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專訪Inhotim策展人Rodrigo Moura

來源:雅昌藝術網(wǎng) 作者:邰蜜子 2012-08-22

導語:由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與紐約獨立策展人國際(ICI)聯(lián)合主辦的“未來的美術館:策展與機構”國際青年策展人工作坊北京精訓項目剛剛落下帷幕,這是國內(nèi)首次開展的策展精訓,它為策展人提供提升策展思維的機遇并與行業(yè)領域內(nèi)專業(yè)人士對接。課程組織由UCCA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藝術管理學系共同完成,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將提供中國大陸公民獎學金贊助。項目期間將通過日程集中的研討會、實地參觀、單獨會談與圓桌討論,來探索歷史性的先例、新的典范以及新興策展實踐對藝術基礎設施的影響。巴西Inhotim的策展人Rodrigo Moura作為這次課程的講師,與來自全球14位年輕策展人就全球策展人問題展開了激烈且精彩的討論。雅昌藝術網(wǎng)為此特地采訪了Rodrigo Moura,了解到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家藝術機構的Inhotim,并且探討了“策展與機構”的相關問題。

 

一·世界上最特別最美的當代藝術機構Inhotim

 

   Inhotim

 

  Inhotim

 

 

巴西是世界上經(jīng)濟增長最快的“發(fā)展中國家”之一。事實上,巴西目前被看作是一個“新興工業(yè)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簡稱NIC)”,這一術語通常被用來描述那些介于“發(fā)展中”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國家。當前,巴西正在籌備兩大重要的全球體育盛會:2014年的世界杯以及2016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介于此,巴西的全球投資必然會有所上漲,以保證全方位地實現(xiàn)一個豐富、健康的藝術和文化環(huán)境。

  

近幾年來,巴西國內(nèi)的博物館與展覽館等公共基礎設施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其中表現(xiàn)最突出的要屬圣保羅藝術博物館(Sao Paulo Museum of Art),它創(chuàng)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展覽項目,主要展出當代藝術及電影,最近正在展出的是天才電影導演Wim Wenders的攝影作品。由Oscar Niemeyer設計的尼泰羅伊當代藝術博物館(Niterói Contemporary Art Museum)也享有很高的聲望。受宇宙飛船啟發(fā)設計的外觀使得該博物館成為了尼泰羅伊一處奇特的地標。此外,圣保羅雙年展也是巴西藝術界里值得夸耀的一點,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雙年展之一。和這些藝術機構相比較,新興的Inhotim顯得更為特殊。它不同于任何一家藝術機構,顯得格外耀眼。

  

“這是一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自2006年對公眾開放以來,Inhotim藝術中心很快就成為巴西當代藝術愛好者的標志性去處。那里收藏了切爾多·梅雷萊斯(Cildo Meireles)、滕伽(Tunga)、海利奧·奧提西卡(Hélio Oiticica)、克里斯·伯頓(Chris Burden)、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丹·格拉海姆(Dan Graham)、多麗絲·塞爾薩多(Doris Salcedo)等人的作品。它距離米納斯吉拉斯州首府貝洛奧里藏特市60公里,被分成多個畫廊區(qū)域,圍繞繁茂熱帶園林內(nèi)的湖泊分布。其中部分由Roberto Burle Marx設計。

  

二·巴西Inhotim策展人:Rodrigo Moura

 

   Rodrigo Moura于北京尤倫斯

 

  圖為:Rodrigo Moura (策展人、編輯和藝評人。自2004年起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的Inhotim當代藝術中心任策展人,在職期間收集了大量杰出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阿圖爾-巴里奧、埃內(nèi)斯托-內(nèi)圖、Iran do Espirito Santo 、豪爾赫-馬克、馬瑞普和維克多-格里波等。他還為Inhotim擴充了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收藏,包括亞歷山大-達-昆哈、Allora&Calzadilla 藝術小組、勞拉-利馬和Marcellvs L等。2001年至2003年他在巴西貝洛奧里藏特 的潘普拉美術館任助理策展人,后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任該館策展人,并策劃了達米安-奧提加、埃內(nèi)斯托-內(nèi)圖、勒娜特-盧卡斯、Jose Bento和費爾南達-戈麥斯等藝術家的個展。此外,他還長期為巴西的藝術和文化報紙撰寫藝術評論,并在國際性的藝術出版物上發(fā)表文章。)

  

三·專訪RodrigoMoura

  

當代藝術的大花園魅力無限的Inhotim

 

Rodrigo,您好,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Inhotim么?

  

