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5號下午三點,王華祥將就“美術教育”問題舉行座談會;同時《美術教師交流計劃》將于8月2-8號在上苑藝術館舉行。
2、8月6號下午三點,臺灣著名詩人畫家羅青是應故宮邀請講座后,特別為上苑藝術館安排一次詩歌繪畫的跨界藝術交流座談。
3、8月15號下午三點,詩人、北京大學副教授—胡續(xù)冬詩歌誦讀與懇談“歸屬不明感”與寫作的動力裝置—座談會。
4、16號下午三點,島子主執(zhí)徐嵐的當代水墨個展開幕式。
5、22號下午三點,詩人、畫家王艾主執(zhí)關于藝術品市場的座談會。
6、29號下午三點,電影導演白補旦主執(zhí)他拍攝的電影《小腳人家》和《紅色圣境》放映會。
2、8月6號下午三點,臺灣著名詩人畫家羅青是應故宮邀請講座后,特別為上苑藝術館安排一次詩歌繪畫的跨界藝術交流座談。
3、8月15號下午三點,詩人、北京大學副教授—胡續(xù)冬詩歌誦讀與懇談“歸屬不明感”與寫作的動力裝置—座談會。
4、16號下午三點,島子主執(zhí)徐嵐的當代水墨個展開幕式。
5、22號下午三點,詩人、畫家王艾主執(zhí)關于藝術品市場的座談會。
6、29號下午三點,電影導演白補旦主執(zhí)他拍攝的電影《小腳人家》和《紅色圣境》放映會。
王華祥簡介:
1962年出生生于貴州
1995年入住上苑畫家村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副主任,副教授
1981 畢業(yè)于貴州省藝術學校
1988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現(xiàn)任教于中央美院版畫系
2000 策劃并成立"飛地藝術坊"
個人畫集和學術專著
1993 當代藝術家畫庫---王華祥,中國畫報出版社
1994 《將錯就錯》河北美術出版社
1996 《在虛無與現(xiàn)實之間》香港Schoeni畫廊
1999 《中國名家美術指導》湖南出版社
《再識大師》吉林美術出版社
主編《美術文獻》素描專集第一期、第二期
策劃99年春季翰海油畫拍賣會
策劃世紀末書系之《畫壇偶像》《色界梟雄》《女媧之靈》《水墨潮流》,珠海出版社
策劃99《將錯就錯素描營》活動
2000 策劃并成立"飛地藝術坊"
2001 策劃《再識大師》之系列叢書六本,河北美術出版社策劃飛地藝術坊系列叢書之《和靜物對話》
《木板家族》,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2 《觸摸現(xiàn)實》,河北美術出版社《飛地觀點》-素描《飛地觀點》-速寫,
嶺南美術出版社《飛地藝術坊素描》,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5 《和畢加索一樣多變》,河北美術出版社
1993 當代藝術家畫庫---王華祥,中國畫報出版社
1994 《將錯就錯》河北美術出版社
1996 《在虛無與現(xiàn)實之間》香港Schoeni畫廊
1999 《中國名家美術指導》湖南出版社
《再識大師》吉林美術出版社
主編《美術文獻》素描專集第一期、第二期
策劃99年春季翰海油畫拍賣會
策劃世紀末書系之《畫壇偶像》《色界梟雄》《女媧之靈》《水墨潮流》,珠海出版社
策劃99《將錯就錯素描營》活動
2000 策劃并成立"飛地藝術坊"
2001 策劃《再識大師》之系列叢書六本,河北美術出版社策劃飛地藝術坊系列叢書之《和靜物對話》
《木板家族》,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2 《觸摸現(xiàn)實》,河北美術出版社《飛地觀點》-素描《飛地觀點》-速寫,
嶺南美術出版社《飛地藝術坊素描》,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5 《和畢加索一樣多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6 《繪畫之道》《亂講集》,河北美術出版社
羅青簡介:本名羅青哲,湖南湘潭人,1948年出生于青島,從小隨父母移居臺灣。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畢業(yè),主修文學與藝術的比較。曾任教于臺北國立師范大學,并任中國語文中心主任,滄海美術叢書主編?,F(xiàn)任臺灣明道大學應用英語系主任和鐵梅藝術中心主任。著有詩集:《吃西瓜的六種方法》、《神州豪俠傳》、《捉賊記》、《水稻之歌》、《錄影詩學》、《少年阿田恩仇錄》、《一本火柴盒》 ;畫集:《不明飛行物來了》、《螢火蟲》、《我發(fā)明了一種藥》、《羅青畫集》、《羅青書畫三十年》、《鋼鐵山水》、《鐵網(wǎng)皴法》;文集:《七葉樹》、《羅青散文集》、《從徐志摩到余光中》、《詩的照明彈》、《詩的風向球》、《詩人之燈》、《詩人之橋》、 《詩魂貫古今──荷馬史詩研究》、《什么是后現(xiàn)代主義》、《羅青看電影》、《畫外笛聲揚:絕妙好畫之一》、《紙上清香飄:絕妙好畫之二》、《情深筆墨靈:絕妙好畫之三》。國內外舉辦畫展三十余次,畫作為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知名美術館收藏。羅青詩觀:浪花舉起漁火點亮星星。曾獲得臺灣第一屆中國現(xiàn)代詩獎,被余光中評為“新現(xiàn)代詩的起點”。近期風格傾向后現(xiàn)代。 |
