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中下旬,2011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已接近尾聲,春拍大局已基本確定。我們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西泠印社、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北京華辰等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進行了數據整理和分析,通過這10家企業(yè)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中國市場的整體情況。
上述10家拍賣公司今年春拍一共成交拍品29117件(套),成交率80%,成交總額為2050926.98萬元。其中北京保利成交4658件(套),成交額613191.67萬元;中國嘉德成交7060件(套),成交額532307.64萬元;北京翰海2643成交件(套),成交額244594.26萬元;北京匡時成交1530件(套),成交額200101.88萬元;西泠印社公司成交3059件(套),成交額151953.66萬元;中貿圣佳成交2148件(套),成交額93407.22萬元;上海朵云軒成交1909件(套),成交額64756.4萬元;北京誠軒成交4530件(套),成交額60771.05萬元;北京榮寶成交478件(套),成交額51666.2萬元;北京華辰公司成交1097件(套),成交額38177萬元。
一、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持續(xù)增長
2011年春拍,10家公司共舉辦218個專場拍賣,成交額205.09億元,與2010年春拍102.14億元的成交額相比,增長超過100%。這比很多人預言已到了高點的2010年秋拍還增長了36.8%。
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曾在2007年秋拍達到一個階段性高峰,從此之后市場開始回調。不料,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藝術品市場本身周期性調整的雙重因素下,2008秋拍及2009春拍市場出現下滑。到2009年秋拍才峰回路轉,在中國書畫突破性行情的拉動下,各大拍賣公司的業(yè)績紛紛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2010年更是高漲不停,而今年依然延續(xù)去年的漲勢,雖然增長速度緩和,但增長總量是不容忽視的。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11年春拍還依然強力增長,得力于國民經濟的增長,人們對藝術品市場預期信心增強,藝術品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積蓄的進入等積極因素。
二、文物藝術品的各門類市場增長速度不一
(一)中國書畫仍然占據半壁江山,帶動整體市場增長
2011年春拍,10家公司中國書畫共成交10735件(套),僅占總拍品數的36.87%;而成交額達到1278278.25萬元,占據了整個市場62.33%的份額。其成交額同比增長90.68%,有力地帶動整體市場的增長。中國書畫拍賣成交額中,古代書畫為353969.34萬元占27.69%;近現代書畫為871023.49萬元,占68.14%;當代書畫為53285.42萬元,占4.17%。
中國書畫的絕對性市場地位和高增長速度主要歸根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中國書畫是我國最主要的傳統(tǒng)藝術品,存世量大,歷代名家知名度廣,藝術價值高;第二,中國書畫的國際流通能力相對較弱,交易市場集中在國內,不像其他器物類藝術品,很多高端藝術品都流通在國際。在中國藝術市場繁榮的情況下,還會吸引很多中國書畫回流;第三,比起瓷器或雜項藝術品來說,中國書畫易于欣賞,受眾面大,新進入的買家通常會從中國書畫入手。
在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中,我們越來越能肯定的是:
第一,近現代繪畫名家是市場的中堅力量。近現代名家作品因具備較大存量、作品出版著錄較多,鑒定相對容易,因而一直被市場所追捧。近年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各門類價格升幅最大的莫過于近現代繪畫。據統(tǒng)計,此次2011年春拍10家公司超1000萬元拍品中就有119件為近現代書畫,所占比例達到37.42%,119件成交總額為314356.9萬元。
在近現代畫家里,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黃胄等人尤為突出,單件成交額上千萬的拍品中,他們的作品多達102件。此次春拍中最具代表性的,如中國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中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其為歷年所見齊白石繪畫及書法尺寸最大的一幅, 2005年、2010年先后從美國流入大陸,其中《松柏高立圖》在2005年上海道明秋拍上以616萬元被劉益謙先生競得,而 《篆書四言聯》 在2010年上海道明春拍中以1299.2萬元成交,同樣被劉益謙先生競得。同場還有黃胄1976年創(chuàng)作的26平尺巨制 《馴馬圖》,以6037.5萬元創(chuàng)出畫家個人成交紀錄。本件作品歷經四次拍賣,首次是在1996年6月份翰海拍賣會以22萬成交;第二次是在2001年5月份中貿圣佳拍賣會上以50.5萬元成交;第三次是在2004年6月份翰海拍賣會上以165萬成交,15年漲幅達274倍
