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之夜 大放異彩
大觀之夜 大放異彩
大觀之夜 大放異彩
5月18日,中國嘉德2014春拍(中國嘉德2014春拍文化盛筵)進入第二天。正值中國嘉德成立21周年,現(xiàn)場繼續(xù)2014年5月17日火爆之勢,高潮迭起,大觀之夜(嘉德2014春拍“大觀”獲7.48億),大放異彩,成交額7.5億元。黃賓虹92歲巨制《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創(chuàng)黃賓虹畫作拍賣價格新紀錄。陳少梅1945年作《西園雅集圖》以2127.5萬元成交,創(chuàng)畫家作品拍賣價格新紀錄。
中國嘉德總裁助理兼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女士表示,大家鐘愛精品,市場反響不錯,成交價格令人欣喜,市場越來越走向良性循環(huán)。中國嘉德一直以來感謝新老藏家的大力支持,彼此之間充滿了信任,這是我們最為驕傲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繼續(xù)支持并關注嘉德。
【通缽堂】
“通缽堂藏畫”專場,于本季大觀之夜率先亮相,呈現(xiàn)16件拍品。本場量雖小,質量卻極精,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黃胄、潘天壽等近現(xiàn)代畫壇中的名手各有扛鼎力作現(xiàn)身。本場一經起拍,便受到買家們的熱烈追捧,最終取得成交率100%,總成交額6457.25萬元。拍賣師張相佑獲得白手套。
李可染1984年作《秋光薄暮》以632萬元成交。整幅水墨淋漓,氤氳彌漫。畫幅上方長題,錯落有致,極富節(jié)奏感。“水面晴霞石上苔,層層疊疊畫中開。幽人戀看秋光好,薄暮依然未肯回。”此為石濤題畫詩,李可染于此借用,乃以心中之境遙望大滌子,是致敬,更是自信。
王雪濤《孔雀》寫孔雀矗立枝頭,設色明快,形象靈動秀麗,雖雅而非孤芳自賞,雖俗而絕非俏媚,以586.5萬元成交。市場所見王雪濤多以小幅居多,如此四尺整紙?zhí)没手鳎湟援嫾译p題,確為致精致稀。
《桐廬紀游》為黃賓虹紀游寫生之作,以575萬元成交。此幅用墨厚重華滋,且用銅器的紅斑綠銹入畫,玄妙天成,線條古澀,變化多端。山間的石壁、溪流、房屋等都是小處著筆細致處理,布局清晰合理相當符合自然規(guī)律,增強了畫面的豐富性與可讀性,整體看上去大氣磅礴而不失于色彩的對比關系。
董壽平《黃山秋色》以563.5萬元成交。該作以黃山秋景入畫,色彩斑斕,筆墨所至,風生云起。近處濃墨寫出怪石虬松,放眼望去則是一片云海。山間紅樹點點,意趣橫生。遠景的山巒則掩映在白茫茫的云海之中。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地徜徉黃山之間,腳踏云朵,山高天低,這是“臥游”山水所達到的極致佳境。
《紫藤》為齊白石1923年之作,以483萬元成交。該作畫面繁而不亂,秩序井然,正是“隨意筆縱橫,人眼聽我手”。右下空白處夏壽田篆書長題,與藤花的繁密相映成趣,愈加增加了整體畫面的構成感。上款渭臣或為民國資政項驤 (1879-1944),瑞安人,是瑞安首位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并獲碩士學位。宣統(tǒng)元年參加清廷留學生廷試得進士,次年殿試得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民國成立后,曾任財政部次長,鹽務署長及全國鹽務稽核總辦等職。
