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99ys.com/2015/0607/20150607124206522.jpg)
王鐸1649年作《草書五律八首》手卷
王鐸《草書五律八首》書于清順治六年(1649),以草書寫自作詩并言情抒懷,是一件特別時期的特別作品,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詩的內(nèi)容為五律八首,分別是登平坡寺、己卯九日夜普同庵佛樓、春日、同淳甫坐綠夢居作、三宿巖、又破蜀十四邑二首、沙河鎮(zhèn),見于《擬山園選集》五律卷一,而且排序也與詩集相同。
此卷書于絹上,徐邦達(dá)題稱“雖絹地稀疏,而筆墨神采不失,難能可貴”,因此更可見王鐸用筆之精,駕馭能力之高。但徐邦達(dá)說“乙丑為天啟五年,孟津年卅有四”,誤,其實應(yīng)為“己丑”,即順治三年(1649),王鐸時年五十八歲,用筆縱橫跌宕,氣魄雄渾,“如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正是晚歲之杰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