胡續(xù)冬簡歷:
胡續(xù)冬簡歷
胡續(xù)冬,本名胡旭東,1974年生于重慶,后遷居至湖北十堰。1991-2002年間求學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后留校任教,現(xiàn)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寫作、詩歌翻譯和詩歌批評,著有詩集《水邊書》、《風之乳》、《愛在瘟疫蔓延時》、《你那邊幾點》、《日歷之力》及隨筆集《浮生胡言》、《去他的巴西》。曾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明天·額爾古納詩歌雙年獎,2006年入選“當代十大新銳詩人”,2008年入選西班牙安東尼奧·馬查多國際寫作計劃和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作品曾被譯為英、德、西、葡、日等多種語言。長期為《第一財經日報》、《新京報》、《中國民航》等報刊撰寫專欄,為國內知名專欄作家。曾在CETV-1和CCTV-6擔任過電視主持人。
王艾簡歷:
詩人、小說家,職業(yè)畫家。1971年11月生于浙江黃巖。少年時代學習美術,90年代初期在深圳做動畫等工作。1993年來北京,編輯過九十年代民間漢語刊物《標準》、《詩藝》等。1995年獲劉麗安詩歌獎,曾在雜志社與圖書公司做編輯工作。著有長篇小說《四腳朝天》、中短篇小說集《攝氏五十度》、詩集《輕柔的言語》,《夢的概括》,長詩《海洛因時代》、《狂歡節(jié)》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德、法、日等多種文字。現(xiàn)居北京。
導演:白補旦
紀錄片《小腳人家》
時長:114分鐘
白補旦導演用114分鐘的時間,展示了山西右玉縣下窯村,80多歲的白大女、劉部漢夫妻近一年的生活。 夫妻二人都因愛人去世,于四十年前帶著各自三個孩子結合在一起,如今,孩子們具已成家,兩位老人無人撫養(yǎng),獨自生活,八十多歲的高齡還要早起晚歸耕種。
這對老人,除了生活清苦、閉塞、無多依靠等悲哀老人的生活的共性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女主角是一個7歲纏足的小腳女人。所以跪在田間拔草、收割。小腳女子生活艱苦,小腳形態(tài)的畸形,小腳附帶的美學、文化學、性學的文化,“她們以雙足邁入歷史”,所有這一切作為即將消失的歷史文本被導演真實記錄。使影片不止于對邊緣、弱勢的關注和關懷,更成了一種文化歷史的建構。
“年輕的時候苦重,不會邁步?!卑状笈袊@伴隨一生的小腳帶來的無奈。老人蹣跚著小腳,在風雨中舉步維艱,追趕逃跑的馬匹,到小商店購買生活用品,給兒女打電話,給老伴買藥,爬陡峭的山坡。小腳畸形宛如三角,老人用這畸形的雙腳支撐著自己一點點淡下去的生命。
導演在關注被纏住的女性雙足時,同樣提出疑問,“男性被纏住了什么?”,老漢劉部漢對自己妻子的小腳人認為是“好好的一個人都成半個人了”。并借機會諷刺妻子的小腳,同樣的,與白大女情況類似的一位老太太,不停的與白討論死亡的辦法,這樣一群即將退出歷史的特殊群體,也給中國延續(xù)近千年的小腳畫了一個完結。 導演亦表示在當時拍攝時“始終提心吊膽,面對的是一個隨時可能死亡的拍攝對象?!?BR>
白補旦導演用114分鐘的時間,展示了山西右玉縣下窯村,80多歲的白大女、劉部漢夫妻近一年的生活。 夫妻二人都因愛人去世,于四十年前帶著各自三個孩子結合在一起,如今,孩子們具已成家,兩位老人無人撫養(yǎng),獨自生活,八十多歲的高齡還要早起晚歸耕種。
這對老人,除了生活清苦、閉塞、無多依靠等悲哀老人的生活的共性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女主角是一個7歲纏足的小腳女人。所以跪在田間拔草、收割。小腳女子生活艱苦,小腳形態(tài)的畸形,小腳附帶的美學、文化學、性學的文化,“她們以雙足邁入歷史”,所有這一切作為即將消失的歷史文本被導演真實記錄。使影片不止于對邊緣、弱勢的關注和關懷,更成了一種文化歷史的建構。
“年輕的時候苦重,不會邁步?!卑状笈袊@伴隨一生的小腳帶來的無奈。老人蹣跚著小腳,在風雨中舉步維艱,追趕逃跑的馬匹,到小商店購買生活用品,給兒女打電話,給老伴買藥,爬陡峭的山坡。小腳畸形宛如三角,老人用這畸形的雙腳支撐著自己一點點淡下去的生命。
導演在關注被纏住的女性雙足時,同樣提出疑問,“男性被纏住了什么?”,老漢劉部漢對自己妻子的小腳人認為是“好好的一個人都成半個人了”。并借機會諷刺妻子的小腳,同樣的,與白大女情況類似的一位老太太,不停的與白討論死亡的辦法,這樣一群即將退出歷史的特殊群體,也給中國延續(xù)近千年的小腳畫了一個完結。 導演亦表示在當時拍攝時“始終提心吊膽,面對的是一個隨時可能死亡的拍攝對象?!?BR>
獲得2006年法國真實電影節(jié)伊文斯獎,圖書館獎
白導演下一部影片將以煤礦工人及其家屬為題材,據(jù)白導昨晚透露該片將揭示中國最大的礦難,死亡人數(shù)高達684人。
白導演下一部影片將以煤礦工人及其家屬為題材,據(jù)白導昨晚透露該片將揭示中國最大的礦難,死亡人數(shù)高達684人。
【編輯: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