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法國蓬皮杜中心超現(xiàn)實主義藏品展亮相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來源:99藝術網(wǎng)上海站 作者:張長收 2012-12-16

 

“電場:超越超現(xiàn)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開幕式現(xiàn)場

編者按:“電場:超越超現(xiàn)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于2012年12月15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七樓舉行。法國外交部法語及法語國家部長雅米娜·班貴珪、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女士、蓬皮杜中心主席阿蘭·瑟博、法國國家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阿爾弗萊德·帕克芒、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盧力捷、法國駐華文化參贊周子牧、上海文聯(lián)主席施大畏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在2012年12月15日(99藝術網(wǎng)上海站 張長收)下午3點,“電場:超越超現(xiàn)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三樓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蓬皮杜中心主席阿蘭·瑟博、法國國家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阿爾弗萊德·帕克芒、副館長狄迪耶·奧丹爵、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滕俊杰、上海市文聯(lián)主席施大畏、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建辦主任李向陽以及副主任龔彥。

此次展覽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季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蓬皮杜中心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大型展覽。展覽談判歷時近一年,主題及內(nèi)容由中法雙方共同商議而出,由法國國立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副館長狄迪耶·奧丹爵先生擔任策展人。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策展人狄迪耶·奧丹爵先生談到:“非常感謝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這次的合作不僅僅是呈現(xiàn)我們的藏品展,更重要的是提供給我們重新去發(fā)現(xiàn),重新去研究,重新去探索曾經(jīng)在20世紀對于法國、對于歐洲、對于世界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藝術浪潮,在這個浪潮漸漸退去的當下,它的價值何在。”

蓬皮杜中心主席阿蘭·瑟博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談到:法國蓬皮杜中心藏有六千余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近八萬件作品,居世界現(xiàn)當代藝術品收藏首列,圍繞超現(xiàn)實主義先鋒派的藏品是蓬皮杜館藏的瑰寶之一。

超現(xiàn)實主義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激蕩于歐洲的藝術浪潮。它提出的關于創(chuàng)作源泉、創(chuàng)作方法、創(chuàng)作目的等一系列問題,既是對當時社會制度和生存條件的懷疑,也是一場求新求變的“精神革命”。其美學觀點(如“無意識”、自動繪畫/書寫、共同創(chuàng)作等),影響至今。本次展出藏品共一百余件,年代從上世紀20年代超現(xiàn)實主義伊始跨越至今,類型涉及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建筑模型和手稿。展出包括米羅、畢加索、杜尚、恩斯特、馬格利特、曼雷、阿曼、基彭貝爾格、凱撒、史波耶里、杜布菲、巴塞里茲、里希特、波爾克、古爾斯基、菲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波坦斯基、巴爾代薩里等大師的作品。最大尺幅的作品為弗蘭克·斯特拉1994年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再現(xiàn)自己以往作品中的圖案的9.6米長丙烯畫作《波倫布》,以及讓·杜布菲1984年為威尼斯雙年展法國館而作的8米長的《萬物之理》。

“電場:超越超現(xiàn)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在展覽現(xiàn)場,此次展覽的中方負責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建辦的副主任龔彥女士接受了99藝術網(wǎng)的采訪,她坦言:這次展覽的舉辦來之不易,在一年以前就已經(jīng)跟蓬皮杜中心的負責人商談過此事,而當時還未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雛形,那時候這個地方還是一片廢墟。而當上海雙年展一開幕,就已經(jīng)讓蓬皮杜中心的負責人嘖嘖稱奇,于是舉辦的日期就很快定下來了。此次展覽的藏品有120余件,其中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是由蓬皮杜中心提議展出的。包括這一代藝術家中的佼佼者,也包括深受超現(xiàn)實主義影響的藝術家們。圍繞著陳箴的代表作《圓桌》,展覽向上海觀眾展出蔡國強王度、黃永砯、張洹、嚴培明的作品。

如何在當下看待超現(xiàn)實主義的詩意特征,是此次展覽的初衷。展覽的標題源自1919年安德烈·布勒東與菲利普·蘇波合著的第一部超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磁場》,同時也與展覽場地交相輝映(昔日的發(fā)電廠改建為今天的博物館)。

展覽以阿爾及利亞裔法國藝術家讓-米歇爾·阿爾貝羅拉的壁畫《來自馬塞爾的問候》拉開帷幕。壁畫中央寫著一句話:“一切都會好的”?!秮碜择R塞爾的問候》直接借用馬塞爾·杜尚的作品《大玻璃》中的元素,將其重新安置在夢幻般的語境中,同時采用漫畫的形式。丁丁和杜尚“平起平坐”,前衛(wèi)的參照物因此變得通俗,藝術家致力于表現(xiàn)繪畫中角色的游戲,而不是簡單的自由組合。作品因此成為“背景”,藝術史粉墨登場。

