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徐航琉璃廠 "@水墨,微信生活"跨年展

開幕時間:2015-12-26 14:30:00

開展時間:2015-12-20

結束時間:2016-01-23

展覽地址:北京邕江灣美術館(北京西城區(qū)琉璃廠南新華街84號)

策展人:穆木(字周行)

參展藝術家:徐航

主辦單位:廣西中大股份有限公司,邕江灣美術館,承辦單位,北京邕江灣美術館,北京中聯國益國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58藝術網

展覽介紹


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月23日,以關注現代普通人生活而獨具特色的藝術家徐航在北京琉璃廠邕江灣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水墨,微信生活"的跨年水墨作品展,所展作品都圍繞這一主題--微信時代大社會下小人物的私我生活,引來無數人對當今微信生活的感嘆和深思。

回望歷史,好似幾百年、幾千年,人們的生活都一成不變,歷史發(fā)明了造紙術、發(fā)明了電話、發(fā)明了照相機,卻沒有什么能夠如微信般滲透、充斥人們的生活,范圍如此廣,程度如此深。微信朋友圈成了各種生活的曬場,小到鮮花美食,大到結婚生子,大家相互"分享",相互默默比攀。有統(tǒng)計得出,中國人平均每半個小時就要查看一次微信和朋友圈,微信已經成了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已經快速蔓延至國際友人的日常生活。好像突然間一個大踏步,中國人就整體跨越了好幾千年,甚至都沒有一個趔趄。

為什么有了微信,一切就不一樣了?

有人說,因為在這個快節(jié)奏、太浮躁的大社會,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小人物,他們渺小、微弱卻又渴望展現自我,"刷存在"成了一種日常營養(yǎng)補給品,而微信搭建了一個展現這些小人物及其生活的大舞臺,大家可以在異地時空分享自己的生活、參與別人的生活,由此產生乘數效應,既節(jié)省時間精力,又使得小人物的生活充滿無限可能。

作為一個生活在俗世中的藝術人,徐航近些年一直在關注互聯網時代的社會變化,微信對人的影響、對生活的影響就成了他重點關注的一個部分。每每走上地鐵、走進商場,他都會關注那些低頭致力于微信的人,不管他們是在聊天,還是在曬生活,他都用畫筆一一記錄。他說,他雖然以水墨這個傳統(tǒng)媒介作為工具,但也同樣能夠將"一晃即逝"的私我生活展現在自己的筆下世界。

正如青年策展人穆周行所言,"每個人的微信朋友圈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多人多重的現實與幻想,各抒己見又渾然一體的相互交疊,最終形成一個個普遍情節(jié)、普遍內容、 普遍實踐的普遍集合體:21 世紀,當今社會,中國,互聯網時代,男男女女,不同階層的民間。徐航對這些集合體的再現,創(chuàng)造了一種屬于當下的新繪畫表達方式--深入生活、直白地表達一個模糊不清、充滿矛盾的時代。而正是這種方式,使徐航逐漸形成其自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以私我的個體體驗關注當下,展現生活。"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