齊白石 《花蟲人物冊》
齊白石《早年花鳥冊》
【齊家萬象】
2014春拍大觀之夜,為紀念齊白石誕辰150 周年,特別策劃推出“大觀o齊家萬象”專場,一共集納了28件重要齊白石作品,涵蓋了畫家不同時期,涉及到花鳥、山水、人物題材,且大多為秘藏多年首現(xiàn)拍場,受到各界藏家的熱烈歡迎,場中買氣旺盛,高潮迭起,最終取得成交率93%,總成交額1.932億元。
本場中,老舍舊藏齊白石最為矚目,兩本冊頁堪稱絕品?!痘ㄏx人物冊》十二開,為齊白石八十五歲藝術鼎盛期所作,涵蓋多種題材,實為集精之作,以4197.5萬元成交。多幅以花卉搭配草蟲,葫蘆、南瓜、荷花,生機飽滿,螞蚱、蜻蜓、蝴蝶棲息其間,各具情態(tài),構圖虛實相宜,均衡自然。除牽牛玉蘭,風姿綽約,芋頭白菜,鄉(xiāng)間風物,更有一開無量壽佛,和衣側坐,面容沉靜,焚香裊裊,坐忘心齋。后頁應友人索題:“得者如平泉莊之木石,子子孫孫不得與人。”可見其自珍自足之意。
另一冊同為老舍先生舊藏的《早年花鳥冊》,可作為對畫家風格技法追溯比照的絕佳素材,兩相映照,淵源得見,以920萬元成交。此冊題材多樣,毛栗佛手,鳥鳴魚肥,世間無物非詩畫之料也。末頁自題,“白石九十五歲重見于京華”,或可想見,這一多年以后的再次得見,或者有經年累月對自然做無窮發(fā)掘后的釋然,抑或感受到過往時間撲面而來,重迭錯落的交響。
《紅鶴》為齊白石癸酉(1933 年)八月,時居舊京,寄贈松岑先生之作,類型罕見,極其經典,經過場中數(shù)路買家激烈競爭,最終以3680萬元成交。金松岑為清末民初國學大師,其創(chuàng)辦的學校中許多學生均為各界杰出英才,如柳亞子、王佩諍、潘光旦、費孝通等。朱鶴用筆重拙,墨氣渾融,畫格平正見奇,實乃為神交之友精心所作
本場首件拍品《和平》以1667.5萬元成交。此作為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第745號拍品,以諧音寓意入畫,荷花高瓶的元素各具意趣,饒有古意,所鈐“人長壽”大印亦為同一朱印,均押于畫面右下,交相呼應,堪為“和平”雙璧。
《大福o行書七言聯(lián)》為白石老人寫畫,后啟功先生見圖作聯(lián)相配,以954.5萬元成交。畫中老人神貌灑脫,衣紋流暢,一改常見的恣縱拙重,這種變化,與白石趨于平正而內含畫意的行書有相當關系。把畫與款題書法作一比較,就能體察到兩者用筆風致上一致性。
【近現(xiàn)代書畫珍品】
本季大觀之夜的近現(xiàn)代書畫部分,一共匯集了近40件名家巨制,普遍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和藝術性,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成交率85%,總成交額3.92億元。
《南高峰小景》
黃賓虹92歲巨制《南高峰小景》為黃賓虹92歲畫贈章伯鈞之作,以6267.5萬元成交,創(chuàng)黃賓虹畫作拍賣價格新紀錄。該畫筆墨秀潤而結構精嚴,諸種意象安排妥貼,重巒幽谷、密林陡壑、隱舍懸瀑、岫云山徑,層次頗多,但畫面仍氣脈貫通,清妍秀潤而意趣生動,繁密處不能容針、疏空處幾可跑馬,對于畫面結構的調控和尺度的拿捏可謂妙到顛毫。
《南高峰小景》在幾逾十二尺的畫軸上繪寫西湖南高峰盛景,不求氣韻而氣韻自生,不求法備而萬法具備,堪稱賓虹公晚年師法造化的絕佳實踐。此幅畫家自署“九十二齡”,賓翁款署“九十二”者至為稀見,“九十二”歲大幅創(chuàng)作更是絕少。
