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樸境真》--宋莊水墨學術邀請展
開幕時間:2014-09-29 10:00:00
開展時間:2014-09-29
結束時間:2014-10-13
展覽地址:北京市通州區(qū)宋莊鎮(zhèn)國防藝術區(qū)B-130
參展藝術家:齊辛民,周逢俊,老圃,梁建平,余峰,陳一耕,隋牟
主辦單位:國中美術館
對于境界與心象的探求,歷來為古今書畫家所重,然而能得其真趣,復能于筆墨間尋其禪境者,亦寥若晨星。此展即匯聚了在當下水墨畫壇各具藝趣與影響的七位畫家近作,皆于畫中探尋精神意象之禪道妙趣,其間足可窺見筆墨趣味的個性化、生活化呈現(xiàn),亦可昭示水墨藝術未來發(fā)展的多元可能。
七位畫家中,作為一代齊魯名家的齊辛民先生年歲最長,畫風亦具渾厚老辣之風范。其大尺幅創(chuàng)作得蓬勃生氣,又顯造化自然之蒼拙質樸,及其雄強的視覺張力和深遠的精神含量;其小品畫亦別具一格,在詼諧稚拙間透射出浪漫親切的鄉(xiāng)土情結。尤其在色彩表現(xiàn)上,一變傳統(tǒng)文人畫近乎單純的水墨情趣,而將筆墨與重彩化合呈現(xiàn),又參以雄厚奇崛的金石作風,以北碑的力道和魯人的樸厚,匯合而成為寫意重彩之新風。
老圃先生筆下的田畦菜園早已為畫壇所識,近年來愈發(fā)深入人心。其畫作多取材于日常所見之瓜果青蔬,但從題材到風格樣式卻自稱一派。他以山水畫的宏觀視角觀照微觀世界的花蔬草卉,將微妙、靈動的自然情結與鄉(xiāng)土味道熔冶于一紙,筆意清簡疏放,融會筆墨趣味與素描表現(xiàn)??梢哉f,老圃菜園子里的清逸、閑適與輕盈,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花鳥畫創(chuàng)作樣式中一種特定的格趣,正在漸漸滲入日常生活方式的品味之間。
周逢俊先生的山水則富有典型的文人情懷,常在飽滿開張的章法與濃淡相宜的墨色中探尋雋永荒寒的境界。他筆下的山水如一個孤獨文人面對山林的慨嘆,深山無人,空谷足音,更寄托了文人臥游山林、往來于天地間的清趣。這樣的山水無疑是畫家自我精神的寫照,自題詩云“我本山中自在人,云心出入不沾塵”,其畫也如其詩境“夢回但見松岡遠,野火年年照旅人”,一窠一石間浸透著的含蓄溫厚的詩意。
梁建平先生鐘愛故土的造化與風情,無論是當代水墨的抽象實驗,還是傳統(tǒng)筆墨的開放拓展,他筆下的山水自然、人物風土與黃土高坡原始粗樸的氣脈息息相通,賦予了高原風物以樸實憨厚的人格性情,交疊的筆墨意象和繁密皴擦詮釋了土地與生命的質感。在他的水墨羅漢題材作品中,從粗服亂頭、詼諧達觀的人物造型與墨色干濕互破的呈現(xiàn),猶如禪宗的棒喝與頓悟,依然可見其筆墨中睿智的敘事與抒情。
余峰先生嗜畫墨竹,其竹得清透、冷峻與超拔之氣象,其中閃現(xiàn)著畫家主體的人格參悟與精神氣韻。無論是水墨翠竹還是雪中之竹,靈動間獨具靜謐的禪意,雖出自文人畫傳統(tǒng)母題,更增益了作者自身對于竹之精神的豐富理解,取其散淡清逸之氣,每幅竹自有新得,竹之清幽、堅挺、繁茂全在畫中生動呈現(xiàn),其間寄托著畫者多年以來對于藝術與人世的哲思。
陳一耕先生多年潛心于書畫篆刻,且于禪學有所探研,更致力于以禪入畫,將書法篆刻之金石氣融于畫中。這使他的山水畫愈趨渾茫蒼厚,線劃樸拙有力,石骨堅凝奇峭,在高曠大氣的視野中發(fā)掘沉郁生動之美。他筆下的故鄉(xiāng)南雁山水,以富有個性化的筆致與皴法表現(xiàn)重巒疊嶂的山體,以構圖章法的滿與繁,及山巒走勢的繁密脈絡,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貌。
隋牟先生追尋中國水墨簡筆人物畫的寫意神髓,以簡括提純的筆意、高遠洗練的圖式表現(xiàn)僧道人物、古賢高士。他的用筆敏脫、輕快,富有氤氳禪意,人物造型具清奇之趣,從漢磚唐傭、宋瓷明石中汲取養(yǎng)分,化于筆端,常能取得以虛勝實、無聲勝有聲之妙境,并將生活禪之妙諦引入畫中,于今日之喧囂塵世間更顯彌足珍貴的人文價值。
七位畫家皆棲居于京東宋莊,優(yōu)游于今日之水墨畫壇,或獨于畫室日日筆耕、精進求理,或建立美術館、與友朋雅集相聚共探藝道。雖所生世代不同,卻于墨道之事、禪意之心有所共識,無論是寫意山水、花鳥,還是獨具品格的人物、風土、果蔬,無論是濃重豪邁,還是簡澹沖和,皆系于傳統(tǒng)間領悟融創(chuàng),自成其趣。
禪心慧眼,素手丹青,得其三昧者同道而行,亦不快哉?
于洋 甲午秋月于京東通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