展覽分為六個部分:相遇、詩的物象、夜、自動主義、愛神、文象。每個部分均由一系列超現(xiàn)實主義名作引入,并延伸至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第一部分名為“相遇”。我們將從超現(xiàn)實主義者們發(fā)明的“精美的尸體”游戲以及馬克思·恩斯特的版畫拼貼起程,對“拼貼”進行一次全景式的考古與再發(fā)現(xiàn)。第二部分名為“詩的物象”。1929年,安德烈·布勒東在其《第二次超現(xiàn)實主義宣言》中提出了“應對真實”的緊迫性,而“創(chuàng)造能適應新需求的物件”是超現(xiàn)實主義者們對此的回應。在這個版塊中,被布勒東視為首批超現(xiàn)實實物作品的杜尚的現(xiàn)成品,將帶領觀眾領略日常物件在當代藝術中的運用。有意思的是,其中的一件作品《瓶架》與正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底樓入口處展出的黃永砯的作品以及三樓露西+喬治·奧塔《奧塔水凈化處理廠》中的瓶架遙相呼應。

一組喬治·布拉塞的巴黎夜景攝影作品把我們帶入這樣一個夜晚:燭光、路燈,劃破夜幕的焰火(蔡國強《爆破作品選》、古爾斯基《麥當娜I》),這是展覽的第三部分 “夜”。緊接著的是展覽的第四部分“自動主義”。無論是表現(xiàn)主義還是書法,書寫作為一種敏捷的痕跡對藝術家們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這里將展出米羅、斯特拉、杜布菲、里希特、巴塞里茲的大型作品。

“如果您喜愛愛情,您就會喜愛超現(xiàn)實主義”,安德烈·布勒東曾這樣寫道。愛與欲,一直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重要內(nèi)核。在第五部分“愛神”中,我們將看到珍貴的漢斯·貝爾默《玩偶的游戲》系列。這位德國藝術家在上世紀30年代受到一個16世紀木偶的啟發(fā),制作了一系列著名的球體關節(jié)人形玩偶。安德烈·拉佛瑞的《借鑒1°瀑布2°煤氣燈》是對杜尚遺作的“重讀”。垂死的“新娘”的手中舉著一盞孤獨的煤氣燈,照亮私密的身體:它即是晦暗的欲望的對象,又是偷窺者眼睛的象征。 “文象”——第六部分的標題,也是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雷內(nèi)·馬格利特那篇著名文章《文字和圖像》的標題。在此版塊中,觀眾將通過羅伊·利希滕斯坦、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羅伯特·康博、雷蒙德·培德邦、張洹等藝術家的作品經(jīng)歷文本和圖像的游戲,系統(tǒng)地體味藝術家為思考提供的修辭學表現(xiàn)形式。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延續(xù)至2013年3月15日。據(jù)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建辦副主任龔彥透露:明年5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迎來安迪沃霍爾的個展,作品達380余件,藝術愛好者又可大飽眼福。99藝術網(wǎng)也將時刻關注展覽的動態(tài),敬請期待。

“電場:超越超現(xiàn)實——法國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展覽現(xiàn)場

開幕酒會現(xiàn)場

巴勃羅·畢加索《躺在藍色沙發(fā)上的女子》

安迪·沃霍爾《大電椅》

阿曼《家,甜蜜的家》

阿曼《享受人生》

艾豪《波洛克的背景》

艾豪《給波爾布特》

安德烈·拉佛瑞《借鑒1°瀑布2°煤氣燈》

丹尼爾·史波耶里《淋浴》

弗拉迪米爾·杜博薩斯基、亞歷山大·維諾格拉多夫《草地上的午餐》

格哈德·里希特《六月第527號》

黃永砯《夢娜-芬奇》

杰拉爾·德尚《夏特的碎布-胸衣玫瑰》

凱撒《墻體壓縮》

馬塞爾·杜尚《瓶架》

馬歇爾·雷斯《日本制造-大宮女》

米莫·羅泰拉《蝙蝠俠》

喬治·巴塞利茲《奧勒姆女子肖像II》

讓·赫里雍《跳蚤市場》

王度《吻》

亞蘭·賈各《蓋比艾絲特》

約爾格·伊門道夫《世界森林》


【編輯:張長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