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唐炬:做獨屬于中國的收藏

來源:藝術國際博客 2012-11-09

唐炬——眾所周知他是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收藏的一個典型代表。出生于山東聊城的他,早年從事的是銀行美工工作,后來辭職開公司做裝修。在一次酒店裝修項目里,考慮懸掛藝術品的原作還是仿制品時,唐炬發(fā)現(xiàn)整個藝術品市場很低迷,即使是真品價格也非常低,于是他開始嘗試“跨界”,并逐漸意識到藝術收藏更接近自己的夢想。而他對藝術有一種真摯的感情,希望牢牢握住好的藝術品,越是好東西,越是愛不釋手,他開始成為一位純粹的收藏家,并一發(fā)不可收拾。

對于藝術品的選擇,唐炬有著一套清晰的收藏體系。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實力派畫家,在1980—2000年期間創(chuàng)作的典型性的重要作品是他收藏的主攻對象。他認為這一時期國內(nèi)藝術品市場還沒有形成,絕大多數(shù)畫家往往是出于對藝術理想的追求而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去的,畫面純凈而感人。今年,他不斷地買進此類精品,希望構建一個扎實豐滿、強有力的藝術品收藏系統(tǒng),直到這些藏品足夠以一個美術館館藏的陣容面向大眾,這是他的一個夢想。唐炬手中的藏品很多都是海外回流的,他經(jīng)常光顧拍賣行,對喜歡的藝術品不惜一擲千金,并且他的藏品80%來自拍賣會,同時他還經(jīng)常參觀一些展覽,嘗試尋找一些能讓他感到震撼的作品。

經(jīng)過幾年的梳理,唐炬收藏了艾軒、羅中立、何多苓趙半狄、王沂東、冷軍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精品的數(shù)量接近他初步計劃的100件,這些都將是他未來美術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炬的眾多藏品中不得不說的是趙半狄的作品《在那個早晨》,這件藏品是在保利拍賣行拍得的,在拍下這件作品的時候,還有一段小故事,唐炬在講述的時候,眼里依舊閃爍著獲得這件作品時的興奮:“這件作品的得到很有戲劇性,感覺像是上帝在幫我。”在拍賣現(xiàn)場,有不止一個實力機構和重要藏家出手競逐這件作品,著名藏家王薇女士更是志在必得,但是后來好像是電話委托溝通上出現(xiàn)了問題。當時他心中暗暗叫苦,知道不免會有一番惡戰(zhàn),并暗自提高預算。后來,經(jīng)過數(shù)輪應價到了450萬時,拍賣師手起錘落敲在他的手里。之后王薇女士通過各種方式希望獲得這件作品,均被唐炬拒絕。這件作品對唐炬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趙半狄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是當年新生代畫家最有實力的代表人物,而這件作品是他當年最有影響的成名作,這對于完善唐炬的收藏體系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唐炬覺得畫中女孩可能是畫家的初戀女朋友,女孩變成了女人,畫家表現(xiàn)的就是這個過程,畫面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床上還有一抹不易發(fā)覺的紅。“預展時這幅畫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撲面而來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在畫面前站了很久根本走不動,就是想擁有它。”他說,“這將是美術館殿堂級別的作品。”

而唐炬另一件著名的藏品——羅中立的油畫作品《年終》也有一段故事。2011年6月25日,唐炬在微博上亮出了這張自己收藏的作品,其后,在博友的一再追問下,他連發(fā)了13條微博來解釋藏品背后的一場香港官司。有理走遍天下,理虧的香港蘇富比最后撤銷訴訟,當庭和解,唐炬只按預估底價加傭金結清畫款,省下200多萬港幣。唐炬在微博中直斥香港蘇富比的言而無信,并慶幸當時自己心生“豪俠之氣”,以法律的手段維護了自己的權益,使《年終》體面還鄉(xiāng)。這一舉措為唐炬贏得了尊嚴,獲得了尊重,同時揭開了大陸買家在國際市場上維護尊嚴的序幕。

年輕藝術家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群體,唐炬的藏品中包含不少金釹、陳飛等藝術新生代力量的作品,但是他沒有太多的精力把他們獨立出來,“主要還是機會主義,碰到喜歡的就買”。他的收藏首先是看技法,這是一個畫家的支撐,脫離了這一點藝術無從談起。當然他不是唯技法主義,單純的技法是不存在的,只有藝術家有了想法,技法才會產(chǎn)生實際的存在。藝術家的才情很重要,是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藝術家更要有自己的語境、氣質(zhì)和風貌,這需要天賦與努力,對繪畫的迷戀也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在年輕人的精力被各種事情抵消了不少,藝術也越來越自由,想要達到一種高度就更難了。當然不排除有一些很執(zhí)著的年輕藝術家,他們的作品能給人以一種強大的張力,沉重而厚實的震撼,“可能上帝派他們來就是做這件事的。”