Rodrigo Moura:Inhotim對藝術的展示方式是獨一無二的,他不同于蓬皮杜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不同于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亦不同于美國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你能想象么,它非常大。這種大型的空間體驗是非常不同于別的任何一家藝術機構的。Inhotim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座令人驚艷的植物園。這是巴斯與景觀設計師羅伯托·博爾樂·馬克思一起合作的成果。那里的很多罕見的植物多樣性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群之一,面積達600公頃的自然保護區(qū)不僅是諸多稀有熱帶生物的棲息地,亦是大西洋森林生物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巴斯開始在Inhotim修建畫廊以安置其越來越可觀的藝術收藏。2006年,Inhotim文化研究所正式向公眾開放,這里已經(jīng)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也迅速成為南美洲最受歡迎的藝術景點之一,今年的游客數(shù)更是已達20萬人次。你知道,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普通人來到這里,都會感受到那種自然和藝術融為一體的感覺。我們也試圖構建一種文化經(jīng)驗的朝圣地,當我們走在綠樹和湖邊的時候,在這片植物王國中穿梭于不同的展館中的時候,你就像來到了一個當代藝術的“麥加圣地”。路邊的雕塑很自然的讓你覺得藝術的經(jīng)驗是有意的融入自然景觀之中。Inhotim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姆磦鹘y(tǒng)的博物館,我們不希望它是一個正方形的盒子,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盒子。永恒的盒子。有人說我們是一個操場一樣的地方,我們并不介意,我們希望為那些想嘗試宏大規(guī)模的藝術家提供這個操場。我們真的很榮幸工作在這個大森林里,在這個相當大的面積里面,我們可以邀請藝術家來和我們漫步,四周群山環(huán)抱,森林湖泊。如果在英國,這可能就是泰特美術館和英國國家植物園的一個完美結合。有時候,Inhotim不止是為藝術家和觀者提供展示的場所,作為景觀,它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藝術品。20多家畫廊和23個主要的獨立的露天的永恒的作品,在隱藏的和起伏的森林和土地上,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真的是很難講明白這種展覽體驗的奇妙。

  

在Inhotim 我們不擔心失去 更注重創(chuàng)造

  

那你們怎么支撐這么宏大的一個植物園式的博物館群呢?

  

Rodrigo Moura:Inhotim的資金主要是巴斯先生作為創(chuàng)辦人投資占70%左右,其余部分來自贊助商,還有Inhotim里面的餐館,酒店及這個“當代藝術的迪士尼”的服務費。這些東西也是支撐Inhotim自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很重要的一些方面。那當然會有風險的增長,但是我們也會仔細考慮這點,我們會認真選擇藝術家,藝術家本身可以來幫助我們,我們不是要去擔心失去什么,我們更應該去看我們創(chuàng)造了什么。關于美的支付,我們很愿意去長期為之努力。

 

    Inhotim

  

在Inhotim我們希望展覽成為某些永恒的存在

 

的確是非常特別。那么你們怎樣挑選藝術家來合作呢?能談談你們的運營模式么?

  

Rodrigo Moura:我們運營起來也和別的機構非常不同。比如我作為策展人,我們有足夠大的空間,我們會邀請藝術家來這里進行創(chuàng)作,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過程我都會參與,我可以完整的了解那個語境和他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的文本,在這之間我們還會不斷的交流。這可能是我們第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直接邀請藝術家過來創(chuàng)作。其次就是我們有那種長期的收藏的模式,巴斯本來構建Inhotim就是希望它可以成為一種“永恒的存在”。所以我們的展覽和收藏也很不一樣,我們雖然不斷要求藝術家探索去盡可能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但是我們也會嚴謹?shù)娜ミx擇一些具有永恒性的東西,我們在一些展館里面做這樣的東西,有永恒性,我們珍惜這種永恒性。我們不是很經(jīng)常的換展。這也許是最大的不同。因為我們一直在嘗試如何保存這種當代的敏感性,思考還有時效性。但是我們不希望做一次展覽,這個展覽3個月展完了,這件事情就結束了。我們希望這個作品永恒留在這里,不僅是在展館里面,在時空中,都有一個節(jié)點。我們在這里盡可能的為藝術家提供一切可能幫助他進行創(chuàng)作的條件,我們有相對完善的贊助系統(tǒng),我們有自己的基金會,我們有足夠的錢來支撐我們經(jīng)營下去。

 

  圖為Inhotim的資料

  

我們和藝術家在Inhotim一起工作來幫助藝術家完成作品

 

那么您作為Inhotim的策展人能談談你對策展人角色的認識么?

  

Rodrigo Moura:那我作為Inhotim的策展人其實是一個團隊合作的角色更多。你知道Inhotim太大了,里面有3000多工作人員,20多個畫廊一樣的展館,我們策展人一起基本是合作的團隊工作。對于我來說,其實在Inhotim這種大型露天的當代收藏地工作和一般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博物館做策展人好像不是說特別不一樣。因為這就像是在世界范圍內(nèi)比較策展人的不同,我認為其實相似性總是大于差異性的。而且,在這里我們說話往往很奏效,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那種收藏的模式。并且總是管用。那我作為策展人更多的就是去保證藝術家可以去創(chuàng)作,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和想法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策展人,尤其我們的團隊建立起了這種觀點,我們和藝術家合作的時候總是會盡可能讓他們?nèi)プ鏊麄兿胱龅臇|西?;蛘呶覀円黄鸸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收藏會選擇我們喜歡的作品。

  

我覺得全世界的策展人共性大于差異性

 

那么您覺得中國策展人和巴西策展人的差異性在哪里?

  

Rodrigo Moura: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我對中國當代藝術不是很了解。我知道艾未未。很有意思的,很智慧的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家。我很希望Inhotim以后和中國當代的藝術家合作,并且歡迎他們來我們這里創(chuàng)作和交流。作為策展人,我其實覺得他們之間的共性是大于差異性的。如果一定要比較的話,那我覺得和他自身的文化語境還有知識系統(tǒng)還是有關系的。所以,我更覺得他們可以多些交流。

 

謝謝。

 


【編輯:李洪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