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向已故藝術家致敬: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國家館

來源:藝術眼 作者:陳穎編譯 2011-06-07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國家館代表者是已故藝術家克里斯托弗-施林格賽夫

 

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最佳國家館金獅獎由德國館獲得,它的代表者是已故藝術家克里斯托弗-施林格賽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梢哉f,該國家館是對這位藝術家獻上的敬意??死锼雇懈ピ谌ツ昊I備雙年展期間因罹患肺癌去世,享年50歲。由于在理解這位藝術家本身創(chuàng)作意圖上的困難,德國國家館的組織者決定放棄展出他未完成的最新藝術項目,而將能夠涵蓋他在影像、戲劇、電影以及非洲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的作品搬上了“舞臺”。作為對這場展覽的補充,德國國家館策展人Susanne Gaensheimer還在國家館的官網(wǎng)上,組織了一次公眾能夠參與的、虛擬的“尋物游戲”。此外,克里斯托弗的妻子及藝術家本人的長期合作伙伴Aino Laberenz還聯(lián)合編輯了一本書籍,書中記錄了克里斯托弗籌備此次雙年展國家館的理念及構思。

 

Gaensheimer在克里斯托弗去世后曾說:“當我在今年5月份邀請克里斯托弗擔任國家館表藝術家時,我解釋說我的基本概念是想找到一位和我同一時代的藝術家。這位藝術家應該以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方式在一段重要時期中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他不僅應該關注德國統(tǒng)一后20年中的藝術、社會以及政治問題,還應該在界定它們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克里斯托弗的逝世決不會影響我深信他是一個正確人選的決定。”

 

【相關資訊】

德國館獲第54界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

 

德國館大廳

 

在此次德國國家館,大廳中布置了克里斯托弗的作品“A Church of Fear vs. the Alien Within”(2008)。在這件作品中,克里斯托弗公開地描繪了他的疾病以及對生命、苦難、死亡這一循環(huán)的檢驗。這件作品運用了多屏幕電影、視頻影像以及畫報元素等。

 

在國家館右方的空間中布置著一個類似于電影院的裝置,屏幕上正在放映的是6部能夠概括這位藝術家藝術生涯的影像:“Menu Total”(1985-86)、“Egomania”(1986)、德國人三部曲“100 Jahre Adolph Hitler”(1988)、“Das deutsche Kettensagenmassaker”[The German Chainsaw Massacre, 1990]、“Terror 2000”(1991–92)以及“United Trash ”(1995-96)。在國家館展出期間,這六部作品將不斷地循環(huán)播放。

德國館大廳

 

大廳左方則展示了克里斯托弗在非洲進行的“opera village”項目。他將Operndorf Afrika構想成一個帶有影像及音樂教室、咖啡館、醫(yī)院、中央劇院以及節(jié)慶廳的學校。這一項目已完成部分的圖像記錄、與克里斯托弗委任的一位非洲電影制作人拍攝的施工場地自然風光的全景投影一起在這里展示了出來。目前,這一項目將由克里斯托弗的妻子接管。

 

克里斯托弗在2010年接受Gaensheimer的邀請后曾說:“我的事業(yè)涉及了多個領域,作為一名電影、戲劇、歌劇的導演,制作人,一個身患疾病的基督教徒,同時還是一名政治家和表演者,我對那些認為自己是被迫實踐自己藝術的藝術家很感興趣。代表國家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這項任務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代表,而是為了藝術,簡單地說就是要滿足要求——這是一項沉重的任務,但是藝術能夠給那些沉重的事物帶來光明。也許這正好就是使它變得如此積極的原因。”由于克里斯托弗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使用的是他的源語言,此次雙年展上還將首次為其添加上翻譯及說明文字,以便更廣泛的觀眾欣賞。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國家館入口處

德國館策展人Susanne Gaensheimer在國家館開館儀式上講話

 

 


【編輯:湯志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