繪畫最大的魅力,在于不同的人面對它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同時獲得一種共鳴。而對于唐炬?zhèn)€人而言,當他面對一幅畫的時候,特別注重作品能否給他一種震撼的力量。“很難說得清楚,這是一種直覺、也是一種緣分在里面。”他的藏品總包含著他獨特的個人情結。

談到心中的夢想,唐炬一直在為建立一個美術館而努力,他表示要建立一個美術館,在作品的梳理上可能接近完成了,但是真要建起這個美術館來還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他給未來美術館的定位是公共開放、非營利,并希望能以基金會的形式面向大眾。美術館將不斷擴充館藏,不斷地完善,使其得到一個持續(xù)的、動態(tài)的發(fā)展,真正擁有一個美術館存在的意義。“我希望是以一個純公益性質(zhì)的公共基金的形式,等于我拋磚引玉,把基本的框架建立起來,以后有人能幫助把這個事情持續(xù)下去。”唐炬的這種舉措無疑對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有著巨大的貢獻,他個人則認為這只是一個情結,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他手里握著一批很難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從前費盡心力物力到天涯海角四處搜羅的,基本是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一個局部的縮影,可以梳理成一個系統(tǒng)并產(chǎn)生很強大的力量。這批藏品將來不單單要面向國人,唐炬還希望能夠?qū)⑵渫葡蚴澜绲奈枧_,讓那些對中國當代藝術了解得很片面的人去欣賞去了解其內(nèi)在的意義。

近幾年藝術市場從各方面來講總體還是向好的,逐步趨于穩(wěn)健發(fā)展。唐炬認為如今隨著中國的國家力量不斷加強,世界格局已有了重大的變化,反映在藝術市場上就是曾經(jīng)主導著中國“當代藝術”話語權的外部勢力日漸衰退,所以對于中國藝術市場而言,來自國外的沖擊會越來越小,中國自己的話語權越來越強、并呈現(xiàn)出逐漸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趨勢。像2008年金融危機,那就是一次對藝術很好的良性過濾的過程,中國藝術應趁此迎頭直上,與歐美爭雄。

當今中國產(chǎn)生了許多對藝術分類的概念,例如“當代”、“寫實”……也從而產(chǎn)生許多爭論,而唐炬的收藏并不看重門派的界限,他注重收藏有力量有內(nèi)涵的作品。他認為藝術需要多種面貌共存才有意義,最近也一直號召大家拋開那種狹隘的門派之爭,共同融合為一股強勁的中國力量,并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同時,大華人藝術圈內(nèi)應該留下一些屬于我們自己的真正有凝聚力的藝術品,建立一個自己的完整的系統(tǒng),確確實實地與歐美抗衡,而不是做他們的附庸。“我一直在向這個方向轉(zhuǎn)變,我們的藝術機構也是在用心地做事、思考,這是我們的力量所在??傮w趨勢很明朗,大家都在做這個事。”

除了熱衷于對藝術品的收藏,唐炬對旅行也情有獨鐘。他認為旅行是人與自然的相互親近,對于游歷者本身而言是極好的感悟過程——收長城內(nèi)外之景,養(yǎng)心中浩然之氣,無外乎也是一種心靈的洗禮。他喜歡駕駛著心愛的“小紅馬”走南闖北,登覽高山曠野,親臨海湖河江。“這段時間比較用心地收藏大自然的大美,我想趁現(xiàn)在的年紀、體能還行,實現(xiàn)想法。”他說近期的目標是走遍“四邊五極”,就是指中國的四個邊境,還有最東、最南、最西、最北、最高五個極點。接下來他將去往南方,品味文人柔情脈脈的生活,感受溫和秀麗的山水。旅行途中,唐炬總會通過微博分享他的旅途所見,希望網(wǎng)友能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旅途的樂趣。希望能提供一種生活的狀態(tài),一種生活的感受,帶動一些人親近自然,另外也是自己旅程的一種記錄。

唐炬就是這樣一個既典型又獨特的藝術收藏家,熱愛藝術、專注收藏;睿智敏感、溫文爾雅;把握機遇,見解獨到;喜愛旅行,感悟人生。而最讓人感懷且欽佩的,無疑是他致力于做獨屬于中國的收藏,讓人心生敬意。

 


【編輯:趙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