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阿里斯康道路》以6630萬美元(新臺幣約20.4億元)天價成交
近來,亞洲收藏家頻頻在歐美藝術市場出手,今年5月5日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xiàn)代藝術」春拍會上,亞洲藏家買下前5大高價拍品中的3件,其中梵谷的《阿里斯康道路》以6630萬美元(新臺幣約20.4億元)天價成交,傳買家是臺灣畫廊業(yè)者第雅藝術總監(jiān)吳青峰。
紐約蘇富比這場春拍總成交金額3.683億美元,亞洲藏家的「貢獻」占約1/3。
這波亞洲勢力崛起,中國大陸富豪的拉動是最顯著的態(tài)勢,他們收集古董和現(xiàn)代藝術,近年更積極搶進歐美藝術拍賣會,頻頻對西方印象派和現(xiàn)代藝術出手,樂于為外界大眾所知曉,與傳統(tǒng)收藏低調(diào)隱密的作風不同。
根據(jù)「歐洲藝術基金會」報告指出,中國和英國并列2014年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各占22%的銷售額。
去年底,中國大陸華誼兄弟傳媒董事長王中軍,以6180萬美元(新臺幣近20億元)在紐約蘇富比拍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一舉刷新梵谷靜物畫的拍賣紀錄,也震撼中國藝術圈和娛樂圈。
今年5月初,王中軍也在紐約蘇富比的「印象派及現(xiàn)代藝術」拍賣會上,以2993萬美元(新臺幣9.2億元)拍得畢卡索畫作《盤髮髻女子坐像》;同場,中國首富、中國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以2040萬美元(新臺幣6.3億)拍回莫內(nèi)的《睡蓮池與玫瑰》。
大連萬達集團購入不少西方畫作,2013年以2820萬美元(新臺幣8.7億元)買下畢卡索的《兩個小孩》,當時是中國企業(yè)購買西方藝術最大手筆,顯示中國富豪的驚人消費力,也引領中國藏家邁向參與世界藝術品競拍之列。