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海岸:楊泳梁個展
開展時間:2024-04-12
結束時間:2024-08-11
展覽地點:昊美術館(上海)二樓
展覽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祖沖之路2277弄1號
參展藝術家:楊泳梁
主辦單位:昊美術館(上海)
HOW昊美術館很榮幸地宣布,將于4月12日在昊美術館二樓展廳推出楊泳梁個展“消失的海岸”,展覽呈現(xiàn)中國藝術家楊泳梁近五年來,包括多屏影像“夜游記”、“極夜霓虹”和最新藝術電影“消失的海岸”在內的14件作品。
本次展覽是最新作品“消失的海岸”的同名展覽,該作品標志著楊泳梁首次涉足敘事電影的制作。過往的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在長期的傳統(tǒng)繪畫學習熏陶下,將作品建立在古典山水畫之上,不斷運用現(xiàn)代數(shù)字成像技術,持續(xù)探索數(shù)字影像世界。在這段創(chuàng)作中摻雜著他對于城市建設和故鄉(xiāng)消失的復雜情感。“消失的海岸”則圍繞兩個孩子的流亡之路展開,他們離開了家鄉(xiāng),試圖通過抵達海洋,在自由和遺憾中引導平衡。這也是楊泳梁首次不再以山水和建筑為中心,而是將人物形象置于畫面中。藝術家通過攝像機,將自己與“他/她”的內心世界具象化,既是他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感觸,也映射出他們對整個社會現(xiàn)實的種種解讀。
展覽將持續(xù)到2024年8月11日。
關于藝術家
楊泳梁 b.1980
出生于上海嘉定老城
楊泳梁自幼學習中國傳統(tǒng)繪畫。2000年代初期,他從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分院畢業(yè),此后開始從事多媒體藝術創(chuàng)作。目前在紐約和上海兩地工作、生活。
楊泳梁的作品擷取無數(shù)的城市影像,通過數(shù)位合成、重構并革新了中國山水。遠看是一副氣韻生動的山水巨冊,近觀卻似走進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的縮影。他的作品常年于國內外展出,并在全世界被多個重要美術館、公共機構收藏,包括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大英博物館、巴黎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等等。
個展
2024 消失的海岸,昊美術館,中國上海
2023 隱逸的風景,Sullivan+Strumpf,新加坡
極夜霓虹,F(xiàn)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瑞典斯德哥爾摩設色山水,PARIS—B,法國巴黎
2022 設色山水,白石畫廊,臺灣臺北2021
夜游記II,F(xiàn)otografiska攝影博物館,瑞典斯德哥爾摩
設色山水,Sullivan+Strumpf,澳大利亞悉尼
設色山水,德玉堂,中國上海
2019 不朽之境,OCMAEXPAND:圣安娜第三季度,橙縣
藝術博物館,美國圣安娜
人造仙境,達尼丁公立美術館,新西蘭達尼丁九龍圖,白石畫廊,中國香港
不朽之境,HdM畫廊,英國倫敦
2018 鹽14,猶他州美術館,美國鹽湖城
夜游記,Sullivan+Strumpf,澳大利亞悉尼
夜游記,白石畫廊,臺灣臺北
2017 太古蜃市,巴黎北京畫廊,法國巴黎
太古蜃市,德玉堂,中國上海
2016 太古蜃市,思文閣,日本東京、福岡及京都
陌入止境,藝術門畫廊,新加坡
2015 魘,滬申畫廊,中國上海
FT5項目回顧:魘 影片放映,福岡亞洲美術館,日本福岡
2013 月光都市,少勵畫廊,中國香港
月光,巴黎北京畫廊,法國巴黎
2012 月光,MD畫廊,中國上海
2011 桃源紀,巴黎北京畫廊,中國北京
2010 中國景象:楊泳梁與大都市,內華達州藝術館,美國里諾
山水意境,寒舍空間,臺灣臺北
天空之城,巴黎北京畫廊,法國巴黎
楊泳梁個展,MiFA墨爾本跨文化藝術中心,澳大利亞墨爾本
2009 楊泳梁攝影作品,LIMN畫廊,美國舊金山
自在城境,全攝影畫廊,中國上海
2008 天空之城&止水之上,全攝影畫廊,中國上海
2006 蜃市·山水,全攝影畫廊,中國上海
部分群展
2024 山水重啟,華美協(xié)進社,美國紐約
山水為喻:當代的清音,藝倡畫廊,美國紐約
靈感:藝術的全球對話,艾倫紀念藝術博物館,美國歐柏林
龍年,4A亞洲藝術中心,澳大利亞悉尼
2023 人人都在談論天氣,普拉達中心,意大利米蘭
喚起記憶:超越中國傳統(tǒng),亞洲協(xié)會,美國休斯頓
第二天性:人類世時代的攝影,deCordova美術館,美國波士頓
L.E.V.數(shù)位藝術節(jié),馬德里文化中心,西班牙馬德里
共棲,第五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中國上海
光影重構,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廣州
我們愛新加坡,白石畫廊,新加坡
我們愛中國,白石畫廊,中國北京
我們愛韓國,白石畫廊,韓國首爾
啟航:海上絲綢之路的當代回聲,張家港市美術館,中
國江蘇
2022 大局:攝影現(xiàn)狀,納蘇郡藝術博物館,美國長島
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梅斯蓬皮杜文化中心,法國梅斯
山外,西雅圖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西雅圖
夏日群展,Sullivan+Strumpf,澳大利亞悉尼
山水之間,泰晤士1號1974俱樂部,英國倫敦
2021 地球遺跡,匯流博物館,法國里昂
靈魂的風景,亞洲藝術博物館,法國尼斯
千奇萬象,深圳萬象城,中國深圳
深圳光影藝術季,福田區(qū),中國深圳
亞洲數(shù)字藝術博覽會,中國香港
這里發(fā)生了什么?,Appetite,新加坡
原宇宙誌屋,中國上海
