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萊茵河Ⅱ》
攝影進入藝術拍賣市場的時間并不算太晚,但真正被內(nèi)地的藏家所重視,還要算是2011年11月8日,著名攝影家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拍攝于1999年的《萊茵河Ⅱ》,以433.8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當時許多媒體都以“世界上最貴的一張照片”為題介紹了這張作品,但是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張照片,更是一件影像藝術品。
之所以將其稱為一件藝術品,主要是因為其尺寸達到了長度385.5厘米、寬度207厘米、厚度6.2厘米,遠遠超出了一般作品的范疇。同時,古爾斯基花了幾個月的制作時間,包括后期電腦不斷修改,將原先照片中的一些人去除,使照片更加符合其創(chuàng)作的初衷。延續(xù)了他大畫幅的鮮明個性,有著古典風景畫般的華麗風格和莊嚴氣勢。
國外行情拉動內(nèi)地
自1971年蘇富比在倫敦舉行首場影像專場拍賣會以來,攝影作品的投資價值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同。曾經(jīng)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從影像作品的整體市場回報來看,從1990年7月至2008年1月,其整體漲幅在包括油畫、雕塑、當代藝術品和戰(zhàn)后藝術品等十大類中位居第一位,同時也跑贏了全球藝術品綜合價格指數(shù)。曾有機構(gòu)進行過分析,像愛德華·史泰欽的攝影作品《池塘月影》在1906年時售價是75美元,折算到2006年的價格是1500美元,而其在當年的拍賣價格則是293萬元,這種漲幅無疑是非??捎^的。
正是由于影像作品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的巨大價差,使得許多內(nèi)地知名的拍賣行紛紛介入到影像拍賣市場中,北京華辰拍賣是其中第一個“吃螃蟹”的。
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影像專場拍賣的開創(chuàng)者,華辰拍賣影像部經(jīng)理李欣從2006年春拍開始就將這一門類作為了國內(nèi)最有特色的藝術品拍賣專場之一。“國外用了40多年才有了今天市場的份額,我們僅僅用了近9年的時間,就從每場100多個拍賣標的,到現(xiàn)在超過300個標的,今秋近500個標的以上,超過了蘇富比和佳士得每場200左右標的的規(guī)模。”李欣說,“目前我們影像專場的成交率超過70%,市場增幅甚至有超過50%的可能。未來的五年,我們希望影像專場成交額可以突破億元。”
李欣之所以有這么大的信心,其實與目前全球影像拍賣市場的火爆行情密不可分。特別是在2011年,可以說是當代影像拍賣市場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一年的5月,美國當代攝影家辛迪·舍曼的《無題96號,1981》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390萬美元的價格超越了德國攝影家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99美分》創(chuàng)出了當代影像作品拍賣市場的新高。但是,這個記錄僅保持了短短的幾個月,就再被佳士得拍賣行433.85萬美元的成交價所刷新。作品仍為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萊茵河Ⅱ》。
挑選作品注重流通量
對于藏家來說,除了要選擇信譽好的拍賣行之外,還要了解影像作品市場的“規(guī)則”。這就是無限制地復制沖洗底片只會讓存世的攝影作品不斷貶值,即便是對底片保存完好的現(xiàn)代或當代作品也極好地掌握著復制的“度”。
在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中,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還是當代攝影家的時尚大片都可能意味著未來的高回報,關鍵就是在于這件作品的存世量究竟多少,這不僅是指沖印的數(shù)量,更是指其在市場上流通的數(shù)量,就像美國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上世紀在70年代中聽從經(jīng)理人的建議,宣布將不再接受任何進行大眾銷售的照片副本訂單,而集中為博物館或美術館提供作品。這無疑大大刺激了他的藝術市場需求,這無疑值得廣大藏家關注。同時,“第一次沖印的照片”的概念也是尋找“潛力股”的重要方法。也就是說,攝影師第一次把照片洗印出來的版本比以后再沖擴的更具有收藏價值。”
當傳統(tǒng)當代藝術價格已經(jīng)開始習慣以千萬美元為單位的同時,攝影作品也坐穩(wěn)了“百萬美元”的級別,這無疑是令國內(nèi)拍賣行人士興奮的。因為從內(nèi)地的拍賣市場上來看,由國內(nèi)外價差而導致了價值洼地是許多藝術品價格出現(xiàn)飛躍的重要原因。古代書畫是這樣,官窯瓷器也是這樣,因為許多人已經(jīng)將影像拍賣視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最后一座“金礦”。在李欣看來,部分當代攝影師的作品在近年來的內(nèi)地的拍賣市場上已經(jīng)嶄露頭角,但是其市場價值更多是靠在海外拍賣市場的成交價支撐的,目前藏家對于其能夠接受的并不多,這也代表了未來的市場潛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