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秩序/寓言—朱心宇?張安雙個展

開幕時間:2018-12-29 15:00

開展時間:2018-12-29

結(jié)束時間:2019-02-25

展覽地址:北京朝陽區(qū)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qū)D09-1

參展藝術家:朱心宇,張安

主辦單位:橋藝術空間

展覽介紹


  前    言
  ——湯宇
  朱心宇和張安都師出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畫室,但兩人的作品風格形態(tài)迥異。這也恰恰印證了三畫室的教學理念,不以某種風格流派為導向,主張兼收并蓄;以發(fā)揮學生個性為前提,因材施教,使學生逐漸自覺探索自己的藝術方向。
  因此,他們的作品以雙個展的形式呈現(xiàn),就好像是同一尺度體系之下分裂的孢子,和而不同。朱心宇更多從繪畫的行為過程中生長的視覺痕跡入手,試圖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語言邏輯。張安則是逆向在寫實繪畫系統(tǒng)內(nèi)不斷深挖,直追西方古典繪畫的語言方式,并融入了自己的個體經(jīng)驗和心理狀態(tài),以超寫實和象征化的表現(xiàn)手法制造了一個塌陷而又面臨重建的寓言景觀。
  朱心宇:秩序軌跡
  朱心宇近幾年專注于繪畫的秩序,空間的節(jié)奏,繪畫的痕跡與質(zhì)感等話題的表達。這源起于在云南、內(nèi)蒙古兩地的寫生經(jīng)歷,朱心宇在陌生的視覺景觀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類抽象的自然秩序,這激發(fā)了心宇一種全新的視覺經(jīng)驗。
  他開始擱置具體的經(jīng)驗,將線與色的運動和疊壓作為表述方法,有意識的動作和不經(jīng)意的留痕開始在畫面中形成一種關系,朱心宇則不斷的打破這種關系,而后進行再一次的重組,最后形成一個多層次的視覺結(jié)構(gòu)。這次展覽呈現(xiàn)的作品是他對于這一話題的最新思考,如何在繪畫的行為軌跡中挖掘語言和形式的可能,尋找自由意識和繪畫秩序的契合。
  具體而言他先不預設任何結(jié)果,任由稀釋的顏料在畫面上的流淌,通過任意的涂抹刮擦形成一層肌理,在此基礎上再疊加新的顏色層又刮離,不斷的反復,直到紙張接近耐受的極限才停止。如此一來,與行動繪畫頗為近似,繪畫的行為成為傳導朱心宇手眼心的基本方式。他需要考慮在每一次覆蓋中可以保留什么,應該剔除什么,根據(jù)畫面的形式需要加入什么。但不同的是,朱心宇的繪畫過程看似隨機,但其實也是他有意重構(gòu)語言方式和秩序感的過程。從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在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甚至方法、語言和表達路徑也在不斷的轉(zhuǎn)換。作品的表層充滿著痕跡感,多重顏色疊加所產(chǎn)生的微妙變化,動作不均勻所留下的層層肌理,每次動作形成的邊界以及幾何形態(tài),都成為了作品閃動的靈魂,既是身體動作轉(zhuǎn)化為繪畫軌跡后的呈現(xiàn),同樣也見證著時間流淌的痕跡。我們可以看到,朱心宇試圖在時間和空間的變幻中拉拽出一個屬于個人的秩序軌跡。
  張安:景觀寓言
  如何將經(jīng)典的語言方式與當代繪畫的視覺資源相結(jié)合,張安以他的繪畫實踐提供給我們一個視覺樣本。張安的作品與個人的經(jīng)驗記憶和生存境遇相關,那些被時代遺棄的公共設施和私人生活的場景,都成為他筆下被無限聚焦的紀念物。身處高速變化的社會空間中,張安卻有意地降下速率,以慢節(jié)奏感知對象的存在,用細膩的蛋彩坦培拉技法,以經(jīng)典寫實的語言手法從容不迫地傳遞出一種超越真實的不可知力量。他在以個體經(jīng)驗介入當代社會的同時,也在無處安置的廢墟遺跡中找到了自己心理位置。
  并且,張安并沒有以直接的筆法來面對社會發(fā)展帶來的諸如拆遷、改造等問題,而是通過隱喻、象征的手法重新營造一種精神性的視覺寓言。他使用間接畫法和古典形式在畫面中去除了人物的痕跡,消解了敘事的因果,被深邃的灰暗光線籠罩下的水磨石地面、泥濘的車轍、晦暗的夜路、拆遷的殘痕成為畫面的中心。給它們一抹幽光,張安將它們與原有的環(huán)境脫離開來,用“超越真實”的語言方式將這些視覺印記深深的銘刻在畫面中。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去自我化”的姿態(tài),實際上借“紀念碑”之名將物我一體化,通過技術語言的不斷深入實現(xiàn)主體感覺和觀念的層層浸入,甚至將隱藏在圖像中的嗅覺和觸覺感受都挖掘出來。技進乎道,藝通乎神。通過不斷的反復折騰,張安將他的歷時體驗與廢墟遺跡的質(zhì)感相互塑造,成為超越現(xiàn)實景觀的美學客體。他的表達遠比現(xiàn)實深刻,時間和記憶所遺忘的,被他深刻地感知并賦予一種精神張力,讓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感受到來自內(nèi)心的悸動。
  張安以他的敏感和執(zhí)著創(chuàng)造出一幅幅寓言式圖像,深幽、神秘的氣質(zhì)最終升華為帶有崇高性的精神內(nèi)涵,既象征著時空的綿延,也隱喻了文明形態(tài)的不斷更迭,還帶著一縷詩意的抒情。
  關于藝術家
  朱心宇
  1992  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
  2015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學士學位
  2018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碩士學位  導師:劉商英
