禮。
據(jù)揚州博物館初步統(tǒng)計,昨天參觀人數(shù)達5200人次。
展廳布置有特色
中庭自然過渡,銜接兩個展廳
“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匯集了來自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揚州市唐城遺址博物館、揚州市文物商店和邗江文管會的文物精品120件(套)。因為展品豐富,揚州博物館首次使用兩個展廳舉辦同一個展覽。其中,古代藝術(shù)廳展出玉器、雜件和瓷器,書畫廳里展出書畫作品,展線呈“回”字形,既保證了展出效果,又滿足了不同類型文物的展出要求。
記者在揚州博物館二樓中庭看見,這里也有了變化。對此,揚州博物館負責(zé)人徐忠文解釋道:“因為這次展覽在兩個展廳同時進行,線路非常通暢,自由度也很大,所以在兩個展廳的過渡空間,我們還用大型宣傳背景墻以及吊幔等設(shè)計來銜接,使兩個展廳渾然一體。在這個空間內(nèi),游客也可以在這里休閑輕松片刻,再走進展廳繼續(xù)參觀。”
由于這是故宮博物院文物首次大規(guī)模來揚州集中辦展,為保證展覽工作的順利開展,據(jù)徐忠文透露:“除了布置揚州博物館安保力量外,我們還專門聘請了專業(yè)安保公司全程參與文物的包裝和押運工作,確保所有文物安全抵達揚州。故宮博物院也特意安排文物專家來到揚州參與指導(dǎo)布展工作。”
據(jù)悉,配合該展覽的展覽圖錄編輯出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將圖文并茂地解讀一件件珍貴文物。
市民游客紛紛點贊
故宮文物大氣,揚州文物精巧
昨天上午9時許,揚州博物館停車場已經(jīng)停滿了車輛,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正在該館二樓焦急等待“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的正式亮相。
上午10點半,隨著展廳大門的打開,游客們紛紛走進展廳。“非常精致,揚州畫派的書畫作品也各具特色。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全唐詩》,反映了清代揚州地區(qū)高超的雕印水平。”15歲的余浩就和同學(xué)結(jié)伴來參觀。在展柜前駐足欣賞之余,他還不時拿出單反相機,用鏡頭記錄下這些精美的文物,準備回家后與親友分享。
最近本報有關(guān)“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的報道,吊足了工藝美術(shù)大師方學(xué)斌的胃口。昨天一早,他特意從江都趕到揚州博物館。“我們干工藝美術(shù)這一行的,更是多需要走出去看看。現(xiàn)在不用去北京,在揚州就能看見來自故宮的文物,欣賞這些珍貴文物,可以借鑒古人的精湛技藝,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工藝水平。”
來自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更是對這一展覽紛紛點贊。南京的劉先生就認為:“這些文物各具特色、巧奪天工。相比而言,故宮的文物更為大氣,揚州的文物更為精致,能夠在揚州欣賞到這么多珍貴文物,真是不虛此行!”
每件展品都值得一看
南北兩件龍鳳紋瓷器組合亮相
這次展覽品類豐富、器型多樣、特色鮮明,既有精雕細琢的玲瓏玉器、造型精美的瓷珍雅玩、匠心獨具的賞玩雜件,還有聞名遐邇的“揚州八怪”書畫真跡。無論是揚州的文物專家還是故宮的文物專家,都認為這次展品每一件都值得一看。
兩件龍鳳紋瓷器組合亮相,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其中,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藏清雍正·青花龍鳳紋梅瓶胎質(zhì)白潔細膩,釉質(zhì)晶瑩,釉色均勻,通體以青花彩繪,發(fā)色濃艷,頸部繪蕉葉紋,肩部圍以連續(xù)如意紋,頸肩間飾卷草紋,腹部主題紋飾一面為行龍、一面為立鳳,寓意“龍鳳呈祥”,周圍則填繪花卉紋,脛足四周繪“壽山福海”紋飾帶。專家認為,此瓶器形碩大、工藝精湛,十分罕見。
一旁陳列的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斗彩龍鳳紋折沿盤,也十分引人注目。專家表示,雍正斗彩無論在器物造型設(shè)計,還是紋樣繪畫布局,乃至色彩渲染的配合上,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傳統(tǒng)斗彩中加入了粉彩,使色彩顯得更加亮麗柔和,突破了明代斗平涂彩料的局限,使紋樣富有立體感。而且,這件器物形制較大,形體規(guī)整,紋樣的繪畫繁復(fù),構(gòu)圖滿密,所繪紋樣具有“龍鳳呈祥” 、“壽山福海”之吉祥寓意。徐忠文認為,將這些文物組合亮相,也能達到相映成趣的觀賞效果。
截至昨天傍晚,據(jù)揚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初步統(tǒng)計,“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開展首日,共吸引游客近5200人次。
【兩點提醒】
提醒1
把上午和周末讓給游客
“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雖然檔次很高,但因為這120件(套)文物陳列在兩個展廳,無形之中分流了游客,因此不需要預(yù)約也不需要現(xiàn)場領(lǐng)票,可直接進入展廳參觀。但如果展廳人數(shù)影響到參觀效果,安保人員會適時控制現(xiàn)場人流量。
昨天眾多男女老少前來參觀,展廳里全是人,考慮到文物的安全以及參觀效果,揚州博物館相關(guān)負責(zé)人通過本報吁請本地市民錯時參觀。“每天上午和周末是外地游客參觀的高峰,建議廣大市民不妨在周二至周五的下午來參觀,可以獲得更好的參觀效果。而且,這次展覽展期有三個月,市民隨時可以參觀,慢慢欣賞品味。”
提醒2
書畫“嬌弱”請別拍照
昨天記者在現(xiàn)場看見,很多游客都帶著相機或手機給文物拍照。對此,揚州博物館相關(guān)負責(zé)人表示,文物對溫濕度和光線的要求很高,布展前他們就特意調(diào)整了展廳的溫濕度和燈光。因此,如果游客想拍攝文物,請不要使用閃光燈。
另外,相對于玉器、陶瓷器和雜件來說,書畫顯得格外“嬌弱”,尤其對光線非常“敏感”。因此,揚州博物館相關(guān)負責(zé)人希望通過本報提醒廣大游客,參觀書畫精品時,請不要拍照,否則這些古代的書畫精品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