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和19個阿拉伯國家的政府文化代表團團長以及阿拉伯聯盟代表聚首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第三屆阿拉伯藝術節(jié)絲綢之路系列文化論壇之中阿文化部長論壇,會議著重就進一步擴大中阿文化交流與合作,在文化領域共建“一帶一路”,增進中阿民心相通等方面達成了共識,通過了《中阿文化部長論壇北京宣言》。
2014年是中阿友好年,恰逢中阿合作論壇成立10周年,是中央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的開局之年。此次中阿文化部長論壇是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絲綢之路系列文化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文化部部長蔡武積極評價近年來中阿文化交流的穩(wěn)定發(fā)展,贊賞中阿合作論壇為中阿友好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蔡武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倡議,受到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世界多國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阿雙方領導人更加重視中阿關系的發(fā)展,在雙方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在教育、體育、影視、新聞、圖書、出版等領域進行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所有這些交流與合作,對于促進中阿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增進中阿人民間的相互了解,鞏固和發(fā)展中阿傳統友誼,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蔡武強調,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中阿各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要充分發(fā)揮“文化先行”作用。文化交流與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起到不可替代的橋梁和引領作用。他指出,文化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助于推動不同文明的互鑒與發(fā)展,有助于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民意基礎,而且還有助于提升沿線國家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論壇阿方主席、毛里塔尼亞文化與傳統工業(yè)部部長法蒂瑪說,阿中友誼源遠流長,中方是阿方值得依賴的朋友。通過絲綢之路,中華文明豐富了阿拉伯文明。尤其是造紙術的傳入,對阿拉伯地區(qū)科學知識和文化的傳播功不可沒。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是中阿雙方的自主戰(zhàn)略選擇,是歷史的必然發(fā)展。
蔡武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阿文化交流關系,愿與阿方一道,從以下三個方面發(fā)展雙邊的文化合作關系。一、登高望遠,建立機制。提議今后同有條件的成員國文化主管部門在“中阿合作論壇”框架內成立雙邊文化合作聯委會。二、腳踏實地,打造品牌。中國文化部今后將持續(xù)開展走進阿拉伯世界藝術節(jié)計劃,意會中國-中阿藝術家雙向交流、采風、巡展計劃,中阿絲綢之路系列文化論壇計劃,中阿文化領域合作培訓計劃,中阿文化官員和友好人士雙向考察計劃,阿拉伯國家文化外交官中國文化考察計劃,對阿文化交流精品工程扶持計劃,中阿文化產業(yè)合作計劃等八大“品牌工程”,把中阿文化交流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達到合作共贏。三、開拓創(chuàng)新,追求夢想。中阿雙方應該積極探索交流與合作的新模式,不斷推出新舉措,開拓新局面,共同實現中阿繁榮富強的夢想。
蔡武在發(fā)言中提到,未來10年,我們將組織10000名中阿藝術家互訪交流,推動并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機構開展對口合作,邀請并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藝術人才來華研修。中阿文化交流大有可為。
與會阿方部長一致表示,支持并希望參與在文化領域中阿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認為文化關系是中阿戰(zhàn)略伙伴的核心內容,會議即將通過的《北京宣言》,構建了以文化重振絲綢之路的新藍圖;《北京宣言》所倡導的文化合作,是加強文化互信、推動中阿文化事業(yè)共同繁榮、實現中阿發(fā)展夢想的根本保證。阿方部長一致贊賞論壇提出的務實合作倡議,和中方為深化中阿文化合作、推動中阿文明對話所付出的努力,期待中阿進一步創(chuàng)新交流形式,拓寬合作內涵,推動中阿文化企業(yè)建立直接聯系,搭建中阿合作的橋梁。
論壇結束后,與會的所有阿拉伯文化部長共同出席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意會中國-阿拉伯知名藝術家訪華采風精品展》。當晚,第三屆阿拉伯藝術節(jié)暨中阿友好年開幕式演出《絲路新篇》和中阿友好年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文化部部長蔡武以及各阿拉伯國家的文化部長共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