張大千《仿趙大年湖山清夏圖》一代名件,為大千盛年青綠山水集大成之作,堪稱風華絕代,以4600萬元成交。此幅中景類似趙令穰湖天淼茫,一片融合的平遠小景,江水靈動,煙嵐迷蒙,使得中景虛實相生,韻味無窮,雖然題為“趙大年湖山清夏圖”,但經大千之手,已變得布陳豐滿,層巒疊嶂起來,成為典型的全景山水,與趙令穰的小景山水拉開距離。
傅抱石1944年金剛坡時期創(chuàng)作《夏山圖》,煌煌巨制,高近兩米,煙云滿紙,氣勢宏偉至極,以3220萬元成交。此幅《夏山圖》取唐人詩意,盡得天地蒼茫雄渾之概,極富“紀念碑式”山水的宏偉氣質。傅抱石把畫幅大半都布置成重重的山巒,形成鋪天蓋地的磅礴氣勢。但在這一大塊如“黑云壓城”般的“結構”里,卻有層次,有脈絡。
陳少梅《西園雅集圖》2127.5萬元成交
陳少梅1945年作《西園雅集圖》以2127.5萬元成交,創(chuàng)畫家作品拍賣價格新紀錄。此圖為陳少梅傳世畫跡中的悉力之作,全圖人物共二十一人,共分五組,隨景物的布置錯落第推,是陳少梅人物畫的代表作和明世之作,充分體現(xiàn)了他駕馭復雜構圖和處理眾多人物的出色才具。
來自重要私人珍藏的8件吳冠中創(chuàng)作堪稱難得。吳冠中作品向來為市場所重,此次集結呈現(xiàn)8張創(chuàng)作,尤為重要。這8張吳冠中都是90年中后期畫家的精心創(chuàng)作,體系化地勾勒出畫家從具象世界向抽象世界轉變的脈絡。8件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荷塘》以1782.5萬元成交,《野藤明珠》以1437.5萬元成交。
此季大觀我們首次引入當代畫家的創(chuàng)作型作品,潘公凱長逾六米的巨幅創(chuàng)作《月初墮》尤為矚目,此作幾乎參加畫家所有重要個展,是代表畫家水墨現(xiàn)代化探索的重要范例,以1518萬元成交。
王鑒《仿古山水》2702.5萬元成交
【古代書畫珍品】
本季大觀之夜的古代書畫部分,遴選13件繪畫、6件書法,陣容齊整,氣勢撼人。王鑒《仿古山水》以2702.5萬元成交。此冊雖云仿宋元諸家,但溫潤秀麗已全然是其自家面目。王氏愈到晚年畫筆益尖細嚴密,與他人愈老愈蒼拙簡率的常態(tài)有別。此冊即如此,雖已七十八歲高齡,但幅幅精謹,尤以“摹千里”、“仿松雪”諸幅,青綠重彩,五色紛呈,而不失其雅致為難能。
王翚《竹塢幽居》以1667.5萬元成交。該幅為其41歲時所以作,正是精力彌滿,功力與才華互為映發(fā)之藝術成熟期。此圖自云仿劉松年,疊嶂重嶺,茂林花竹與曲徑鳴泉相映,元氣渾淪,氣脈相貫;筆墨秀潤,精致入微而不落屑碎;青綠設色,雅潔明凈,然蒼厚恬靜,絕無俗韻及板刻之病,是其極精之作。上方空處有王時敏長題,稱其“超逸高妙,真藝林絕致,今古罕二”。可謂推重至極矣!此頃,時敏已逾古稀,畫壇推為宗師,雖有偏愛之情,然亦非諛言。此幀保存精良,絹色如新,神采煥然,曾經近代瓷器鑒藏大家太倉仇炎之所有,后歸揚州文物商店。
【四海集珍】
18日上午舉槌,并一直持續(xù)到傍晚的“四海集珍”專場,取意集名家畫作以四海,廣播人間至情于世間。專場涉及三大板塊,其一為摯愛親朋收藏名家作品;其二為懷念名家專題;其三為寓目活色專題。本場拍品因遴選之精,意趣之妙,獲得了廣大藏家的認可,交投活躍,最終取得成交率84%,成交額1.46億元的佳績。