第二,近現代中國書法應運而起,后市看好。隨著近現代繪畫市場的持續(xù)火熱,近現代書法作品也水漲船高,成為今春拍賣亮點之一。今年時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年,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上海朵云軒和西泠印社等公司分別開設了6個有關辛亥革命名人書法專場,成交件數為637件(套),成交率達90.10%,成交額為24241.56萬元,平均價格為38.06萬元每件(套),其中上百萬元共有45件。在近現代書法中,弘一法師、郭沫若、蔣介石、康有為、于右任、趙樸初等名人政要的作品屢創(chuàng)佳績。預計近現代名家書法市場將繼續(xù)上漲,是一個極具發(fā)展空間的拍賣板塊。
(二)瓷器、玉器和文房清供穩(wěn)步發(fā)展
2011年春拍,10家公司瓷器成交件1241(套),占拍品總件數的4.26%;成交額為176825.22萬元,占市場總額8.62%;玉器成交531件(套),占拍品總件數的1.82%;成交額為41309.44萬元,占市場總額2.01% ;文房清供成交1718件(套),占拍品總件數的5.9%,成交額為46923.7萬元,占市場總額2.29%。瓷器、玉器和文房清供均比去年穩(wěn)步增長。
在古董拍賣市場里,宮廷御制品一直是熱點中的熱點。高水準的品質以及皇室所賦予的特殊身份象征決定了其在市場上的風靡程度。今年春季,10家拍賣公司共推出近10個宮廷專場,成交340件(套)拍品,成交額達148210.4萬元,平均價格為435.91萬元每件(套)。其中上一百萬元以上拍品為189件(套),占該類拍品件數一半以上;而上一千萬元的也達40件(套)之多,占該類拍品件數11.76%。
在這些宮廷專場中特別要提到的是(1)中國嘉德的“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專場,是國內第一個高水準的道光御瓷專場,該專場最后成交率100%,成交額為15857.35萬元,必將引起道光官窯瓷器的行情上漲。(2)北京保利的“乾隆巴洛克”專場,僅三件拍品成交額高達16675萬元,其中清宮鐘表的登峰造極之作的“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以 7820萬元創(chuàng)造了中國宮廷鐘表的世界拍賣紀錄;(3)北京保利的“御制翡翠朝珠項鏈,宮廷藝術與重要瓷器工藝品”專場總成交額達52417萬元,成為本年度全球成交額最高的古董單場拍賣。專場有15件拍品成交價超過千萬元;(4)北京保利首次推出的“清代宮廷服飾夜場”獨具創(chuàng)新和市場眼光。
(三)古琴、家具、銅鏡和郵品錢幣等雜項藝術有突破性行情
近幾年來,以古籍善本、古典家具、古琴、銅鏡、郵品錢幣、珠寶首飾、名家紫砂壺等為代表的雜項門類逐漸在藝術品市場脫穎而出,拍賣價格逐年攀升。
雜項類在今年中國藝術品春季拍賣中異彩紛呈,很多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拓寬經營范圍,推出新的拍場亮點。其中古琴、古典家具、郵品錢幣等尤為突出。
2011年春拍,10家公司的古典家具成交120件(套),成交額為42239.5萬元;郵品錢幣成交8013件(套),成交額33801.94萬元;古籍善本成交1488件(套),成交額17674.45萬元。另外,古琴成交21185.8萬元;佛教藝術成交14202.16萬元;銅鏡成交9243.13萬元。均比去年有較大突破。
今春最具影響力的雜項拍品應屬于王世襄舊藏的“唐琴‘大圣遺音’”,此琴在2003年出現在中國嘉德秋拍,當時成交額僅為891萬元,而今以11500萬元成交,不到十年,竟達十余倍的漲幅。而北京華辰的“宋—元仲尼式虎嘯琴”和“元仲尼式朱致遠琴”也分別以6555萬元和2415萬元的高價成交。
古典家具方面,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均推出古典家具專場,特別是中國嘉德推出的兩個家具專場均以100%的成交率拍出,其中“讀往會心-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專場成交額高達24790.55萬元。此外,北京匡時推出的“清代宮廷紫檀家具專場”,成交率也達87.5%,成交5715.5萬元,其中有兩件紫檀家具都超過一千萬元。
郵品錢幣方面,今年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誠軒三家公司共推出13個專場,成交8013件(套),成交率為85.39%,成交額達33801.94萬元,為歷年最高。
三、高端拍品和精品專場迭出不窮
在市場火熱的狀態(tài)下,各大拍賣公司在高端文物征集上都下了極大的功夫,藏家和投資者也愿意在現階段的高價位時期拋售。 2011年春拍,10家拍賣公司單件拍品成交額超過百萬元的竟達3090件之多,比2010年春拍的數量多了一倍以上;這3090件拍品中超過一千萬元的有318件,超過五千萬元的有20件,超過億元的有6件。這是我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十九年來,單季精品文物數量最多的一年。
(一)億元拍品
中國嘉德2件,(1)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0萬元成交,創(chuàng)中國近現代書畫世界紀錄,遠遠高于去年以1.71億元創(chuàng)下近現代書畫世界紀錄的徐悲鴻《巴人汲水土》;(2)王世襄先生舊藏的“唐 ‘大圣遺音’伏羲式琴”以11500萬元成交。