  2018  任教于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
  重要展覽
  2018《2018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yè)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取勢之維》朱心宇個展,中央美術學院主樓展廳,北京
          《沒展》,喜瑪拉雅美術館,上海
  2017《風口上的儀式》,798artand線下空間,北京
          《論衡:第六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2016《中國夢 勞動美 基層勞動者風采美術作品展》,太廟,北京
          《初心:第五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798玫瑰之名,北京
  2015《2015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yè)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獲獎情況
  2017  “2016—2017學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學業(yè)獎學金全獎”
  2016  “2015—2016學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學業(yè)獎學金半獎”
  2014 《油畫男人體》獲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十屆畫室開放日“最佳造型獎”
  2013  “2012—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社會優(yōu)秀工作獎”
  2012  “2011—2012學年周大福獎學金”
            “2011—2012學年中央美術學院優(yōu)秀學生二等獎學金”
  02
  張  安
  1990  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
  2014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學士學位
  2018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碩士學位  導師:劉商英
  2018  入選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英才駐留計劃
  重要展覽
  2018《道北》張安個展,中央美術學院主樓展廳,北京
          《YES OR NO》2018青年藝術100啟動展,嘉德藝術中心,北京
          《HOT NOW CHINA》藝術跨界提名展,周大??偛看髽牵钲?br />           《ART ASIA》,韓國國際展覽中心,京畿道
  2017  第三屆《學院本色》,清華大學美術館,北京
          《論衡》第六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2016《昌新藝術獎學金》最具潛力藝術家作品聯(lián)展,昆明市博物館,昆明
            第二屆《學院本色》,四川美院美術館,重慶
  2015《心·生》,ZOOMART藝術館,北京
          《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系素描展》,西安美術學院,西安
  2014《千里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畢業(yè)生優(yōu)秀作品展,湖北美術學院,武漢
          《同行同至》,今日美術館,北京
  獲獎情況
  2018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優(yōu)秀畢業(yè)作品獎
  2017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全額獎學金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十四屆畫室開放日“藝術傳承獎”
  2016  昌新藝術獎學金 金獎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十三屆畫室開放日“最佳技法獎”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半額獎學金
  2015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十二屆畫室開放日“研一優(yōu)秀獎”
            素描雙人像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留校收藏
  2014  中央美術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創(chuàng)作 三等獎,中央美院美術館留校收藏
            中央美術學院衣戀優(yōu)秀畢業(yè)創(chuàng)作獎學金
            第一屆“新繹之星”青年扶持計劃 三等獎
  2013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十屆畫室開放日“藝術探索獎”
            中央美術學院三等獎學金
  2010  中央美術學院“觀察與表達”創(chuàng)作展 二等獎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