本場中,齊白石《菊花蜻蜓》是其晚年所作,筆墨老辣,以437萬元成交。黃賓虹、黃曉汀、汪錕、吳琴木《山水四屏》是四家合作之精品,頗為難得,以402.5萬元成交。齊白石《桂花玉兔》為1951年為北京書畫界發(fā)起聯(lián)合組織“抗美援朝義賣會”所繪,以322萬元成交。
此外,張大千《仿董北苑瀟湘圖》以310.5萬元成交,于右任《草書六言聯(lián)》、陸儼少《書畫合璧卷》均以264.5萬元成交。
瓷器板塊精彩迭現(xiàn)
5月18日,本季春拍瓷器板塊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珍玩-瓷器玉器煙壺織繡”、“宮廷瓷玉珍萃”、“般若妙景-金銅佛造像精品”五大專場依次舉槌。其中“顧景舟制 九頭詠梅茶具”以高價成交;“清乾隆 白玉雕五龍紋筆洗”以1495萬元成交;“清乾隆 粉青釉靈芝夔龍紋貫耳瓶”以782萬元成交。
中國嘉德瓷器負責人劉越表示,紫砂部分最出彩的是當代紫砂部分的“顧景舟制九頭詠梅茶具”,因為它是市場上流通的唯一一套顧景舟花貨作品,且是成套組的九頭精品,所以成為市場上收藏顧景舟紫砂的藏家都夢寐以求的品種;加之顧景舟又是當代紫砂界的泰斗,這兩個因素是大家如此關注它的原因。老壺部分,“清乾隆 楊季元制萼怡齋款彩泥堆繪長方盆”拍出368萬元,也是少有的高價,由于楊季元是古代制壺的大師。本季春拍,瓷玉類拍品中的精品成交狀況理想。精品官窯瓷器和宮廷玉器,一直以來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只要露面,必被藏家追逐,必會出現(xiàn)高成交價和高成交率,這也是多年來瓷玉類市場能夠一直保持穩(wěn)中有升的主要原因。
【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
率先舉槌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專場,匯集了從明末清初巨匠遺珍、清三代茗壺,到嘉道文人壺、同光玉成窯,乃至民國初期名家精品近百件。
“清乾隆 楊季元制萼怡齋款彩泥堆繪長方盆”或為楊季元彩泥堆繪盆具傳世孤品,受到數(shù)路藏家關注,折本場桂冠。最終以368萬元成交,創(chuàng)紫砂拍賣紀錄。該盆呈馬槽形,器口飾以回紋一圈,底足外撇作如意云頭,制作工整有致。紫砂泥胎呈赭紅色,俗稱“桃花泥”,彩色泥繪并堆砌于器身兩側外壁,整器秀氣高雅。兩面分別以彩泥繪制山水及蘆雁圖,畫意頗似明代文征明《木涇幽居圖》,氣韻幽靜而又意境深遠,追求平靜、空曠、明快、清冷的審美要求。
本器山水畫面壓腳鈐“楊季元制”,底款“萼怡齋”,傳世所見“萼怡齋”款紫砂器皆屬泥繪精品,此種堆繪工藝為紫砂上乘裝飾手法,多見于宮廷御用紫砂器上。本器尺寸略小,應是書齋盆景用器,且用料考究、畫意雋永、畫工精湛,可謂是色堆泥繪作品中之傳世佳作,據(jù)目前相關出版物,未有發(fā)現(xiàn)此類盆器,僅與上海私人珍藏一件《楊季初白泥彩繪山水飾足馬槽盆》相似。
“清道光 朱石梅制白泥西廂記長方壺”,以精煉白泥制成,通景泥繪堆塑西廂記場景,畫面氣韻生動,章法布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189.75萬元成交。此壺的堆塑手法更與道光時期陳國治和王炳榮的雕瓷工藝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這類高浮雕形式的工藝罕見于紫砂壺上,“石梅摹古”,印款金石味十足,傳世所見朱石梅作品,用印考究,足見朱氏在金石書畫上的全面素養(yǎng)。畫意取《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表現(xiàn)崔鶯鶯和張君瑞的離愁別恨,反映“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的送別主題。
