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雙年展“主題”發(fā)布會
9月10日,土耳其藝術界出席了即將到來的第14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主題”發(fā)布會,會上宣布了本屆雙年展的主題為“海水:一種思維形式的理論”(Saltwater: a Theory of Thought Forms)。展覽將于明年9月5日至11月1日舉行,屆時,這座城市眾多非常規(guī)的地方都將作為展覽場地。
為了闡明這個問題,策展人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捷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從輕度荒廢的霍爾頓•塔內(nèi)爾(Haldun Taner)劇院里的展位框架講起,這里最初是改建為水果和蔬菜市場。巴卡捷夫說道:“明年的雙年展將是一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的一個全市范圍之內(nèi)的項目,這里考慮到了波浪的不同頻率和圖案,水流,以及不同密度下可見和不可見的水,這些詩意的塑造和改變了世界”。伊斯坦布爾坐落于黑海的冷水和鹽度更高的馬爾馬拉海的溫水之間,從一個視角來看,在過去的千年里,這里的歷史一直受到兩者之間輕快水流的塑造。
明年的雙年展將呈現(xiàn)50余位視覺藝術家、海洋學家,以及神經(jīng)學家的新作品。另外,還將強調(diào)過去的文學,意大利作家南尼•巴萊斯特尼(Nanni Balestrini)的作品就將展出,其中他的小說《卡爾博尼亞:我們都是共產(chǎn)黨員》(Carbonia: We Were all Communists)講述了二戰(zhàn)后撒丁區(qū)的工人起義。
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動畫電影《Tide Table》也將展出,其中通過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的視角和一把沙灘椅,對南非政治與自然的矛盾關系進行了異想天開的探索??咸乩锲媸潜环Q作雙年展“同盟”的成員之一,這個團隊中的另一個成員是土耳其影像藝術家Füsun Onur,來自她的《粉紅色的船》(Pink Boat, 1993)的精簡版也將展出,其中一個可充氣的小型船隊抗議金角灣上歷史橋的搬遷。
伊斯坦布爾雙年展由私人的伊斯坦布爾文化與藝術基金會組織,在非常少的公共基金支持下,成為了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藝術事件之一。本次雙年展的主題并不是第一次含“水”的主題,1999年,Paulo Colombo就組織了“激情與波浪”的主題展,盡管未受到太多關注。當時在開幕前幾周發(fā)生的一次地震帶來了不小的破壞,事后,烏戈?羅丁納(Ugo Rondinone) 創(chuàng)作的一個睡在海底的丑角作品被認為就像是一種預言。
第13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也同樣攤上過事,它的主題是“藝術在公共空間”,然而由于警方砍倒塔克西姆廣場蓋齊公園(GeziPark)的樹木以及對公園的拆毀導致了抗議,警方和示威者的沖突幾乎成了一場戰(zhàn)爭,瓦斯氣體和水槍占據(jù)了很多的展覽場地,為此展覽被迫轉(zhuǎn)入室內(nèi)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