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卡梅倫·普拉特:繪畫

開展時間:2023-06-17

結(jié)束時間:2023-07-19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香港黃竹坑空間

展覽地址: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香港黃竹坑空間

策展人:米開拉·塞納

參展藝術家:卡梅倫·普拉特(Cameron Platter)

主辦單位: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黃竹坑空間將于6月17日舉辦藝術家卡梅倫·普拉特(Cameron Platter)個展“繪畫”,由米開拉·塞納策劃,呈現(xiàn)其繪畫、陶瓷與影像裝置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卡梅隆·普拉特是一位南非藝術家,以其折衷和多元化的藝術方法而聞名,包括素描、陶瓷、油畫、裝置和影像藝術。他的藝術經(jīng)常探討與當代文化、消費主義以及不同文化影響交匯處有關的主題。普拉特的藝術以充滿活力和富有趣味的美學風格,結(jié)合社會和政治評論而著稱。

展覽以“繪畫”為標題,除了豐富的不同系列繪畫作品外,還包括陶瓷和影像裝置。通過結(jié)合多種媒介和技術,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以及豐富的概念。

他的繪畫展示了極其細致的細節(jié),具有復雜且細致的構圖。他們結(jié)合了流行文化、非洲圖像和超現(xiàn)實主義圖案。普拉特憑藉敏銳的觀察力,使用墨水、石墨和混合媒介創(chuàng)作出視覺上豐富并引人深思的圖像。

在他的陶瓷作品中,普拉特探討了傳統(tǒng)工藝與當代主題之間的交匯處。他的作品從功能性容器到雕塑形態(tài)各式各樣。普拉特的陶瓷作品經(jīng)常使用鮮艷的釉料、圖案和質(zhì)感,有時還搭配大膽的圖形元素。通過雕塑創(chuàng)作,他深入探討了文化敘事,挑戰(zhàn)了形式和功能的傳統(tǒng)觀念。

他的影像藝術裝置讓觀眾沉浸在多感官的體驗中。利用投射影像、聲音景觀以及有時的交互式元素,他編織出引人入勝的敘事。他的影像作品經(jīng)常探討全球化、文化認同以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等主題。普拉特的影像裝置為當代問題提供了沉浸式并引人深思的探索。

普拉特的藝術語言使用了看似富有趣味和流行的手法,結(jié)合了諷刺、幽默和鮮艷的美學風格,以表達和挑戰(zhàn)社會問題。這種藝術方法旨在通過視覺上吸引和易于接觸的圖像吸引觀眾,同時引發(fā)對各種社會、文化和政治主題的思考和評論。通過鮮艷的調(diào)色板和簡單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式,他的作品通常展示出大膽的圖像、標志性且充滿活力的人物,以及帶有黑色幽默和諷刺或犀利,甚至戲劇性或神秘的言辭。通過他的趣味、令人不安和視覺上引人注目的風格,他對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以及高低藝術間模糊界限等主題提出了批判性的評論。他們甚至可以挑戰(zhàn)威權主義、侵犯人權和審查制度,將微妙的象征手法與直接的批評相結(jié)合。
他的藝術展示了如何使用富有趣味和流行的手法來傳達社會批判,并以引人深思的方式吸引觀眾。

文/米開拉?塞納

關于藝術家

跨學科藝術家卡梅隆·普拉特(Cameron Platter)1978年生于南非約翰內(nèi)斯堡。他以南非人的身份,生動的混合媒體作品,探索過度消費的概念。在繪畫、雕 塑以及影像方面,以一種高度個性化和特立獨行的方式,挪用及過濾當今大量的信息。他的后現(xiàn)代和多學科 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模糊了高與低之間的區(qū)別,通常從藝術史、生態(tài)學、廣告學、拼貼畫和消費主義等不同的來 源中汲取靈感。藝術家作品的特點是鮮艷的色彩以及富有童趣的視覺語言。他對創(chuàng)作具有挑戰(zhàn)性及親和力的 作品感興趣,觸及的主題包括兩性關系、新聞話題、運動美學。

普拉特的作品在 2013 年第 55 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想象的事實:當代南非藝術和檔案“紀念性展覽中展出,視頻作品《The Old Fashion》曾在2010年展出于蓬皮杜藝術中心。 這位藝術家經(jīng)常在他的作品中加入現(xiàn)成的物品——包括廣告、海報或能量飲料瓶——以傳達關于整個南非和整個世界的流行文化的概念。普拉特的雕塑作品還經(jīng)常融入陶瓷和固體廢物作為材料語言。

卡梅隆·普拉特參與了全球的眾多展覽,包括個展:“繪畫”,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2023;“Ba Dum Tssshhh”, Whatiftheworld/畫廊,南非,2022;“I Wasn’t Made I Was Made”,Hussenot畫廊,法國,2021;“Teen Non_Fiction”,1301PE,美國,2018;“ZOL”,Blank Projects,南非,2017。群展:“Chaos Calm”,曼谷藝術雙年展,泰國,2022;“記憶、戲謔、與意識流”,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2022;“公共親密關系”,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美國,2013;“想象的事實:當代南非藝術和檔案”,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2013;“來自南非的印象:1965年到現(xiàn)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美國,2011。他的作品被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法國盧瓦爾河地區(qū)藝術中心、Zietz MOCAA收藏、Margulies收藏以及Iziko南非國家畫廊永久收藏。

關于策展人

米開拉?塞納(Michela Sena)是羅馬及曼谷的策展人和藝術評論人。她的研究方向涉及全球語境下當代前沿實驗性藝術以及不同地域藝術家之間的對話。曾任北京普里莫馬雷拉展覽和曼谷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覽總監(jiān)。近年她策劃了大量的展覽,提出了藝術研究的有效參照,并專注于對中國和東南亞當代藝術的探索與研究。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