北京保利2件:(1)王蒙《稚川移居圖》以40250萬元成交,為目前成交價最高的古代繪畫作品;(2)吳冠中《獅子林》以11500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中國現當代藝術拍賣新紀錄。
西泠印社1件,是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這張作品曾在2005年中貿圣佳春拍上以2860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任伯年個人書畫記錄。如今時隔6年,更以16675萬元再次創(chuàng)下任伯年個人紀錄,漲幅近6倍。
北京榮寶1件,是過云樓舊藏的《吳門雅集》二十四開冊頁,以14873.6萬元成交,是本年度春拍場上首件成交額超億元的拍品。
(二)五千萬至一億元的拍品
屬于器物類的有4件:北京保利的“清乾隆黃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清乾隆御制寶石藍地洋彩蓮花如意萬代尊”、“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分別以5980萬元、7015萬元、7820萬元成交;還有北京華辰的“宋-元 仲尼式虎嘯琴”以6555萬元成交。
屬于書畫類的有10件:中國嘉德的齊白石《花鳥四屏》、陳逸飛《山地風》、黃胄《馴馬圖》、乾隆皇帝《妙法蓮華經》分別以9200萬元、8165萬元、6037.5萬元、5577.5萬元成交;北京保利的吳冠中《木槿》、齊白石《草蟲冊頁十六開》、吳彬《溪云初起圖》、張大千《晴靄仙閣》分別以6325萬元、6210萬元、5175萬元、5405萬元成交;北京翰海的齊白石《山水》、八大山人《書畫合璧》分別以7130萬元、6325萬元成交。
(三)主要的創(chuàng)記錄拍品
1、中國嘉德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以42550萬元創(chuàng)近現代書畫世界紀錄。
2、中國嘉德的陳逸飛《山地風》再度刷新中國油畫世界紀錄。該作品曾于1994年中國嘉德秋拍上以286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造了當時中國油畫的世界紀錄,十七年后再度現身。
3、中國嘉德的“陶叔獻輯兩漢策要十二卷”以4830萬元創(chuàng)出中國古籍拍賣世界紀錄。
4、中國嘉德的“明逾滿月”跑獸鏡以987萬元創(chuàng)銅鏡拍賣世界紀錄。
5、北京保利的吳冠中《獅子林》以11500萬元創(chuàng)中國現當代藝術世界紀錄。
6、北京保利的“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鐘”以7820萬元創(chuàng)中國宮廷鐘表拍賣世界紀錄。
7、西泠印社的吳德昇“青史香塵”玉雕以1035萬元創(chuàng)中國當代玉雕最高拍賣記錄。
8、西泠印社的任伯年《華祝三多圖》以16675萬元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記錄。
9、中國嘉德的黃胄《馴馬圖》以60375萬元創(chuàng)畫家個人成交記錄。
10、北京翰海的黃賓虹《黃山湯口》以4772萬元創(chuàng)畫家個人拍賣紀錄。
11、北京匡時的鄭板橋《竹石蘭蕙圖》繼中國嘉德以4370萬元成交的《行書詩翰》后,以4600萬元的成交價再次刷新記錄。
12、中國嘉德的謝稚柳《仿宋山水花鳥冊》以4600萬元創(chuàng)出畫家個人成交紀錄。
13、北京保利的周思聰《同胞、漢奸和狗》以1725萬元刷新個人拍賣紀錄。
在精品專場方面,此次春拍10家公司218個專場里成交率100%的共有34個,占15.6%。這些精品專場主要分幾類情況。
第一,名家收藏專場。如中國嘉德的中行廬藏畫專場、秋齋藏畫專場、我見青山多嫵媚-新加坡藏陸儼少精品五件專場、真如精舍藏畫專場、紫泥公社藏現當代紫砂臻品專場、讀往會心-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專場和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專場;北京保利的好藏之——郭瑞騰博士藏中國傳統(tǒng)書畫夜場和“集粹樓”藏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北京翰海的溯本尋源—孫佩蒼家族收藏徐悲鴻油畫珍品專場、小雅觀心—趙慶偉藏插畫連環(huán)畫手稿專場和金粟神光—比利時私人珍藏佛造像專場;北京華辰的竹韻軒藏中國書畫專場、和谷余音—冉氏書廬藏中國書畫專場;上海朵云軒的寥天樓書畫專場;西泠印社的閑居堂藏中國書畫專場。
第二,重要歷史名品。如中國嘉德的儷松最珍-唐琴“大圣遺音”專場;北京保利的白石三珍專場、稚川移居圖專場和乾隆巴洛克——清宮御制鐘表與洋彩如意萬代尊;北京榮寶的吳門雅集專場和黃胄《牧馬圖》專場。
第三,精品集珍。如中國嘉德的凝望百年 政壇、文壇、藝壇名人翰墨留韻專場;北京保利的現當代中國書畫夜場——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專場、“渡海三家”海外集珍近現代書畫夜場和南方之美,零聚兕觥——海外藏犀角雕刻珍品;北京翰海的翰海重要書畫古董夜場;中貿圣佳的名家書法屏聯專場(二);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 歷代名硯專場和文房清玩近現代名家雕刻專場。
第四,新門類拍品。如中國嘉德的承古抱今-明式庋具精品;北京保利的古董車專場;中貿圣佳的五糧液72度藍釉封壇酒;西泠印社的上海世博會321個場館全套999金印整體專拍。
