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地名志——安徽當代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5-09-24 15:00:00

開展時間:2015-09-24

結束時間:2015-10-24

展覽地址:AK藝術中心

策展人:牧野

參展藝術家:曹原銘,陳紅汗,陳旭,范學賢,馮健慈,江滿琴,李小濤,李學亮,呂貫剛,彭明順,任輝,單剛,宋廣袤,蘇梓寒,楊淇,張永生

主辦單位:AK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事實上,安徽當代藝術展是AK藝術中心投資人楊凱先生提出的動議。我想楊先生之所以要做關于安徽藝術家的展覽,多半是因為身為安徽人的緣故,在北京宋莊原創(chuàng)藝術博展中心開辦一個藝術畫廊,對故鄉(xiāng)藝術家情有獨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楊凱先生找到我,希望我出任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從同鄉(xiāng)的角度考慮,他有理由相信,我作為業(yè)內(nèi)人士一定對安徽當代藝術的狀況非常了解。感謝楊先生的信任,并且讓我陡然徒增“愧對江東父老”慚愧之心。坦白地講,我對安徽當代藝術一無所知,很可能,我比楊凱先生還要一頭霧水。

畢竟AK藝術中心在這方面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工作,勤奮的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平臺作品征集和搜索引擎以“安徽藝術家調查”的名義找到了不少安徽籍藝術家,同時整理了作品資料,減輕了許多的負擔。因此,延續(xù)AK藝術中心的調查方法,我在安徽藝術家微信群中于調查征集令截止之日發(fā)布,仍得到部分藝術家朋友響應,支持量級增加了一個刻度。但我仍然相信,現(xiàn)在開始的調查之于廣大安徽籍藝術家而言,仍是管窺之斑。恰恰如是,選擇展出的藝術家作品,從公開征集的角度而言,我又相信,能夠反映“調查”的真相以及于此工作的必要。AK藝術中心針對安徽藝術家的調查仍將繼續(xù),這是剛剛拉開的序幕或者是一本書的扉頁。

作為行政區(qū)劃的安徽實質上就是一個地名而已,只要站在中國國家場域考察,它也僅僅只能是個地名而已。無論城市鄉(xiāng)村的發(fā)展和生活行為方式,從廣義的國家敘事而言,不可能區(qū)別于中國的任何一個省市有其獨到的個性。正像我們看到的那樣,走遍全國,你還是在一個早已抹去個性的地名之上,把安徽換成江西、江蘇、山東,除了經(jīng)濟發(fā)展不在同一層面的差異,判斷事物的思維及其生活方式仍是驚人的相似。這一點上,安徽藝術家又和在場的外省藝術家一樣,在共性的國家書寫的語言方式上,試圖談論一個行政區(qū)劃上的省市的差異都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把這場展覽命名為“地名志”,究其原因,正像當代藝術的命名和企圖一樣,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希望因為一場展覽的聚焦,而使秘密永不成其為秘密。

那么,我們回到地理上的安徽。安徽是個非常獨特的地方。長江、淮河平行穿越安徽,將安徽分成長江以南、江淮之間和淮北地區(qū)。長江以南的徽派文化,自然讓我們想到黃山、黟縣西遞牌坊和民居?;张山ㄖ嘈旁S多藝術家都到現(xiàn)場寫過生。時至今日,徽州民居仍是我們的夢里故鄉(xiāng),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轉化為生活方式的藝術經(jīng)典,它既是功能性生活居家的場所,又是儒釋道文化創(chuàng)生的自然主義藝術作品。而發(fā)源于黃山腳下的新安江生成的新安畫派,有南宋以降,無數(shù)山水花鳥大師從新安江溯源而上、與蘇杭一脈,爬上岸走進中國古代美術史,燦若星辰,構成中國美術山水、花鳥文化閃爍燦爛的星空。江淮之間,更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南方的柔軟溫潤和北方的硬朗強悍交互融和,又是詩人、思想家、革命家的搖籃。桐城派姑且略去,單就近現(xiàn)代而言,胡適、陳獨秀、張國燾、梁小斌、海子、余怒等等,仿佛他們就是為改變中國而來。藝術家則有蔡錦、田黎明等等。這里的胡適因為白話詩集《嘗試集》顛覆了古典詩詞的詩歌寫作,和當代藝術有著一樣的企圖,他成功了,扭轉了中國詩歌書寫史的方向與未來。因為后來詩人輩出的緣故,在這里我把他從皖南請到了江北,和李鴻章做起了鄰居。這里說到了淮北。自古以來,中國大的造反運動多半產(chǎn)自淮河兩岸,陳勝吳廣起義、韓林兒朱元璋滅元,還有最近一次顛覆清王朝與太平天國起義南北呼應的捻軍起義,一部封建史的前后兩端、兩次揭竿而起又都發(fā)生在我的老家。而與徐州接壤的蕭縣更是文人畫的故鄉(xiāng),想想徐州近現(xiàn)代出土的那么多書畫大師,與淮北淵源深厚,不分彼此。老子、莊子、管子、劉邦、項羽、張良,創(chuàng)立道教的張道陵和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賢、建安七子無一不是淮北人士。如此安徽,秦漢之前更有楚國名分,地域沿革流變,成了安慶、徽州兩府妥協(xié)的產(chǎn)物,不亦樂乎。這是歷史地理文化的安徽。

歷史地理文化的安徽和行政區(qū)劃的安徽不可同日而語,在當下又在同一時空運行,這正是時間歷史的吊詭之處,無疑,也是安徽藝術家的私人話語的秘密所在。在共同的境遇之中,源于歷史、地理、文化造就的生命基因無論處于假寐狀況還是行進生長之中,當代藝術都像懸置在地理語言之上的烏托邦,魅惑藝術家在平面化、庸俗化、去身份化的地名上主動被動地走出地名,審視本土生命意識和個體生命的存在意義,找尋、創(chuàng)立藝術語言的立身之所,為時代整理出一份屬于個體生命的檔案。正因如此,我們有必要將安徽當代藝術放置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宋莊藝術節(jié)現(xiàn)場,展覽、交流、對話,在同一境況之下,凸顯我們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們看到,此次參展的十多位藝術家作品,藝術語言既有意象表現(xiàn)、抽象、卡通,也有不同于西方古典的架上寫實繪畫。我相信,他們是安徽實力藝術家的一個部分,一個片面,一個豹眼,通過本次展覽,能夠讓我們觸摸到安徽當代藝術身體的某一部位,感受并且進一步探究與期待。

這是開始,也是楊凱先生AK藝術中心關注安徽當代藝術現(xiàn)實的意義所在。

是為前言。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