【紫泥春華-近現(xiàn)代紫砂臻品】
隨后舉槌的“紫泥春華-近現(xiàn)代紫砂臻品”專場,由“顧景舟制 九頭詠梅茶具”領銜,匯集了紫砂七老力作、當代工美大師代表作等四海藏家之珍匱秘玩近百件,陣容齊整,學術性強,獲得藏家青睞,總成交額3930.93萬元。“顧景舟制 九頭詠梅茶具”是本場重中之重,拍前備受關注,最終以高價成交。
“顧景舟制 九頭詠梅茶具”以梅干為造型設計,壺嘴呈喇叭式,出水點注順勢而出,遒勁有力;壺把乘勢而起,蜿蜒蒼勁,端拿舒適。壺身點綴朵朵梅花,花瓣塊面飽滿,紋路清晰,雕塑技藝高超,氣韻高雅。顧景舟大師一生創(chuàng)作的近百個品種中,絕大多數(shù)為光貨,花貨極為珍稀罕見,“九頭詠梅茶具”完整呈現(xiàn)出顧景舟經營花貨的風格與功力。顧景舟的作品主要以單壺為主,連杯的套組較為少見,此套“詠梅茶具”多達九頭之多,彌足珍貴。
“九頭詠梅茶具”是藝術市場中少數(shù)曾被文博單位典藏過的顧景舟作品。這套作品自1970年代完成后,一直展示于宜興紫砂廠陳列室,作為當代紫砂的指針性作品,顧老亦多次在陪同貴賓參訪時,介紹自己的得意之作。直到1996年由于陶瓷公司體制調整,這套珍品才經過紫砂廠,輾轉為臺灣某重要收藏家庋藏,近二十年來均被妥善保存于銀行保險庫中,完整如新。中國嘉德為求慎重,悉心求證,前后拜訪了周桂珍大師、高振宇教授、顧老家屬等人,以最嚴謹?shù)膽B(tài)度面對這套重要珍寶。
此外,“顧景舟制 供春壺”以345萬元成交,列本場第二位。該壺附潘持平證書、附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參展證書。
清乾隆 白玉雕五龍紋筆洗 1495萬元成交
【宮廷瓷玉珍萃】
“宮廷瓷玉珍萃”專場,甄選16件明清官窯瓷器及宮廷玉雕,每一件藏品無不彰顯出明清盛世之際精湛的制瓷工藝和“乾隆工”的特色,最終取得成交率81%,總成交額5002.5萬元的佳績。
本場中,“清乾隆 白玉雕五龍紋筆洗”以1495萬元成交,奪本場頭籌。該筆洗選材絕佳,白玉作洗,質地凝白,色澤均勻,冰肌玉骨,蘊藉寒霜。器形洗練規(guī)矩,法度嚴謹,構圖繁而不亂,顯示出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感,氣勢恢宏又肅穆沉靜。整器造型雍容端莊,曲線婉轉流暢,結構嚴謹有度,形制典雅,彰顯出至尊無上的皇家氣息,堪為清宮同類作品中之翹楚。
“清乾隆 粉青釉靈芝夔龍紋貫耳瓶”造型貴重端莊,通體敷施粉青釉,淡雅嬌嫩、瑩潤如玉,極見勻凈雅靚之致。腹部暗刻纏枝花卉紋,凸起的桃形開光內淺浮雕主題紋飾翠竹靈芝圖,格調甚高。該器最終以782萬元成交。
此外,“明永樂 青花石榴花紋菱口盤”全器青花使用蘇麻離青,呈色濃艷,釉面紋飾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并有錫光,時代特征顯著,以460萬元成交。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海浪紋折沿盤” 青花色澤鮮艷,繪畫流暢,線條流暢細膩,富于層次感,為同類器之精品佳作,以345萬元成交。
