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當代藝術邀請展
開展時間:2022-07-05
結束時間:2022-10-07
展覽地點: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
展覽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鼓浪嶼康泰路151-8號L1-02號
策展人:彭鋒
參展藝術家:許江、隋建國、吳松 、張方白、范勃 、余旭鴻 、牟柏巖、李鴻韋
主辦單位: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
2022年7月5日至2022年10月7日,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將重磅呈現“切磋——當代藝術邀請展”。
展覽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策展,匯集許江、隋建國、吳松 、張方白、范勃 、余旭鴻 、牟柏巖、李鴻韋8位中國當代藝術代表性藝術家,共同探知他們與自我、與藝術、與世界的“切磋”。在鼓浪嶼這個浪漫的海島,小k邀您與“走心”的當代藝術共同過夏天。
聽說
是廈門必看展覽?
中國當代藝術代表
策展人
??藝術家
國際知名
??首次抵廈
致力于以藝術激活鼓浪嶼、將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引入廈門,KCCA特別邀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第54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彭鋒策劃本次展覽,李斯揚任執(zhí)行策展人。
本次參展的八位藝術家,匯集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隋建國、原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吳松、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方白、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范勃、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余旭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牟柏巖、作品被大英博物館等多家國際知名博物館和美術館永久收藏的李鴻韋,囊括了長時間跨度下、中國當代藝術史的代表性人物。這八位藝術家將個人標志性作品首次帶到鼓浪嶼,漂洋過海后,呈現本次在北上廣都難得一見的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在這里提前為大家劇透一下:許江多張精美手稿將在本次展覽呈現、隋建國更是為本次展覽特別創(chuàng)作全新雕塑作品。
「切磋」
應該如何理解?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不只是
??藝術家間的切磋
是東方語境下
??人與世界的切磋
這是一個與所有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當代藝術展覽,“尤其是在元宇宙呼之欲出的時代,藝術還能有什么作為?”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試圖通過本次展覽,給出一個答案——“藝術的使命是抵達真知”,而源自東方哲學的“切磋”則是其重要途徑。
“切磋”源自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一種包含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方法論。當人工智能代替思維,人的肉身將成為確證人身份的重要依據。在肉體與世界的“切磋”中,才能觸達事物真實的本質,而非社會賦予的刻板觀念外殼。
廢物就一定毫無用處嗎?枯樹就不能逢春嗎?胖瘦美丑是社會定義的嗎?向日葵永不凋零嗎?陶瓷做成器皿才有價值嗎?“切磋”一番,方知答案。
如何
欣賞當代藝術展?
“從藝術家身上汲取能量”
是堅韌
??是執(zhí)著
是幾十年如一日
??對藝術的堅守
這絕不是一個故弄玄虛的當代藝術展覽,僅僅是觀看展品,便覺得賞心悅目,并不需要特別的欣賞之法。
而更深一層,則是希望你可以感受到藝術家那種近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許江的畫葵,隋建國的捏泥,張方白的鷹,吳松的酒瓶,范勃對感官與知覺的考察,余旭鴻的鉤古山水,牟柏巖的胖子,李鴻韋的陶瓷碎片與不銹鋼,這些探索是一個艱苦而精彩的"切磋"過程。
正如策展人彭鋒在展覽前言的結尾中寫下,“在觀念藝術之后的當代藝術中,出現了一種較為簡單化的處理方式,丟棄了藝術在肉體上的辛勤勞作,這種藝術當然也可以引起我們一時的震撼,但它可能不會耐人尋味。特別是對于中國文化語境中的藝術欣賞者來說,這種藝術可能只能讓人好奇,但后面的味道不太足。中國文化特別注重‘后面‘的韻味和意味,而這八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都體現了這樣一種可貴的可琢磨性。因此,我們想通過這次展覽,來揭示與呈現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這股潮流。”
鼓浪嶼申遺五周年
有特別活動嗎?
“展覽限時免費”
今年暑假,恰逢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qū)申遺五周年。
KCCA肩負美術館的社會美育功能,希望以當代藝術多元化島嶼生態(tài)、并致力于服務廈門本地市民游客的美好生活,本次“切磋——當代藝術邀請展”,7.5-7.15期間,限時特別向公眾免費開放(每逢周一閉館)。
本次展覽還將于7.16后的展期內,推出今夏特別優(yōu)惠活動,具體票價信息請持續(xù)關注小k的推送。這是鼓浪嶼當代藝術中心KCCA、參展藝術家以及策展人,在鼓浪嶼送給世界的限定夏日藝術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