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情人節(jié)百態(tài):看藝術(shù)家如何表達“I DO”

來源:澎湃新聞 2016-02-15

1939年,墨西哥女性藝術(shù)家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致尼古拉斯·莫瑞(Nickolas Muray)

“我清楚地看見春天在空中跳躍,我能聽到你的笑——孩子一般的大笑”,卡羅在信中寫道。但她隨后與墨西哥藝術(shù)家迭戈·里維拉成婚并蜚聲國內(nèi)外。莫瑞,時尚的匈牙利籍美國人,曾是一位有天賦的知名攝影師,1939年莫瑞為卡羅在紐約拍攝的《白椅子上的弗里達》(Frida on White Bench),后成為《Vogue雜志》最著名的封面照片之一。

所有信件評述,來自《因為愛:藝術(shù)家的書信及圖說》,Harper Design出版。

圖片:尼古拉斯·莫瑞,1911-1978 / 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96年,美國陶瓷藝術(shù)雕塑家帕蒂·瓦倫希娜(Patti Warashina)致羅伯特·斯佩里(Robert Sperry)

“鮑勃,每當想起你,我便感到頭腦眩暈!”在這封情書的末尾,有這樣一行手寫。瓦倫希娜是一位奇思妙想的陶瓷雕塑家,常常給丈夫寄送有趣的手寫卡片。在這封1966年的情書中,瓦倫希娜像一個旋轉(zhuǎn)風車,每轉(zhuǎn)一次都充滿愛意地舔舐丈夫Bob的臉頰。

圖片: 羅伯特·斯佩里,1951-2002 / 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29年,美國畫家羅克韋爾·肯特(Rockwell Kent) 致弗朗西斯·肯特(Frances Kent)

羅克韋爾·肯特比大多數(shù)男人以及他們的妻子加在一起的職業(yè)還多。他是一位畫家、版畫復制家、插畫家、作家、講師、探險者、政治活躍分子以及奶農(nóng)。1926年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弗朗西斯。她當時離異不久,金發(fā),藍眼,比羅克韋爾年輕18歲,為抱得美人,他向她發(fā)起情書攻勢。

圖片: 羅克韋爾·肯特,約1840-1993/ 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56年,美國女畫家莉·克拉斯納(Lee Krasner)致杰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我想念你,希望你與我同懷此心。”同為藝術(shù)家的杰克遜·波洛克的妻子寫道。1956年的夏天,隨著他們的婚姻觸礁,克拉斯納離開前往歐洲。在巴黎她寫道:“如果能收到你的字條,那就太棒了……在這里畫的畫難以置信太糟糕了(你怎么樣,杰克遜?)”三星期后,波洛克在一場車禍中喪生。

圖片: 杰克遜·波洛克及莉·克拉斯納,約1905-1984/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43年,我愛BUBBY女士

“我愛母親Hubby,她有高高的乳房,像兩艘軟式小型飛船,在空中飄浮。”畫家沃爾多·皮爾斯(Waldo Peirce)身材頎長,留著胡子,他的水彩畫里透出畫家對趣事和冒險的興趣。他寫給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婦女軍隊輔助軍團當團長的薩利·戴維斯(Sally Davis)的含有成人內(nèi)容的信件,與他當時正為兒童書所繪的插畫內(nèi)容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圖片: 沃爾多·皮爾斯的書信,1943/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20年,阿爾貝托·巴爾加斯(Alberto Vargas)致安娜·梅·克利夫特(Anna Mae Clift)

1920年,出生于秘魯?shù)陌栘愅?middot;巴爾加斯以其為1940年代男性雜志《老爺》(Esquire)以及后來的《花花公子》創(chuàng)作的水彩及噴槍繪制的封面女郎而聞名。1920年,巴爾加斯在紐約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安娜·梅·克利夫特。頭頂顯眼的紅發(fā),安娜是Greenwich Village Follies雜志的模特,巴爾加斯邀請她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擺造型。十年后,他們結(jié)為夫婦。

圖片: 阿爾貝托·巴爾加斯,1914-1981/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1984年,澤維爾·岡薩雷斯(Xavier Gonzalez)致埃塞爾·愛德華茲(Ethel Edwards)

岡薩雷斯是一位畫家、雕塑家、壁畫家和繪圖藝術(shù)家,他也教授繪畫并建立了自己的學校。1942年,他與繪畫學校的學生埃塞爾·愛德華茲成婚。他曾為她寫下上百封情書,文字中流露出支持他們共度62年漫長婚姻的愛意與幽默。

圖片: 澤維爾·岡薩雷斯,1905-1970/史密森尼博物院藏美國藝術(shù)檔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