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王邁談石油怪:年畫胖娃娃坐宇宙飛船

來源:北京·消費導刊 作者:張凌凌 2011-05-05

王邁

 

我們小時候的“少年之家”,是我們上一代人對我們未來的一個引導,我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那個時代完全沉潛在幻覺之中。少年之家美術小組的學習,和各種課外文藝活動對我影響很深,我現(xiàn)在作品中使用的,像星球軌道的光環(huán)、太空飛船、嫦娥奔月,宇宙的星云,當時有大量這樣的社會主義宣傳圖像。我們小學的少年之家,是全省一流的。航模、水上模型,各種類似的課外活動,都非常有幻覺。至今我想到“少年之家”這幾個字,腦海里出現(xiàn)的都是幻覺,是像嫦娥奔月、宇航員上天這樣的幻覺。

 

記者 :你好像不是第一次把“加油站”開在畫廊里了?

 

王邁:對,三年前在798做過一次叫《798加油站》。輸油管線、白色石料、工業(yè)零件繪圖紙上完成的繪畫, 整體看上去就是一個模擬的隨處可見的加油站,只是把它移植到了畫廊。這幾年我一直關注石油能源問題,它跟“石油怪”系列也是呼應的。

 

記者 :這次你展出的《石油之星》、《石油神童》和《智擒石油怪》算是成熟的一個系列了,這個“小怪人”意象是怎么構思出來的?

 

王邁:這個光頭小人看上去有點像未來世界的小機器,其實更像中國古代的童子。我很早就對古代神話造型感興趣。“子”在中國文化中是很重要的,是與幸福息息相關的。比如麒麟送子,觀音送子,這影響了我造型的來源。孩童造型更多源自傳統(tǒng)。至于那些像怪獸身體一樣的石油管道,只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全球化條件下圍繞資源的消費與競爭。

 

【相關資訊】

王邁:那時候藝術不是一個特別體面的職業(yè)

【視頻】第八屆上海雙年展:藝術家王邁專訪

【專題】王邁個展:西天取經(jīng)之西湖氣候交易所

 

 

記者 :你一直擅長把工業(yè)現(xiàn)成品和廢料的加工相結合,很多素材都是你從798和家鄉(xiāng)淘來的?

 

王邁:它們都是來自我的家鄉(xiāng)小興安嶺。其它的一些工業(yè)廢件是我2003年從798淘來的,包括這些極為精確的手工繪圖紙。當時798剛剛開發(fā),我在那些包豪斯式的廠房里看到各種形狀各異的、落滿灰塵的工業(yè)模具,那時就覺得以后我會拿它們來做點什么。后來就想做一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科學和工業(yè)文明發(fā)展有關的作品。

 

記者:你的另一組很重要的裝置叫《少年之家2009》,你都過了而立之年了怎么還惦記著少年之家?

 

王邁:我們小時候的“少年之家”,是我們上一代人對我們未來的一個引導,我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那個時代完全沉潛在幻覺之中。少年之家美術小組的學習,和各種課外文藝活動對我影響很深,我現(xiàn)在作品中使用的,像星球軌道的光環(huán)、太空飛船、嫦娥奔月,宇宙的星云,當時有大量這樣的社會主義宣傳圖像。我們小學的少年之家,是全省一流的。航模、水上模型,各種類似的課外活動,都非常有幻覺。至今我想到“少年之家”這幾個字,腦海里出現(xiàn)的都是幻覺,是像嫦娥奔月、宇航員上天這樣的幻覺。


 

 


【編輯:湯志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