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2011年8月27日(99藝術網(wǎng) 陳耀杰)下午四點,一個名為“罰死他 Faster——康靖個展”在北京哪里哪里藝術空間,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及講師劉禮賓,本次展覽主要展出了藝術家康靖近期創(chuàng)作的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
一灘黃泥,平整的鋪在地上,上面有一個剛才過的腳印,門外的人有的想踩上去,有的在觀望,在黃泥的旁邊有一棵用樹雕刻成的樹,靜靜的立在那里。在門的正對面有個很小的播放器在播放視頻,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各式各樣的汽車風馳電掣般的來回穿梭,顯得是那樣的急促,在這樣的公路上,一個人在奔跑,用盡全身力氣以最快的速度奔跑,他是要客汽車賽跑嗎?還是受了什么沉重打擊?他想要表現(xiàn)什么?初次看到藝術家康靖作品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罰死他”、“Faster”這本是兩個不相關的詞,但他們都有很強的指向性,“罰死他”帶有強迫性和壓迫性,甚至還有政治性,“Faster”是速度,當這兩個詞出現(xiàn)的時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車禍”、“交通事故”,看了藝術家的作品之后,他顯然表現(xiàn)的不是這個意義,藝術家想表現(xiàn)的是“速度”好像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宿命,人們都被裹挾其中,從現(xiàn)實行為到生存心態(tài),無一幸免。于是,‘慢’就成為了一份奢侈,我們也喪失了‘慢’的能力。藝術家康靖是在用一種聲嘶力竭,近乎歇斯底里的個人狀態(tài)在向我們傳達這一悲劇。
在路上,我們不停地在走,并且越走越快,不知何時,忘記了停下腳步看下身邊的風景,看下身邊的人,看下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事物。
過去的一個月里,在藝術家和策展人籌備這個展覽的過程中,中國經(jīng)歷了溫州動車事件,以及微博帶來的“同時同地”的力量和局限。所以當策展人在前言里說道“‘快’是一種病,‘更快’是病的毒瘤”的時候,我們清楚的感到藝術和批評的前瞻性和后思性。
據(jù)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到9月25號。
【編輯:陳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