2020 向往自然,里特貝格博物館,新西蘭蘇黎世模造風景,關渡美術館,臺灣臺北
物質魅力:來自中國的物質藝術,西雅圖藝術博物館,美國西雅圖
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UCCA尤倫斯當代
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東流不作西歸水,瑞米耶日修道院,法國瑞米耶日
光影之外:當代中國攝影,影像藝術博物館,美國圣
迭戈
2019 和平差異,輕井澤新藝術博物館,意大利威尼斯
紅色時代的一則童話,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澳大利
亞墨爾本
戛納XR,戛納電影節(jié),法國戛納
山的藝術:中國攝影師的鏡頭下,華美協(xié)進社,美國
紐約
Pal(ate)/ette/,滬申畫廊,中國上海
華源,美高梅COTAI影院,中國澳門
2018 瀕危物種:在生物多樣性前沿的藝術家們,Whatcom
美術館,美國貝靈厄姆
城市,第三屆布魯塞爾攝影節(jié),Hangar藝術中心,伊克賽爾,比利時
2050 未來簡史,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臺北
視覺幻象,Sullivan+Strumpf,新加坡
里面外面:一個世紀的東亞風景1900s-2000s,佛羅里
達大學Samuel P. Harm美術館,美國蓋恩斯維爾
魔都之鼓動-上海當代藝術領域的活力,熊本當代藝術館,日本熊本
變化中的家園:東亞的文化都市,金澤21世紀美術館,日本金澤
分裂的世界:重建中的自然與人文,歐柏林學院Allen Memorial 藝術館,美國歐柏林
攝影雙年展:終結攝影的攝影,Brandts-藝術與視覺 文化博物館,丹麥歐登塞
I Object,大英博物館,英國倫敦
中國末代王朝的美與力量,明尼阿波利斯藝術中心,美國明尼蘇達
重建烏托邦,華美術館,中國重慶
水墨概念:多元的東方精神,中華藝術宮,中國上海
山和溪流,CFHILL 藝術空間,丹麥斯德哥爾摩
山藝術:透過中國攝影師的鏡頭,華美協(xié)進社中國美術館,美國紐約
水墨字節(jié):數(shù)字時代的水墨蹤跡,漢堡藝術與工藝博物館,德國漢堡
2017 數(shù)位展示,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
無盡的山川與河流:中國山水傳統(tǒng),大都會博物館,美國紐約
變譯之路,Martin Bodmer 基金會,瑞士克羅尼
數(shù)字時代一屏幕背后的世界,中國當代藝術中心,英國曼切斯特
數(shù)碼-別于現(xiàn)實的世界,賈斯汀藝術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
藝術科學,輕井澤美術館,日本長野
中國當代攝影40年,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中國北京
影像中國 - 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安納西美術館,法國安納西
聚場,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五個月亮,無名者的歸來,平昌雙年展,韓國平昌
混亂與秩序- Prix Pictet 攝影展,攝影藝術博物館,美國圣地亞哥
大地和人們,凱恩斯地方美術館,澳大利亞昆士蘭
中國當代攝影中的土地與人類,地質博物館、Ramat Hasharon 市立博物館,以色列特拉維夫
2016 巴別塔之變譯,歐洲及地中海文明博物館,法國馬賽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中國廈門
北京獨立電影節(jié),荔空間,中國北京
山水社會-測繪未來,喜馬拉雅美術館,中國上海
水墨融合:來自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當代藝術,布里斯班美術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Art-On Cascina,卡希納公共藝術節(jié),意大利卡希納
山水間,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從顆粒到像素——150年中國攝影,中國文化中心,比利時布魯塞爾
另一種風景,央美術館,中國北京
混亂與秩序- Prix Pictet 攝影展,市政廳美術館,希臘雅典;薩默塞特宮,英國倫敦
水墨融合: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當代藝術,新南威爾士大學美術館,澳大利亞悉尼
2015 Prix Pictet 攝影獎入圍展,巴黎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
從顆粒到像素,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中國上海
Copyleft:中國挪用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中國上海
依然上海,上海當代藝術館,中國上海
浮世相,大地美術館,中國合肥; Kunstraum Villa Friede,德國波恩山
Palazzo Flangini, 意大利威尼斯水社會-繪測未來,
China8-中國當代藝術展,波恩藝術與文化基金會,德國波恩
注意!注意!-暴風雪來襲,De Warande藝術中心,比利時蒂倫豪特
首屆Overclock數(shù)字藝術節(jié),Espace Nova-Velaux,法國韋洛
最新情況,白兔美術館,澳大利亞悉尼
水墨融合:來自中國、臺灣和香港的當代藝術,堪培拉美術館,澳大利亞堪培拉
斷層:當代東亞攝影中的城市體驗,史密斯學院美術館,美國北安普頓
2050 未來簡史,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比利時布魯塞爾、法國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