“清乾隆 松石綠地粉彩螭龍番蓮紋長方花盆一對”,以230萬元成交。全器滿飾松石綠釉為地,色澤純正,溫厚肥腴,勻凈光潤,瑰麗瑩澤?;ㄅ杩谘孛杞穑\紅點連珠綴飾,折沿以青花繪回紋錦地一周。此器最為別致的是運用了描金勾線填彩的技法,增加了粉彩瓷器在色彩對比上的美感,是乾隆粉彩的稀有品種。
【珍玩-瓷器玉器煙壺織繡】
“珍玩-瓷器玉器煙壺織繡”專場中,“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連托八吉祥紋罐 “以345萬元成交,是極為少見的明初官窯精品。造型端莊,發(fā)色沉穩(wěn),通身四層紋飾,主題紋飾纏枝蓮花托八吉祥,筆意流暢生動。罐底部無釉,胎質縝密。
“清光緒 白玉雕獸面紋雙鳳耳瓶” 以白玉大料制成,瓶身飾上古青銅器常用之獸面紋,是清宮仿古玉中的上乘之作,以230萬元成交。
“清雍正 斗彩團花內粉彩團蝶盤一對(詹興祥加粉彩)”,以126.5萬元成交。此盤較之其他同時期斗彩器不同的地方,是其盤內光素白釉之上加以粉彩團花蝶的形式點綴。彩蝶雙雙相向而飛,百花朵朵,點綴其間,形成團花蝶紋五組。
本場織繡部分,“清乾隆 藍地彩繡花鳥掛屏一對”,施針細膩,色彩柔和,無論構圖、亦或設色,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一對清乾隆刺繡花鳥圖軸,極為相近,可為參考,應為同時期清宮陳設品,以78.2萬元成交。
鼻煙壺部分,“清乾隆 白玉御制詩文梅花圖煙壺”選用青白玉,取乾隆扁式造型,敞口,橢圓形足,兩面開光,一面雕刻梅花,一面隸書題寫御制七言詩一首,以36.8萬元成交。該鼻煙壺具有典型的造辦處掏膛特征,即掏膛極精,但底部略厚。
明永樂 大明永樂年施款 銅鎏金四臂觀音 1092.5萬元成交
般若妙景 成績斐然
5月18日舉槌的“般若妙景-金銅佛造像精品”專場,精心挑選了來自海內外收藏家珍藏的百余尊漢藏金銅佛造像,充分反映了漢藏各個時期重要風格流派的藝術風貌。經典的拍品,可靠的來源,得到了各界藏家的認可,總成交率超過90%,成績斐然。
“明永樂 大明永樂年施款 銅鎏金四臂觀音”以1092.5萬元成交,為本場最高價。此尊結全跏跌坐于蓮花寶座之上。主臂雙手合十,左上手執(zhí)蓮花,右上手持念珠。頭戴花冠,頂盤橫髻,寶珠頂嚴。耳垂圓珰,余發(fā)垂肩,耳際寶繒飛揚。面相方正,神態(tài)安祥。上身雙肩搭帔帛,胸前飾項圈、長鏈,下身著長裙,腰帶束帶。帔帛及裙子皆用寫實手法表現(xiàn),給人以強烈的絲織物感覺。束腰仰覆式蓮花座,上下緣飾有連珠紋,蓮花瓣飽滿而修長。蓮座上刻有“大明永樂年施”楷書款,座底有均勻的八個剁口,體現(xiàn)出永樂宮廷造像的鮮明特點。
本場中有多件永宣風格的佛像都獲得高價成交,例如15世紀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以414萬元成交。此尊大威德金剛雕刻細致,通體鎏金。怖畏九頭,代表九種鎮(zhèn)壓閻王的契經。身裸露,以蛇為飾,環(huán)繞其身,腰圍瓔珞,繁復華麗,乃15世紀前后所鑄同類佛像的顯著特征。
“清乾隆 棉布礦物顏料彌勒菩薩唐卡”以高出估價20多倍的241.5萬元成交。清宮檔案中,負責繪畫唐卡、佛經以及其他法事的喇嘛通常稱為“畫佛像喇嘛”,宮中唐卡即是由他們在中正殿起稿,經呈御覽,得到皇上的認可,或者乾隆帝提出修改意見改正以后,正式繪制出來。宮中繪畫唐卡的布料使用與西藏有明顯的不同,西藏用白色棉布或麻布為主;宮中用料明顯較廣,有西洋布、絹、細棉布等。
【編輯: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