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趙剛個展

開幕時間:2017-02-16

開展時間:2017-02-16

結束時間:2017-03-17

展覽地址:香港中環(huán)安蘭街18號19樓

參展藝術家:趙剛

主辦單位: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

展覽介紹


  趙剛1961年生于北京,18歲時加入首次在中國掀起現代藝術運動的“星星畫會”,“星星畫會”追求政治民主與藝術自由。趙剛于1983年離開祖國,前往馬斯特里赫特美術大學進修。并在其后的24年間輾轉于馬斯特里赫特、巴黎和波基普西,后定居紐約。2007年趙剛歸國。他曾參加紐約表演藝術雙年展、廣州三年展、橫濱三年展;并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蘇州博物館和圣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項目。
 ?。ê喗檎碜裕嚎死锼沟侔?middot;維衛(wèi)赫-弗內《探尋一種革新的歷史性繪畫:觀趙剛個展“通往奴役之路”中的“懷疑”、“災難”及“消極才能”》)
  過往作品與藝術評介
  在趙剛的人生軌跡中,他不斷尋求新的、不同的個體可能性,這正是哈耶克最害怕失去的東西。像生活在那個特殊時代的其他不濟之人一樣,趙剛的個人敘事風格大膽、冒險,他有時會夸張地表現他的畫中人物。他既是滿族知識分子的后代,也是“星星畫會”這一劃時代藝術運動中最年輕的遠行者。
  ——田霏宇(Philip Tinari)《趙剛:通往奴役之路》
  盡管趙剛的藝術實踐植根于西方繪畫史(以及西方繪畫如何在中國大陸被接受的歷史),但是他對源自水墨畫(或者過去某些特定時期的篆刻、剪紙和宣傳海報)的當代審美并不會感到不適應。他的作品很明顯地參考了中國畫,而且不單單是在選擇題材對象方面。趙剛選擇了人物而不是風景(盡管他采用了風景畫那樣的橫構圖,而不是人物那樣的豎構圖)作為創(chuàng)作的題材,因為他認同后來的朝代的興趣點,即對文人石的描繪應該反映出畫家的影響或者心理。用油彩創(chuàng)作中國畫也并不是新奇的事情,這樣一來,趙剛就把自己置入了兩種媒介交織的歷史當中。
  ——岳鴻飛(Robin Peckham) Cock Rock
  將精湛畫技和敏捷靈思完美融合,除了趙剛,鮮有畫家具備這樣的才能。在趙剛筆下穿織著各種風格與巧妙奇喻,相反,卻呈現出整體意義的協調感。……在趙剛的筆下,中國式的宣傳海報、舊時代的知識分子和赤裸的肥胖女性都是描繪的對象,趙剛將這些令人感到或震撼或尖刻或刺中痛點的主題重新進行打磨和闡述,充分調動藝術媒介的力道,重塑那些險些湮沒于記憶中的畫面。
  
  ——克里斯蒂安·維衛(wèi)赫-弗內(Christian Viveros-Faune)《探尋一種革新的歷史性繪畫:觀趙剛個展“通往奴役之路”中的“懷疑”、“災難”及“消極才能”》
  將趙剛近年來的繪畫題材羅列出來,我們就會發(fā)現畫家很少涉及中國當下發(fā)生的題材,他總是不停地回溯,去使用中國歷史性的視覺素材。“過去的中國”作為一種討論的范疇,在趙剛的繪畫中被確立下來。……對于中國而言,當下的一切懸而未決,但對于趙剛——這個近乎于超越民族的全球化的個體自由主義者,他關于中國的敘事卻似乎放棄了相信有所謂的“未來”,或許這是一種批判,但其中也浸透著一種未(無法)完成的悲涼。
  —— 孫冬冬《趙剛:一個未完成的時代》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