名家收藏、歷史名品、精品集珍專場的可靠性效應和品牌性效應會在以后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越演越強,因為在藝術品市場里,藝術品投資者和投資機構越來越多,在他們面前,風險控制是首要任務,對于鑒定技術不成熟和鑒定體系混亂的當下,他們必定選擇來源可靠作品作為購買對象。再者,所有以投資為目的的購買行為都希望其購買物品和購買行為本身具備一定品牌效應和新聞效應,這有利于物品價值的再度提升和作品的轉手。
四、進一步獲得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世界主導權
2009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升溫,我國藝術精品單價邁入億元時代,內地拍賣企業(yè)成交額紛紛趕超國際拍賣公司。由此看來,無論是成交量還是高端拍品的檔次,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國際主導權已經轉移到中國,北京也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后成為全球四大藝術品拍賣中心之一。
今年歐洲藝術博覽會(TheEuropean Fine Art Fair,簡稱為TEFAF)在全球發(fā)布《全球藝術市場報告》,《報告》中稱中國藝術市場正在強勢崛起,已躍居全球第二位。
從經濟發(fā)展上看,在過去5年當中,中國GDP增長高達10%上下,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等國家年均GDP增長不到2%??梢?,相對于西方發(fā)達國家,中國經濟的增長是非常強勁的,它將催生很多中產階級和富裕人群,這是藝術品這種奢侈品投資消費市場發(fā)展的源動力。另外,隨著我國文物藝術品價值投資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國際藏家、投資專家、國際拍賣行將聚焦在中國藝術品交易。因此,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將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在國際市場上獨領風騷。
五、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短期發(fā)展
截至發(fā)稿,今年中國大陸文物藝術品拍賣總額已超過300億元,相當于2009年一年的成績。預計本輪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的增長將會吸引后續(xù)更多的資金參與其中,特別是藝術基金的大量進入,從而繼續(xù)支撐市場行情的持續(xù)發(fā)展。
對于下一個階段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我們認為:
第一,藝術投資機構將大量進入,支持藝術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yè)的發(fā)展。近年,各大金融和投資機構紛紛成立藝術基金,在今年春拍上,很多令人乍舌的拍品都是被藝術基金拍得,它們的進入對藝術品價格的拉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這種雄厚資本的投資機構將逐步排擠主流市場上的個人買家,形成一個多元化結構的買方市場。另外,藝術品投資機構的出貨渠道一般也會選擇拍賣這種公開的形式,這將會給拍賣業(yè)再次創(chuàng)造市場。
但是,藝術投資機構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法律制度以及基金投資操作的規(guī)范性都有所欠缺。因此,拍賣業(yè)應該認真分析藝術金融來臨的利弊,堅守公開透明、誠實信用的行業(yè)原則,防范其利用金融市場慣用手段操縱藝術市場的風險,保護行業(yè)正常發(fā)展。
第二,在高端作品的拉動下,各品類市場將全面發(fā)展。近幾年來,市場的火爆性增長其實更多的是在于主要門類的知名作品,其他小門類以及非“明星”藝術珍品增長并不快。在主要門類的知名作品增長達到一定高度時,在一定程度上會拉動其他層次作品的上漲。同時,所有市場資金會更多地尋找下一個熱點,這也是符合一般的市場經濟規(guī)律。
第三,文物藝術品拍賣業(yè)需要“質變”。在這種高速膨脹的發(fā)展階段中,拍賣公司參差不齊。行業(yè)誠信體系建設問題成為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目前亟需解決的課題。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尤為重視,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在促進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發(fā)展上也已經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行業(yè)誠信體系建設、實現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上來,相繼出臺了《文物藝術品拍賣規(guī)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yè)自律公約》等行業(yè)標準和自律文件。因此,行業(yè)下一階段的發(fā)展方向應該要引導行業(yè)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引導企業(yè)更加規(guī)范化、標準化發(fā)展。
【編輯: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