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結束了,盆友們說,沒有看到猴賽雷感到狠失望。不過,世界上沒有事情是一個猴賽雷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用兩個,再加上是這猴賽雷還是國外六家頂級博物館的。
初一至初七,國外六家頂級博物館,即荷蘭國立博物館、巴黎盧浮宮、法國奧賽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新西蘭國立博物館、巴黎市博物館聯(lián)盟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舉辦活動,展示了西方藝術品中的小猴子是啥樣的。嘻嘻,反正我看完之后,第一反應就是看到87版《西游記》中,石猴憑空而生,穿上人類衣服的樣子。
荷蘭國立博物館
之前BBC做過一檔紀錄片,講的是低地國家里的高雅藝術,有一期講的就是荷蘭。倫勃朗、梵高等大師的大名,個個如雷貫耳。而荷蘭國立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就是倫勃朗的《夜巡》。此次他們將為中國觀眾帶來的小猴子是介個:
嘿嘿,這個長得是不是有點像米菲,是的,這只猴子迪克-布魯納的作品,名為《馬戲團的猴子》。
巴黎盧浮宮
關于盧浮宮,我想我不用介紹了,全宇宙的人們都知道斷臂維納斯,都知道去巴黎的話,必去盧浮宮。在猴年春節(jié),盧浮宮君在官微將為大家展示的是Jean-SiméonCHARDIN創(chuàng)作于1793年的《猴子畫家》。話說這只猴子怎么有點像羊呢?
法國奧賽博物館
如果可以簡單粗暴地概括,那盧浮宮是穿越了千年的歷史藝術,奧賽則承接了印象派崛起之后的藝術珍品,另外一個蓬皮杜則主要以前衛(wèi)先鋒的現(xiàn)代藝術為特點。
奧賽是由一個古老的火車站改造而來,有全世界最多的印象派。所以這一次奧賽帶來的猴子是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同行,藝術家EdmondAman-Jean的作品《猴子樂師》。哈哈,雖然不是印象派,但也好像要離遠了看。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先給大家說一句題外話,梵高三個版本的《臥室》現(xiàn)在正在這個館展出。好,言歸正傳,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非常有歷史的文化機構之一,從1879年就開始運營了,在這次微博主題活動中,我最愛芝加哥帶來的猴紙,因為他們特別有喜感!
“嗨,嗨,我們是Monkees樂隊!”好吧,您眼前并不是60年代電視里崇拜、模仿披頭士的Monkees樂隊,不過這些表演者與他們一樣不搭調。這類陶瓷猴子樂團的靈感來自于安東尼·華托和克里斯多夫·修特畫的“猴子把戲”,最早在1750年由德國邁森陶瓷廠出品。據(jù)說,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曾經收藏過!
巴黎市博物館聯(lián)盟(ParisMusées)
這堪稱是宇宙最豪華的博物館陣容,巴黎市博物館聯(lián)盟整合了14座市立藝術、歷史博物館和文人故居,有巴黎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加列拉宮-巴黎時尚博物館、小皇宮-巴黎市立美術館、維克多·雨果故居……
來自小皇宮-巴黎市立美術館的18世紀的《猴子古幣家》有模有樣,感覺像是看到了自己……
其實很感謝這幾家博物館的主題活動,要不然我們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小猴子們?,F(xiàn)在已經忍不住開始期待明年的雞年了,好好奇西方藝術品中的雞是啥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