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疊影-何汶玦個展

來源: 2008-09-26

策展人:馮博一
開幕酒會:2008年9月28日下午3:00
展覽時間:2008年9月28日-10月30日
展覽地點:別處空間 北京798藝術區(qū)

在中國當代藝術中,作為藝術家個人創(chuàng)作所表現(xiàn)出的經驗性存在,更多的時候常常體現(xiàn)出某種生存記憶的還原。對于有過何汶玦同樣生活經歷的這一代來說,觀看他的油畫作品,除了引起種種記憶漪漣的想象之外,還有著一種犯忌般的快感。這與他作品直接地從那時所看到的電影畫面里,抽幀、切換的他所感興趣的具體題材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而這種題材又是與他們這一代的成長經驗和記憶銜接在一起的。他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上小學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始,而青春期的騷動伴隨著的正是社會轉型中的亢奮與混亂。好奇心和玩笑都來自一種灑脫的趣味和隨意的繪畫方式,又隨著這些似乎荒誕不經的生活。舊的、刻板的價值觀在此已經轟然倒塌,欲望的密碼與沖動,甚至生理的快感也就夾雜一絲不屑與荒自然而正常的的態(tài)度。其實,電影常會泄密,故事的情節(jié)、角色、取景等等都會告訴我們導演隱秘的欲望模式。而看何汶玦的畫電影,則更能窺視出他心中欲望的一個偏執(zhí)角度。在還沒有能力把握、也沒有資格爭取的青少年時代出現(xiàn),生命的密碼多半由此而來,不斷地重復著溫暖的場景,一些溫柔的回憶。因為難以獲得的情結,所以無比完美與虛置、憂惋與惆悵。從而構成了何汶決固執(zhí)的愿望,安靜而潛隱在他藝術表達的欲望密碼之中。何汶玦電影的特殊性是由中國這個特殊的歷史文化處境所決定的。所以,他的“電影”可以作為常態(tài)的歷史書補充來看,盡管這些電影也是被人有意倡導過的,有所傾向的,但那中間總有些個人的和時代的蛛絲馬跡,它是經過個人過濾后的記憶重構。要傳達那個時代的氣氛,看這些何汶玦所畫的電影也就再恰當不過了。

編輯:霍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