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名畫Cosplay作品走紅 專家稱值得提倡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鄭旭鵬 楊宗 2014-12-03
蒙娜麗莎的微笑很難懂,但換成一張男生的臉,你可能更不懂……當世界名畫遇上Cosplay,在歡笑中,你是否會不知不覺向經(jīng)典致敬?近日,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一群大學生披上“奇裝異服”,穿越到名畫中,惹得網(wǎng)友“醉倒”一片。
 
記者了解到,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學生也曾經(jīng)COS過世界名畫。
 
一次COS引發(fā)上千人參與
 
日前,《重慶商報》記者來到重慶大學B區(qū)建筑城規(guī)學院,約見了幾位“名畫”作者。“同學們用Cosplay的方式,來解析自己心中的世界名畫。”孫黎是學院組織部部長,也是這次活動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建筑城規(guī)學院有個兩年一度的年會,這次年會希望用搞怪的方式來致敬經(jīng)典。
 
孫黎說,活動從11月20日開始,至今收到了20余幅作品。在投票的頁面中,超過1000名同學參與進來。
 
“我們希望COS名畫,能讓大家關注傳統(tǒng)藝術和文化。”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顏思敏說,這次活動,雖然表面上搞怪、無厘頭,但他們的目的,是想通過這種新潮的方式,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重新回味曾經(jīng)的經(jīng)典。顏思敏表示,活動發(fā)起后,同學們很熱情,也自發(fā)地將名畫與他們的學習生活以及想法結(jié)合起來,在這個角度上,達到了他們最初想要的效果。
 
帶你進入名畫COS空間
 
在建院的同學眼中,貌似沒有什么不可以COS一下,COS人都是小case,COS建筑,你聽過嗎?在他們的“神作”中,既有學院風又有無厘頭,既有小清新又有懷舊風。
 
學院風:用人體模擬手稿?!豆庵烫谩肥侨毡咀钪慕ㄖ?,在這個學院的學生心目中,它被視為“神作”。“無法COS一個建筑,但可以COS設計師的手稿。”朱佳楠首先拿出設計師手稿,它由幾筆橙色的粗線條勾勒而成,畫面簡單、抽象。而在朱佳楠的COS作品中,他和另一個小伙伴戴上面具,一個站立,一個躺下,用人體模擬手稿的線條,最后處理成手稿的格式。
 
無厘頭:以尺為劍打“硬仗”。《荷拉提兄弟的誓約》,描述了荷拉提讓他的三個兒子對著寶劍起誓:為了羅馬戰(zhàn)斗到死。原畫中,父親手持三把寶劍,三個兒子慷慨激昂準備赴戰(zhàn)。在李帥這組同學COS的作品中,三把寶劍變成了三把尺子。“我們老師總說,尺子是我們的武器,我們要以尺為劍,靠它出征、打仗。”
 
懷舊風:用搞怪傳遞經(jīng)典。羅中立的名畫《父親》,在幾代人印象中,都是經(jīng)典之作。楊琨來自山西太原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為了COS這幅《父親》,他足足花了一個小時,用眉筆在自己臉上刻畫滄桑。“我來自農(nóng)村,特別能夠理解父親的不易。”楊琨說。
 
小清新:寄托同學間情誼。在許多80后、90后的記憶中,小學語文書中有篇課文《桃李情》,那幅插圖,可以瞬間勾起不少人的童年記憶。錢天健和兩個同學COS了這幅作品。
 
南外學生去年就曾COS過,專家稱值得提倡
 
COS世界名畫,早不是頭一回了。據(jù)南京外國語學校美術老師曹啟海介紹,南外學生也曾COS過世界名畫。早在去年,南京外國語學校為高二學生開設了一門藝術欣賞課,在課堂上,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習國外繪畫史上的各藝術流派以及各流派的藝術風格,曹老師就讓學生們?nèi)ジ叨菴OS(也可以說是現(xiàn)實還原)了這些世界名畫,讓學生近距離實地觀察和分析這些名畫的構成、顏色以及透視角度。這樣做,也更好地拉近了這些名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堂反響很不錯。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中方會長苑利表示,這樣做,可以讓傳統(tǒng)文化的傳遞更有效。苑利說,傳統(tǒng)藝術與現(xiàn)代藝術相融合,能引起小孩子、年輕人的興趣,并加以重視,對于傳遞、保護、沿襲傳統(tǒng)文化,都有很好的作用。苑利還表示,這種嘗試,不是在原作上的直接創(chuàng)作,而是一種間接性的再創(chuàng)作,年輕人擁有活躍的思維、新潮的想法,值得提倡和鼓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