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大約有1300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數(shù)據(jù)總量為185469項。(搜索耗時:0.0091秒)

821. 蔡國強:說說我和《農民達芬奇》 [45%]

...受錯誤的工業(yè)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停滯的苦果。文化革命的動蕩,使一代青年人失去了教育就業(yè)的機會,通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又把這個負擔轉移到農村。饑餓和貧困的農民,是近幾十年來的經濟改...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4-10 10:21:48

822. 黎魯談“政治運動”中的三國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 [45%]

...麟、莊宏安也參與編文,要斗批改,文化革命斗倒權威,要批判權威。于是一心為公,大家合作要把三國演義搞好。為什么當時在被定性為大毒草的情況下三國還會...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5-03-04 10:12:33

823. 真假難辨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誰在忽悠誰 [45%]

...不到10年前,中國藝術品市場仍然一片沉寂,這是文化革命造成的結果。文革期間,奢侈品被認為是小資產階級的東西,紅衛(wèi)兵抄家、沒收、銷毀藝術品。根據(jù)在北京的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回憶,上世紀80年代,弄到一...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10-28 11:41:41

824. 中國雕塑家制作馬丁·路德·金雕像遭美藝術家反對 [45%]

...需要,出現(xiàn)了大量的政治宣傳畫。雷宜鋅也笑稱:“文化革命是對中國美術事業(yè)的一種促進,當時通過畫宣傳畫使得美術事業(yè)很繁榮?!被謴透呖贾?,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正式開始創(chuàng)作生涯。大三的時...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07-08-31 17:47:29

825. 展覽制度的轉變:從沙龍展到落選者沙龍 [45%]

...為每年舉辦一次。1748年起選擇作品實行評定制度。法國革命后,雖然學院派仍然左右著19世紀所舉辦的絕大多數(shù)展覽會,但沙龍卻第一次面向法國的所有畫家。1881年法國藝術家協(xié)會成立,沙龍展覽改由協(xié)會負責舉辦,其后先...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6-08-01 10:55:38

826. “三八”,永遠的女性精神——觀《百年如歌》展覽感言 [45%]

...婦女節(jié)百年歷史的一個展覽。遙想三百年前,法國革命時代,高唱著自由、博愛、平等的口號,并提出天賦人權的主張,可獨獨就沒有了當時與男人們共同戰(zhàn)斗的婦女的份,她們竟仍然排斥在人...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03-04 15:24:18

827. 好的還是壞的?——同一張畫的自由 [45%]

...為不該繼續(xù)沿用上一代藝術家成功的秘方:大量使用文化革命的文化視覺符號資源,政治噱頭等后殖民文化理論和圖式符號,更不想追求時尚似的追隨日本亞文化的藝術潮流,用泊來的卡通形象和理論思想來成為中國的村上隆...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0-12-18 15:07:45

828. 邱志杰:藝術家、考古學家與文獻資料管理者 [45%]

...歐洲哲學、宗教,以及邱志杰所形容「幾乎喪國」的文化革命消化與吸收。如何才能打造一個明智、有建設性的和時間的關系?根據(jù)邱志杰的分析,我們必須改變態(tài)度,并開始對我們活著的當下提出質疑,因為我們對...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7-01 14:43:43

829. “記錄1980—1990年中國當代藝術”——葉永青訪談 [45%]

...文革的作品。那時候中央還沒有否定文化革命,但是我身邊的一些同學,畫的很多題材都反映對過去知青生活的許多困惑和反思。當時我和張曉剛倆人在學校有一個綽號,叫云南兩怪,因...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8-09 14:01:25

830. 四幅農民圖像與中國農民研究 [45%]

...力圖使這個人物形象充分體現(xiàn)出經過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戰(zhàn)斗洗禮的農村干部的精神風貌,是中國農民被建構起來的政治主體性在審美形式上的典型形象。但是,如果認為這種高揚的形象純粹是藝術上的虛...

類型:新聞發(fā)布時間:2013-03-11 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